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项目主要以无砂大孔混凝土制作透水性混凝土,研究其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及耐久性等。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水泥浆填充率、水灰比等各项参数,可以得到透水性能及强度都较好的透水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何松松  焦楚杰  李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5):14660-14667
透水混凝土被认为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理雨水最佳的路面材料之一,强度和透水性是透水混凝土设计时考虑的两个重要参数,为了平衡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性能之间关系,本文通过力学和透水试验,研究了四种超细辅助胶凝材料(硅粉、矿粉、乳胶粉、粉煤灰)和四个掺量(5%、7%、9%、11%)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超细辅助胶凝材料均能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弯拉强度,当硅粉掺量为9%时,透水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超过35 MPa。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率随着超细辅助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孔隙率控制在18%~19%范围内,可实现透水率和强度的良好平衡。孔隙率与透水率之间呈现指数正相关,与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呈现指数负相关,提出了基于孔隙率的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评估方程。建立了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实现了对透水混凝土弯拉强度的预测,通过预测值和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的变化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得出能使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点的合理配合比为:骨灰比3.5,砂率15%,水灰比0.34。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再生骨料和透水性混凝土的认识,推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建筑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相协调至关重要。以透水系数3.0为目标,研究粗骨料单一粒径条件下,C30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粒径与强度和透水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粒径不变的条件下,透水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提高,透水性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透水混凝土强度随骨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透水性随骨料粒径的增大而提高。当水灰比增大时,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率趋于稳定;当骨料粒径增大时,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凝土作为最大宗人造材料引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混凝土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大量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密实混凝土材料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为了综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揭示了再生骨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改良透水试验装置,提出了具体测定方法;然后通过对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探索,论证了基于空隙率计算的设计方法的科学性,提出配合比参数的变化范围;重点研究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的变化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程度,寻求能使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点的合理配合比,以推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了油石比、集料级配对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和透水性能、单轴压缩、弯曲和劈裂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油石比不变的情况下,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连续空隙率和透水系数随着大粒径集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一颗粒级配下,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连续空隙率和透水系数随着油石比的增大而减小. 油石比和集料级配对抗压性能、弯拉性能、劈裂性能的影响规律都不一样. 因此,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具有高透水性、良好力学性能的集料级配和油石比.  相似文献   

7.
葛玮玮 《科技信息》2011,(12):314-314
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不透水性路面阻碍了地下水的补给,使用透水性路面材料可使地面水直接渗入地下。各种透水路面材料各有特点,新型材料透水性混凝土具有其独特的更优良的特性——良好的承载力,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经对该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其铺装后具有蓄水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路面排水,可作为改善"水浸街"现象的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揭示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参数,即骨灰比为3.5,砂率为15%,水灰比为0.34.通过优选配合比参数,得到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其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降低透水能力的要求,则其强度可以满足JC/T 46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依据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配制透水混杂骨料再生混凝土,通过对透水混杂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确定能够满足强度和透水要求的最佳配合比范围,制成具有优良性能的透水混杂再生混凝土.试验表明:透水混杂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应不大于15%,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28左右,此时透水混杂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都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废旧橡胶对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废旧橡胶微粒制备高强透水混凝土,测试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采用Cantabro磨耗试验,测试试件在磨耗前后的质量损失率随橡胶微粒掺量及粒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掺橡胶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及透水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与掺量及粒径相关。掺橡胶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其中橡胶颗粒(CR)掺量为9%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最明显。掺橡胶粉(FCR)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逐渐降低,而掺橡胶颗粒(CR)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明显增加;②橡胶也对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能有较大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橡胶掺量为3%、6%的透水混凝土耐磨耗性能增强,而橡胶掺量为9%的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下降。橡胶粒径对透水混凝土耐磨性能影响区别不大;③掺橡胶的透水混凝土耐磨性与自身强度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透水性混凝土既要有一定的强度,又要有良好的透水性,成型方法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本试验采用振动成型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水灰比、不同目标孔隙率下,不同振捣时间对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及孔隙率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振捣时间长短对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振捣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掺合料对透水混凝土收缩性的影响,推广"海绵城市"地区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粉煤灰、钢渣粉、矿粉三种掺合料在不同掺量下透水混凝土的初期以及硬化收缩性能。结果表明:掺合料的掺入可明显降低透水混凝土的收缩,文中试验条件下强度值接近目标强度20Mpa,孔隙率15%,比较了掺合料下与基准透水混凝土的硬化收缩,初期时前者较大,随着龄期的增长与发展,后者超过前者并趋于稳定。Gauss概率分布统计的特征可进行透水混凝土收缩值的变化分析,可对工程中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中裂缝的检测和预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透水性人行道砖的材料组合与其透水性能、强度等指标的关系。通过确定合理的级配,使其既能满足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透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减少路面地表径流,发挥透水性沥青路面的透水功能,明确空隙率、有效空隙率及渗透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符合地域降雨特点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水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有效控制路面地表径流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渗透-蓄水简化模型。通过试验分析,明确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有效空隙率及渗透系数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设计降雨量、透水性沥青路面计算面积和路面综合坡度等为计算参数,得到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降雨特点,计算出满足透水功能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  相似文献   

15.
魏松龄  周新颖 《甘肃科技》2009,25(15):166-167,149
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的应用背景及意义,透水混凝土的种类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加废旧橡胶颗粒配制了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并对其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明显提高,透水性能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骨料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骨料品种、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骨料粒径的情况下,由碎石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总孔隙率和透水系数明显大于卵石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碎石的强度变化幅度比卵石的变化幅度明显;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两种骨料配置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透水系数均有所增大,在同一配合比情况下,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最佳粒径尺寸。  相似文献   

18.
徐柳  叶海华 《天津科技》2011,38(3):57-60
透水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混凝土,它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能将雨水迅速渗入地表,同时将水流中的污染微粒沉淀下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透水性混凝土能吸声降噪,增加车辆行驶及路人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了水灰比、骨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及透水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粒径范围在2~5 mm和5~10 mm的河卵石,等份分层浇筑形成的透水混凝土试块与该两种粒径范围分别单一浇筑成型试块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发现:粗骨料分层的透水混凝土试块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值和透水系数均介于骨料不分层所形成试块的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和透水性系数之间;同时分析了骨料分层的透水混凝土有过滤、有效预防"持久污染"、行走时有舒适感的作用,在一般的工程应用上所体现的优势,为以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低掺量下水性环氧树脂、粉煤灰、再生骨料对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粉煤灰掺量、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再生骨料掺量、冻融循环次数为因素设计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参考慢冻法并采用均值极差法分析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研究各因素对于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其中低掺量(0.5%~2%)水性环氧树脂可以有效提升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降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添加再生骨料(30%~50%)可以有效提高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结论 掺量1%的水性环氧树脂及掺量40%的再生骨料对再生透水混凝土抗冻性提升效果最好;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会比质量损失率先变化到破坏标准,该参数能更快判断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