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得到了有两个标量场的宇宙模型的宇宙波函数,其中一个标量场是标准的暴胀场,它的势与另一个标量场有指数耦合。如果把标度因子a看作时间变量,则可得到成功的暴胀所需的标量场的初值。如果把标量场X看作时间变量,则可得到宇宙的最可机变径为Planck长度,这说明宇宙是量子力学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随机扰动下电力系统强迫振荡的特点,基于同步机机械功率上随机扰动的功率谱密度模型,为多机系统建立了模态叠加形式的频率响应模型.由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得到了同步机功角的功率谱密度表达式,进而分析了随机扰动下系统强迫振荡的4个影响因素.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上比较了不同随机扰动的激励下同步机功角的随机振荡情况.结果表明,当随机扰动功率谱密度的峰值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一致时,发生随机意义上的共振现象.发生随机共振时,同样强度的随机扰动,谱密度峰度越大系统振荡越剧烈,而随机扰动的峰值频率在固有频率附近、扰动谱密度峰度较小时更容易激起系统强迫振荡.  相似文献   

3.
暴涨宇宙也可以通过暴涨场的动能项来实现,称为K-inflation暴涨模型.在暴涨时期,宇宙的能量非常高,引力的效应也比较大.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由时空的几何来描述的.笔者以时空测不准原理作为出发点,研究了在非对易时空中的K-inflation模型.结果表明,在该模型中,所有的扰动模式都产生在视界之内,并且时空的非对易效应以线性项的形式贡献到扰动的功率谱指数中.与实验观测比较之后,发现该模型能够比较好地符合最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推广的引力理论 ( generalized gravity theory)早就被用来建立拓广暴胀模型 ( extend inflationarymodel) .不过 ,引力的基本理论仍然是 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 ,推广的引力理论只是用来改变引力常数 G的值 ,以调节宇宙膨胀的速度而解决优良出口问题 .我们的标量张量暴胀宇宙学则是以标量张量引力理论为基础 ,并且以引力标量场ψ作为暴胀场 ( inflaton)来建立暴胀宇宙模型 .我们所用的作用量为 :A =∫d4x - g[-ψR - ωψ ψ .ψ - 2ψλ(ψ) - Γ ( u .ψ) 21 -ψ + 1 6πLm],其中 Lm为物质的拉氏密度 ,ψ .ψ≡ψ,σψ,σ,u .ψ≡ uμ…  相似文献   

5.
三维小波功率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高维小波变换理论,通过三元张量积多分辨分析方法,严格推导出了三维分离小波功率谱的计算公式,并找到了它与传统的Fourier功率谱之间的联系。由于实际样本总是有限取样的,常常是不完备的,作为Fourier功率谱的补充,小波功率谱可能测量了密度场结构的不同方面,对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成团统计分析研究,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假设在宇宙暴涨时期,宇宙学"常数"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化的量,并且由于它与暴涨场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解决了宇宙学常数的精细调节问题.同时,这种相互作用也使得暴涨宇宙模型不仅能够预言大的张标比、正确的扰动谱,而且能预言大的谱指数跑动.此外,暴涨所需要的e-folding数也大到足够解决大爆炸宇宙学中的视界、平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单场α吸引子暴胀模型是当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暴胀模型,分为E模型和T模型两类.基于Planck 2018的最新天文观测数据,即可观测量标量谱指数ns和张量标量比r的观测值,分别研究了E模型和T模型的模型参数α符合观测限制的参数区间.进一步,还讨论了两类模型在暴胀与重加热时期的一些关键参数,如从穿越视界到暴胀结束时的e指数折叠次数N*,重加热结束时的e指数折叠次数Nre,重加热结束时的温度Tre等.研究结果表明:单场α吸引子暴胀模型被当前观测数据所支持.模型参数α不仅在E模型和T模型中符合观测的取值范围不同,而且对E模型和T模型的演化及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早期宇宙(Early Universe)一般指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宇宙,距今约137亿年前,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后大约38万年的时间里,宇宙不断膨胀和冷却,直至等离子体复合为中性原子,光子退耦,此后宇宙进入黑暗时期。有些文献进一步划分了甚早期宇宙(Very Early Universe),主要指宇宙能量标度在电弱相互作用标度(100 GeV)以上的时期,该时期宇宙可能发生了暴胀、重子合成等重要过程,其所涉及的物理超出了我们现在已知的粒子  相似文献   

9.
对宇宙暴胀和重新加热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宇宙大爆炸标准模型与观测实验的困难,提出了宇宙暴胀模型,要求宇宙于10-35 s、能标为104 GeV时发生暴胀,暴胀使能标降到109 GeV左右,于10-32 s暴胀结束宇宙又重新加热到104 GeV.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时刻为10-35 s时,费米型夸克T2/3F的超对称伴子Y+2/3TB,Y-+2/3TB对发生湮灭转化为光子对,使宇宙背景能量突然上升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宇宙密度扰动波理论应用于■≠0的Lemaitre模型,求出了扰动波波数K的计算式,为进一步研究宇宙密度扰动波理论提供了解析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暴涨宇宙”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近似计算.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并未把“哈勃常数”H作为真正的常数.我们研究了不同阶段的慢滚落系数和扰动,发现暴涨在有效势到过极小值之前已结束.  相似文献   

12.
暴涨宇宙和原初引力波是当前基础物理学研究的热点.BICEP2团队在CMB中测量到大的张标比,这提供了暴涨宇宙的一个直接证据,证明了原初引力波确实存在,并在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之间建立了桥梁.  相似文献   

13.
现时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质量和轻子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两类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算得的3代粒子质量及宇宙早期核子与现实核子质量的关系式,计算了宇宙暴胀时产生的3代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质量,它们填充了175~1014GeV的质标区.利用研究光子结构的类似方法,分析了轻子的夸克/胶子结构图象,其结果尚待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Einstein引力理论在大尺度上的修正是解释目前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类颇受关注的方案,它不需要引入奇怪的暗能量.作者构造了一个玩具模型,它与目前的天体物理数据相吻合,且能避免宇宙大撕裂.把宇宙标度因子a(t)代入由含待定修正项修正引力导出的宇宙动力学方程,并在t=t0处展开为Taylor级数,保留前2项,定出引力拉氏量中修正项的系数,从而把修正项置于更为可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脉象信号的亚健康状态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亚健康状态的方法.利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提取人体左关处桡动脉脉搏信号,然后计算脉搏功率谱,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功率谱峰值及功率谱重心,并将它们对应的频率作为特征量,利用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对所提特征进行分类.经对30例样本的识别检验,结果表明,用功率谱重心及重心频率作为特征量分类率达到80%,用功率谱峰值和峰值频率作为特征量,分类正确率达到了86.667%.  相似文献   

16.
宇宙起源及宇宙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认为宇宙不是起源于时间为0、空间为0的点大爆炸,而是起源于t=10-62s,T=1051K,r=10-52cm“超微黑洞”的大爆炸.爆炸后宇宙是一个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光子热平衡态占优势,迫使宇宙膨胀.tc=10-35s,宇宙对应的温标为1014GeV,并在tc=10-35~10-32s间发生暴胀、相变.暴胀、相变中形成的多成分粒子宇宙,是现时粒子的超对称性伴子,有较大的质标.“中性微子”质量m-U0e,B=230 GeV,它是暗物质,当暗物质使宇宙总质量多得过了头,宇宙即由膨胀转入收缩.  相似文献   

17.
“前宇宙”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大爆炸标准模型认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时刻tc=0,空间rc=0的点大爆炸,不断受到责难.若把天体、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延伸到超越Planck尺度,则得宇宙源于"超微黑洞"的大爆炸;最近,人们又提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前宇宙"的爆炸,又一次否定了点大爆炸之说.两者异曲同工.近期,作者发现在相对论、量子理论、统计理论制约下"超微黑洞"与"前宇宙"的某些新奇性质.  相似文献   

18.
希格斯(Higgs)粒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标量粒子.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希格斯粒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宇宙暴涨时期,使宇宙加速膨胀的往往是也一个标量场,或者标量粒子,被称为暴涨子.由于能标的不同,希格斯粒子不能直接作为暴涨子,但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暴涨子却有可能是希格斯粒子在高能标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本文作者回顾了希格斯暴涨模型,并且着重讨论了宇宙学常数在暴涨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为《老子》的哲学观点:宇宙是网络结构,“道”生发了整个宇宙,“道”贯通于一切宇宙网络之中。“道”是以“阴场”、“阳场”和“冲气场”的形式对万物发生作用。在宇宙网络中是无形控制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