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异类     
“我看到了什么?”吉普赛老太婆枯瘦的手指在水晶球上滑动着。地上的一堆蓝火正在烤着这个黑暗、潮湿的小木屋,火焰欢快地跳跃着。“是黑暗,穿过无边无际的黑暗。”老人的手剧烈地抖起来。“我说,”斯科特轻咳一声:“我只想知道此行是否顺利。”“别打断我,孩子。”老太婆在火堆上撒了一把磷粉,火焰跳得更加欢快,喷出了一团白烟,笼罩着水晶球。“看哪,那是生命,一个巨大的无法想象的生命,一个异类,它将毁掉一切……”“泰坦”号旅行船第一次成功地掠过木星,通过行星加速达到最大速度,犹如暗夜里的一束亮闪直射“土卫六”。斯科特完成了第四…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曾经有人问我:“李老师,诺贝尔奖中好像没有天文学方面的单项奖,那么天文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如何来奖励呢?”我回答说:“诺贝尔奖中当然包括天文学部分,只不过没有设立天文学单项奖,而是归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由此看来,应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文学与诺贝尔奖的关系,而天文学又是大家(尤其是青少年)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领域,所以下面我就介  相似文献   

3.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在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3位科学家,这件事对我国科技界震动很大。有几位与我同行的专家教授几次在学术会议上说“王育竹提出的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物理思想与现在使用的机制是一致的。”有位教授激动的说:“王育竹距诺贝尔奖只差一步!……”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不少人都关心过这件事,因此,我想谈谈诺贝尔奖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我不认为我能得诺贝尔奖,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么高的造诣。但作为我在中国现实环境中所经历过的一段重要过程,应该总结一下经验,供年轻人参考或许还…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 ,不虚度此生了 ;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不说绝无仅有 ,也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凤毛鳞角。这样的“凤毛麟角”全世界只有数得着的几位 ,居里夫人、美国化学家鲍林和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与他人相比 ,中国大陆从未出现过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奖自然就成为一种情结。别人能获奖而自己不能获奖 ,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上也许能找到一些原因和源头 ,或许能尽早地化解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最典型的故事也许要数桑格 (见右图 )了。弗雷德里克·桑格 (Frederi…  相似文献   

5.
约翰·巴丁     
当约翰·巴丁(John Bardeen)被授予第二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在同一领域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唯一人物时,他从Leo Kadanoff发出一则电报说:“保持一流工作。赢得三次你就保持了王位。”巴丁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被授予1956年,与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共享,是由于他们的半导体研究和晶体管效应的发现。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在1972年获得,与库柏(Leon Co-oper)和施里弗(J.Robert Schrieffer)共享,则是由于超导性微观理论。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纽约新罗谢尔长大的,有一次我在布告牌上看到一幅照片,上面是玛丽·居里:她坐在一棵榆树下面的凳子上,一手搂着她的两岁女儿伊夫,一手搂着她的9岁女儿艾琳,当时我对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放射性的事情不甚了解。后来才知道了,作为女性,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历  相似文献   

7.
在南极的极点,在这地球的最南端,在一片银色的冰雪高原上,有一座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永久性的科学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两位率先征服南极极点的英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伟大的地理发现的吸引下,世界各地探险家们向南极发起了冲击,渴望像哥伦布那样名垂青史。阿蒙森和斯科特无疑是其中的校仅者。历史的回顾大约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从对称美的角度出发提出南半球肯定有大块陆地。公元16世纪,荷兰制图学家麦卡托绘制世界地图时,将这块假想地命名为“南方大陆”。…  相似文献   

8.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纽约新罗谢尔长大的,有一次我在布告牌上看到一幅照片,上面是玛丽·居里:她坐在一棵榆树下面的凳子上,一手搂着她的两岁女儿伊夫,一手搂着她的9岁女儿艾琳,当时我对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共同发现了放射性的事情不甚了解.后来才知道了,作为女性,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她是一位卓越而执著的科学家.那时我还是个无知的孩子,不知道她是怎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严立 《科学之友》2002,(1):17-18
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百年盛典的2001年12月10日,在中国,100名科学家发表了致公众的公开信,信中说:“……当初杨振宁、李政道是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的,结束了中国人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的历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这实在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憾事。”科学家们呼吁青少年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尽早结束这一局面。这里,科学家们所说的“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就是所谓中国本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而科学家们向青少年的呼吁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11.
叶英 《科学通报》1957,2(22):703-703
我国留美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由于在“宇称守恒定律”方面的重要发现,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金。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周培源、钱三强代表中国物理学会给他们拍去了贺电。  相似文献   

12.
京都奖简介     
郭晓强 《科学》2007,59(3):58-61
京都奖是日本的国际性大奖,负责颁发京都奖的是稻盛和夫基金会的建立者稻盛和夫。该奖始于1985年,每年颁发一次。在这短短20年间,京都奖已成为一项国际大奖,被称为“日本的诺贝尔奖”。京都奖在高额的颁奖金额和严格的获奖者筛选方面可以与诺贝尔奖相媲美,因此越来越得到国际上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艺术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细胞的生老病死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消亡,起到“决死生、处百病”的关键作用。诺贝尔奖评委会“慧眼识事认人”,在生命科学世纪之初的头两年,将医学奖连续两次颁发给这个领域研究成果和学科带头人。自2001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细胞周期关键分子调节机制的3位英美细胞生物学家后,2002年医学奖又颁发给3位英美细胞生物学家——英国的西德尼·  相似文献   

14.
鲍令:最后访谈录陶家祥编译[林纳·卡尔·鲍令,唯一的两次非共享诺贝尔奖(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获得者.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新科学家》杂志把他列为“二十个最伟大的,与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家”之...  相似文献   

15.
害羞的优势     
正对物种的存活而言,害羞、内向的性格或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要害羞"是西方人惯用的一句口头禅。西方的家长们喜欢充满自信的孩子,这可以理解,因为害羞的确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害羞的人往往约会晚,结婚晚,生子晚,升职也晚。在人们的眼中,害羞总是与胆怯、尴尬、自我保护意识等联系在一起。极端情况下,害羞甚至被认为是引发焦虑和社交恐惧症的元凶。那么,在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入社会交往中时,害羞者真的就是异类吗?下面的研究会告诉我们:无论大胆还是害羞,两者对我们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00年诺贝尔奖开颁以来,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学者和青年学生把它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规律性的学者和文献日渐增多,究竟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经过大量数据、事实、分析,人们大致明白诺贝尔奖的一些“规律”,兹介绍如下: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最没有规律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它们的颁发对象毫无规律可循,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加深论坛的社会影响,让普通百姓进一步了解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历史,并获得一次近距离领略诺贝尔奖得主风采的机会,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等单位共同承办,中国科技馆协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主题展”,于2006年9月7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为了使更多无法前来参观的观众也能了解展览的内容,在展览开幕式现场还特别通过LED大屏幕开通了展览网站,并启动了象征神奇的生命之门的DNA双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18.
登陆月球和火星是人类的梦想。1970年11月17日,人类的第一辆“月球车”1号由苏联发射登陆月球。美国第一辆载人月球车“巡行者”1号,在1971年7月26日由“阿波罗”15号搭载到月球。宇航员斯科特和艾尔文第一个驾驶“巡行者”1号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美国第二代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水清 《世界科学》1999,(11):41-42
纵观对世纪近代科学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的历史,就会认识到这个发展非常快速。以此遣度赶超,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出可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我想应该是20年之内的事一一W振宁本月份刚刚公布的今年度诺贝尔奖再度引发了国人对于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的热烈讨论,其实我国学界前辈对此早有见解。首先,是创新说。卢鹤级院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天辟地,创出新领域,自然得之;模仿练习,细游旧山河,只能失之。”张钟华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模仿,压制创造,要求人们读‘圣贤书’,不鼓励独…  相似文献   

20.
晓安 《科学之友》2005,(12):35-35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3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图为1997年9月2日,沃伦(右)和马歇尔在澳大利亚珀斯市的资料照片。不提如何兴奋,而谈如何“受惊”,是本年度首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罗宾·沃伦对媒体记者采访作出的反应。当天,现年68岁的沃伦与54岁的巴里·马歇尔一同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受了惊。”沃伦告诉瑞典通讯社记者。受惊之时,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给他打去国际长途电话之际。“当他们第一次打来电话时,我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