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种植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农业大棚棚顶由太阳能光伏电池组成。这种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经汇流槽,再通过导线传输到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后则可成为生活用电,是现今政府提倡的零能耗零排放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受光辐照度、环境温度等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跟踪与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基于此,分析光伏电池的功率输出特性,然后设计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跟踪与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光伏电池功率跟踪与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大力发展绿色再生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光伏发电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未来最具潜能的替代能源。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此技术可最大限度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光伏发电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工作原理,对当前常用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进优化方法,以期更好地保证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
林洪波 《河南科技》2015,(2):120-122
太阳能源是未来能源中一种非常理想的清洁能源,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途径,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屋顶,大型厂房屋顶,办公大楼屋顶等场所。屋顶光伏发电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1]。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具有大大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投资回报率高的特点,因此各地政府纷纷鼓励屋顶光伏项目的发展。综合分析后得出:探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方案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彭玉利 《河南科技》2012,(19):67-68
<正>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保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的特殊性能优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大项目工程,是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为实现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我国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列入新能源发展计划之中。本文,笔者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波浪能航标灯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设计为一种太阳能波浪能航标灯,运用物理模型法[1]和微幅波理论[2]对能量装换装置进行计算,分别得出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和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发电量。首先提出了航标灯的工作原理: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收集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利用光伏效应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所得电能除供应LED灯外,其余储存于锂电池中;安装光敏传感器,从而实现航标灯在黑夜及光线暗时的正常工作。随后进行了波浪能的计算,通过绘制分析波浪参数与波浪总能量的关系图表,得到波动总能量与波浪周期、波长呈现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一、市场背景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灵活、无污染、安全可靠、维护简单、寿命较长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自从实用性硅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世界上很快就开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系统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即虚拟同步发电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基于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的思想,使得光伏并网系统具有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本文首先建立光伏发电单元数学模型,然后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再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同时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仿真模块,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技术的光伏并网系统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一、市场背景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灵活、无污染、安全可靠、维护简单、寿命较长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自从实用性硅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世界上很快就开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扰动观测分析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并进行仿真研究。结论如下:改进的扰动观测法可以减少稳定时间,增加稳定精度,减弱稳定扰动,具有更好的输出特性,能对环境变化快速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并网型光伏空调的制冷特性,对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一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空调系统进行了合理地优化设计,考虑房间冷负荷、光伏阵列装机容量、光伏阵列倾角等对太阳能光伏空调的影响,实测了甘肃省兰州市夏季光伏空调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并进行了电力平衡分析。结果表明:1.5~2.0kW的光伏阵列在需要制冷的夏季可以提供15.3m2的办公室制冷所需的电量。另外,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空调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光伏空调的成本回收时间约为6.2年。因此,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空调将会成为未来光伏技术应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油价不断再创新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节能减排已经是全世界的迫切需求。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绿色新能源。本文中对太阳能照明进行了优化设计,积极跟踪国际与国内的先进科技,主要探讨太阳能光伏照明工程施工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能源是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能源利用的水平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一次性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太阳能、绿色生物能、燃料电池、海洋能源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太阳能因其具有普遍性和高效性的优点,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21,(2):133-136
我国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增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但目前太阳能利用受天气、季节性气候影响而无法稳定提供能量,并且PVT系统的发电和产热效率相互制约。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PVT系统,包含PVT板、热泵机组、地埋管、辅助热源或辅助冷却塔、多功能逆变器、电化学储能装置、热水储水箱、电控柜等,可实现太阳能资源全年的最大化应用,满足建筑空调、热水、采暖和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影响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能的因素主要为硅片的转换功率和光伏玻璃自身的透光率。二者相比较,保持和提高光伏玻璃的光学特性远比开发更高转换率的晶硅来的容易,成本低得多。本文主要从光伏玻璃的压延花型、透光率及增透镀膜等方面简要分析光伏玻璃对组件转换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安全,对于缓解日趋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大量逆变型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潜藏的故障逐步暴露。本文分析了工程现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弧放电和短路故障,然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纠正措施,解决了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故障,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维修费用和减少系统停机损失。  相似文献   

17.
基于HT66F70A单片机,采取四象限测光原理和传感器定位方式,设计了一套新型日晷式太阳定位跟踪系统。该系统优化了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工作过程,运用HT66F70A单片机实现自动跟踪太阳位置,尽可能使太阳光垂直入射到光伏板上,以获得最大光伏发电利用率,从而提高光电转化率并降低光伏板投入成本。同时,结合风速测量功能,使系统具备抗环境干扰功能,提高了太阳能光电转化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影响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能的因素主要为硅片的转换功率和光伏玻璃自身的透光率.二者相比较,保持和提高光伏玻璃的光学特性远比开发更高转换率的晶硅来的容易,成本低得多.本文主要从光伏玻璃的压延花型、透光率及增透镀膜等方面简要分析光伏玻璃对组件转换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晅 《河南科技》2023,(3):45-48
【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电力能源传输形式,系统可根据用户的电力使用情况,并结合电力传输的实际情况来配置合适的系统,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电力要求。【方法】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网络正常运转,本研究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系统的运转原理、系统内部结构,总结出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经过硬件完善与软件优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基础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结论】现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虽是电能传输的基础系统之一,但因该系统是一种新兴技术,电能传输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应从硬件、软件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能源利用的水平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一次性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太阳能、绿色生物能、燃料电池、海洋能源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太阳能因其具有普遍性和高效性的优点,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