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各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外汇储备模型,并且运用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拟合检验,其效果十分显著,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关系,最后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提出了规模管理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作为我们国家的资产同其他经济变量一样,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外汇储备的持有量应该满足我国对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众多因素交错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成本过高、加大宏观调整难度等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对超额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定量分析,本文将通过对三种外汇储备量计算方法的分析,得出计算外汇储备量适度规模模型并借此分析我国在04-06年应有的储备量,与实际数字相比并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化管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81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否过量,是近来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控制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防范减少外汇储备风险就成为必然。一国外汇储备要维持在适度规模上,但这个“适度规模”如何确定却是各国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最优化问题。一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它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否则,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外汇储备概述”、“外汇储备的最优化管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以及“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政策建议”等五个方面对上述观点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来看,维持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水平,对于保持汇率的稳定、经济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截至到2009年9月,外汇储备规模累计22725.95亿美元,外汇储备虽然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过量的外汇储备也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造成资源浪费。本文运用相关因素分析法,对1999—2008年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测算,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明显超过适度规模。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适度的状态,并且保证储备资产在满足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收益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的基础上,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探讨,得出我国实际外汇储备规模经历了偏小——合理——偏大的过程的结论,最后针对外汇储备规模偏大的现状.给出了如何加强其管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胡芳 《科技资讯》2011,(35):233-233
2006年10月中国以8600亿美元超过日本,并坐稳世界第一官方储备大国的位置。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清偿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币信誉,降低改革的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但是,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当前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加强对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外汇储备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进行研究.运用相关因素比率法,对1997-2006年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测算,并从国际收支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和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超额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流入引致的债务性储备增长,FDI和投机资本的过度流入使外汇储备具有被动性、不稳定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外汇储备的总体规模和外汇储备管理的结构特征入手,分析了形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根本原因。同时从正反方面分析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且根据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外汇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有3个的缺陷:一是对外汇储备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二是静止地看待国际储备的规模问题;三是忽略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难以根据某种模式给出一个精确的定量结论,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有特殊的国情,更在于未来的5-10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发展充满着变数。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外汇储备中自有储备的比重、进口刚性、面临入世环境等方面,论证了根据具体国情我国应继续坚持扩大外汇储备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大、增速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运用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模型,最后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产生的正向影响,即我国接下来几年外汇储备还会不断增加。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负效应,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已稳居全球第一,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资产却并不多,考虑到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的组成部分,我国便陷入了一方面减少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提高外汇资产的两难境地。本文从外汇资产和外汇储备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出发,探讨适度的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规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前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加,高额的外汇储备引起了外界很多的关注。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调控带来了诸多干扰。笔者试图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经验,从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入手,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出外汇储备资产应依次考虑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金融风险防范需求、投机性需求。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3种不同情境下我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与结构。模型能够优先满足高优先级需求并同时测算资产配置规模和比例。研究发现,规模方面,我国外汇储备的确存在"规模超配"问题,超配总量大致在1.3~2.0万亿美元之间,这主要是由2006年至2011年因交易性需求引发的"被动式"增长所致,2011年至今外汇储备规模变化比较合理;结构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应以债券和美元资产为主,债券和美元资产比例均应保持在60%~70%左右,然而我国实际外汇储备与美元价格变化相关性过高,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外汇管理当局可能高估了美元价格变化对外汇储备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叶本顺 《科技信息》2007,(35):78-79
当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对此要保持全面、客观的认识,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情况,进而对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以外汇储备的需求为理论依据,以直接影响因素为核心,加上一些可以量化的间接因素,构建了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界定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1994~1999年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整体上偏大.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情况,进而对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以外汇储备的需求为理论依据,以直接影响因素为核心,加上一些可以量化的间接因素,构建了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界定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1994-1999年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整体上偏大。  相似文献   

17.
李冰 《甘肃科技》2007,23(6):242-243,247
巨额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表明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2006年底的1万亿美元储备还是让世界震惊不已,随之而来的是诸多不利因素的显现,使我国意识到外汇储备攀升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因此,借鉴国外管理外汇储备经验,讨论放缓外汇储备激增的政策和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的途径,对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和谐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1965~2018年外汇储备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白噪声检验,通过二阶差分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其次,根据序列相关图和自相关系数识别拟合AR(2)模型。再次,对AR(2)模型和参数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重新拟合零均值的AR(2)模型。最后,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将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范洋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915-919
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双顺差”格局重现,外汇储备稳步回升。市场预期转好,境内主体对外资产配置行为更趋理性,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但基础性资金流入继续放缓。预计2018年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仍将保持合理的顺差规模,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保持稳定。建议进一步落实“扩流入”政策,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优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管理所面临的成本,比较我国单层次外汇储备管理和新加坡、韩国多层次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的世纪情况,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多层次管理设计方案和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