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挨生  田聪明 《科技资讯》2009,(33):107-108
通过对多种絮凝剂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比较,找到了适合准格尔选煤厂煤泥水性质的絮凝剂,以及合理使用絮凝剂数量的确定方法。为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某些选煤厂的煤泥水为酸性,腐蚀了选煤厂的设备、管道,缩短了设备、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絮凝剂药剂的添加效果.酸性煤泥水的形成机理在于煤中存在过高的硫分,尤其是硫铁矿硫(Sp)的含量过高.文章对其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合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AM和可溶性淀粉SS接枝共聚合成絮凝剂CPSA,通过SEM和FT-IR表征SS及CPSA的性质,借助XRF、XRD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研究某选煤厂易泥化煤泥特性,分析絮凝剂CPSA和无机凝聚剂聚合硫酸铁对煤泥水颗粒吸附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煤泥中主要含由SiO2、Al2O3等组成的黏土类矿物质,在水中易解离成表面携带大量负电荷的极细颗粒,形成稳定的高泥化煤泥水悬浮体系;絮凝药剂CPSA分子对煤泥水中不同悬浮颗粒的作用方式不同,沉降迅速但形成的沉积层密度较小;聚合硫酸铁能够同时聚沉黏土矿物及煤等物质,沉降缓慢但沉积层较为密实。两者结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煤泥水沉降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上清液的浊度。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春利 《科技信息》2012,(34):I0192-I0193
本文通过对难沉煤泥水的煤泥特性的分析,通过采用新型的絮凝剂,改善了浓缩机的沉降效果,缩短了压滤机的压滤时间,最终实现了全厂的洗选闭路循环,保证了选煤厂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葛清品  付丽丽 《科技信息》2009,(11):330-330,322
本文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知识,介绍了煤泥水絮凝剂自动添加控制系统,对我国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煤再选工艺在选煤行业的普及,中煤再磨再选产生的高泥化、微细粒煤泥成为困扰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一项难题.为解决中煤再选工艺煤泥水沉降困难、溢流水浊度高的问题,以辽宁某炼焦煤选煤厂的中煤再选作业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在对煤泥性质和生产用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以氯化钙、硫酸铁和PAC作为凝聚剂,PAM为絮凝剂进行了煤泥水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药剂种类、用量、配比对煤泥水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该中煤再选作业煤泥水处理工艺的最佳药剂组合为PAC:9g/m~3,PAM:1g/m~3.此时,煤泥水的初始沉降速度为8.35cm/min,上清液浊度为13NTU,煤泥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沉降.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选煤作业中煤泥水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了煤泥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是改善煤泥沉降效果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类型及特点,并对絮凝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塔山选煤厂煤泥系统灵活性不足的情况,对塔山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塔山选煤厂煤泥系统的加药系统做了改造,增加了二次加药系统,改变了系统的工艺参数,增强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彻底解决了塔山选煤厂因煤泥水系统灵活性不足出现的煤泥处理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磁种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种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种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上清液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磁种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种用量为0.3 g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凝聚剂与絮凝剂改善细粒煤泥压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选煤厂煤泥水中的细粒含量多、处理困难的特点,从煤泥水中颗粒凝聚和絮凝机理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选用2种凝聚剂和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使煤泥水中的煤泥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团而快速沉淀,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药剂的种类,凝聚剂和絮凝剂的最佳药剂配比及合理的药剂添加制度,结果表明:凝聚剂(明矾 氯化铝)用量1.5kg/t干煤泥,聚丙烯酰胺用量50g/t干煤泥进行絮凝沉降试验,沉降效果最好。通过现场应用,降低了洗水浓度,实现了清水洗煤,有效改善了压滤效果,提高了选煤效率。从环保及应用方面为细粒煤泥水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属于新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它与传统化工类絮凝剂相比具有絮凝效果显著及环保等优点。本文把酱油曲霉作为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菌,采用离心沉降和超声波破碎等方法,研究了酱油曲霉的培养液原液、培养原液离心上清液、破碎液、破碎液离心上清液等含有不同成分的四种菌体提取液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具有不同成分的菌体产生液对煤泥水都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其中采用破碎液离心上清液,当菌液量为1.5%,在添加助凝剂(CaCl2)用量为0.2g/L的条件下。絮凝率最高可达到90.76%。作为煤炭生物絮凝剂酱油曲霉具有优良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用三种不同灰分、不同粒度组成的煤样,采用表面电位仪测定了煤泥颗粒的ζ电位,分析了水的硬度、PH值等因素对煤泥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分析了絮凝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阐述了凝聚及絮凝原理,提出了最佳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以及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的配合投加顺序,探讨了确定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配合投加药剂量的方法,指出凝聚剂和絮凝剂合理的加药顺序及最佳药刺量配比,可以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降低溢漉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4.
以两性淀粉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木质素基改性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絮凝性能优于上述絮凝剂;并且在pH为6.0~8.0、絮凝剂两性淀粉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65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15.
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在煤泥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PQAAM对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性能,并与聚合氯化铝PACl,聚合硫酸铝PAS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絮凝剂是一种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新型高效的阳离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6.
将磁粉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组成复合絮凝剂来处理热轧废水。在改变絮凝剂各组分投加量的条件下进行絮凝试验,分析热轧废水的浊度和含油量变化,研究复合絮凝剂的最优投加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当磁粉、PAC和PAM的投加量分别为5mg/L、15mg/L和1.5mg/L时,热轧废水的净化效果最佳,其浊度由82.6NTU降为10.5NTU,含油量由15.62mg/L降为7.44mg/L。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粘红酵母发酵液絮凝后的收集工艺,本文首先考察了发酵液组分对聚丙烯酰胺絮凝粘红酵母的影响,确定了菌体分离过程中絮凝沉淀法和絮凝气浮法的最佳复合絮凝剂种类及用量,然后以分离成本为比较对象,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发酵液组分对粘红酵母的分离收集有一定影响作用,两种分离方法的最佳复合絮凝剂均为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沉淀法最佳复合絮凝剂用量分别为聚合硫酸铁500 mg/L和聚丙烯酰胺40 mg/L,菌体沉淀去除率可达95%。气浮法最佳复合絮凝剂用量分别为聚合硫酸铁500 mg/L和聚丙烯酰胺60 mg/L,气浮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种新的阳离子单体3-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AHPTAC)与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通过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种三元两性共聚物絮凝剂P(AM-AHPTAC-AMPS)(PAAA),将PAAA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用于处理两种压裂废水,并比较评价其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合成PAAA的最适宜条件为AM、AHPTAC和AMP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单体总用量占反应体系的质量比为20%、复合引发剂VA-044与(NH 4)2S 2O 8-NaHSO 3质量比为1∶1、复合引发剂用量占反应体系的质量比为0.2%、反应温度为55℃;PAAA/PAFC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对胜利孤岛压裂废水及涪陵页岩气压裂废水的COD Cr去除率分别为55.5%和82.7%;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质含量高的废水去除效果更优,COD Cr去除率比CPAM/PAFC提高26%。  相似文献   

19.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3.0%,用硫酸调节pH值至4.5,旋转不同时间使其聚合,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Al/Si)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有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当硅酸聚合时间为145min时,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絮凝剂BS-5的筛选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水底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稳定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S 5·对该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后,BS 5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7 5%·研究了微生物产生菌BS 5培养时间与其培养液絮凝性能的关系,培养液中絮凝活性的分布·以高岭土悬浮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MBFBS 5的用量、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MBFBS 5具有培养时间短,用量小,pH值应用范围广,热稳定性能高等优点·啤酒废水的净化处理结果表明,BS 5产生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CODCr去除率可达79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