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制造企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交货期成为主要竞争因素;大市场和大竞争已基本形成;用户需求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制造业为取得竞争优势,纷纷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人们将制造技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等.从而使制造业进入信息化、生动化、智能化、敏捷化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科技创新与科技竞争,引领了以信息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崭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技术范式的转变.科技发展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要在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和提高科技发展能力.这是国家能力和国家科技水平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应当建立国家科技管理的长期战略部署.本文分析科技创新竞争的格局,提出整合创新的高科技...  相似文献   

3.
在铁路装备产业与技术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太原铁路装备的竞争态势及SW0T分析,提出其产业发展目标,据此设计太原铁路装备产业技术路线,进一步对产业技术政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希望为区域重点产业的技术发展路线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政府、企业、高校都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的创新,取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我国县(市)中小企业从体制、机制和竞争能力等多方面得到迅猛发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县(市)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成为我国县(市)中小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已从资本力量的竞争逐步转变为技术力量的竞争,从单纯追求已有产品的高质量、低价格的竞争逐步转移到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等方式来求发展.为此,县(市)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开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1引言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为主要内容,它既是一种产品,又是一种过程.作为产品,它是企业内外环境的一种信息,经过采集、加工而增值,并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作为一种过程,它是生产上述信息并使之运用于企业竞争的整个过程.竞争情报网站是竞争情报理念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随着Internet的发展开始发挥重要作用.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它是收集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等方面情报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Internet信息庞杂、数量巨大,因此有必要对Internet上的竞争情报源进行分析研究,掌握获取竞争情报的技巧和方法,使各种竞争情报资讯为己所用,能够及时捕捉和利用网上商机.  相似文献   

8.
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广义技术界定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人的技术性、人的技术化、技术的奴役性、技术理性主义、技术困境与人类解放等技术哲学理论问题.笔者认为,人一开始就是技术的人,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技术化的过程.技术理性主义膨胀源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技术的正效应与负效应、解放性与奴役性并存,人类解放是在技术困境中艰难前进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按照布莱恩·阿瑟的技术“组合”思想,那么人类身体本能为所有技术提供了组合的成分。然而,技术组合的无限性与人的有限性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技术竞争的多样性特征促使稀缺性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沿着库恩的范式理论路径分析,技术范式发挥了掩盖或隐藏多样性特征的作用。多样性特征导致技术竞争与物种生存竞争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显著差异,由此对人类产生了两重显著的影响:一是导致人类丧失了达尔文式的进化机制,二是显著提高了人类的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战略联盟这种技术获取形式已经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取得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就把"对现有技术有效而创造性地应用"作为评价一国科学技术竞争力水平的基本准则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期的临近,竞争将是无国界的,如何面对这种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已经十分认同,但如何切实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搞上去,特别是如何培养和积累技术创新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现实问题还尚待探索和解决.在我们理解,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是企业迅速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能源供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经济的竞争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反映地区综合实力、开展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又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报总局和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是晚清电报技术转移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大北电报公司是晚清电报技术的输出方,中国电报总局是技术的接收方,两者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关系.本文从企业发展的三要素:资金、人力和技术三方面对大北公司和中国电报总局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电报总局未能实现向现代化股份制企业转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而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1 项目背景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列入16个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与瑞典等移动通信研发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开展战略性的竞争前国际合作,重点开展IMT-Advanced and beyond等超前无线通信技术,逐步提升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科技进步、科技合作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益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科技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进而深入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也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力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在云南昆明建立定期定址举办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主题,建立一个创新性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各国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引领市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对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的建立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竞争尤其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科技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竞争的焦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东盟区域急需通过科技合作来提升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产权保护益处与高校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加快向我们走来,高校为赢得科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工作,而仅仅研究开发创新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充分发挥、利用知识产权,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益处,其市场竞争优势才能最终形成,高校的技术创新才能收到预期的回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一个竞争主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高校,拥有知识产权的多少,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竞争优势的强弱.所以,未来高校的竞争,将演变成为各高校之间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和保护能力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趋势正象是摆开了新一轮竞争的战场,科技的竞争首当其冲,成为先导.部分发达国家,借助其科技方面的优势,采用冲、挡、转、换和封杀等方式,为其经济赢得尽可能充分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依附的空间,对企业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加入WTO意味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在此背景下,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构建了民营科技企业竞争环境的分析框架,对民营科技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其发展战略作了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目前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及工业生物技术等的研究都取得了迅速地发展,尤其是医药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各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重中之重,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成熟,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技术内容 "微生物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C03-03-03. 甘油学名丙三醇,是重要的轻化工原料.微生物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是继皂化法(油脂水解)、化学合成法之后的第三种甘油生产方法.随着石油能源的日渐枯竭,成本的上升和安全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化学合成法所生产甘油的产量逐年下降;而合成洗涤剂的发展致使皂化甘油的产量也停滞不前.因此,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甘油就成为发展趋势.微生物好氧发酵法生产的甘油是天然甘油,其安全性相当于绿色食品,在药品和食品上使用的竞争优势是明显的.我国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技术处于世界前列,该技术业已转让到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