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因素中,经济因素包括资本存量和获得能力、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组合质量、区域市场状况、劳动力供应和城多结构等因素;科技因素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科技创新能力等。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因而成为区域发展条件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条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本国情和自然状况决定了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总体上划分为两部分:内部条件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制约因素,并关注其综合作用的力度和方向.首先,任何一个区域都处在一个包括纵横两个方向的区域关系之中;其次,任何区域经济又同时处在纵横交错的区域经济关系中.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宏观因素的制约,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4.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构成的网络体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在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合理配置.区域创新体系包括跨省市域、省市域、跨市县域、市县域四级体系,市县域是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5.
因地理环境相殊、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及区域政策的差异形成了沪苏浙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这种迥异的模式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及创新模式一体化进程中,既具互补性,相辅相成,又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大虹桥工程大大加速了三省市经济与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跨区域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共同市场与创新环境,最终必将大大推进沪苏浙区域一体化创新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日本、韩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世界各区域之间在科技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教育培训以及参与创新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各地区在推进区域创新的方式、政策和发展的重点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和趋势,进而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和类型.笔者在2006年春参加在东京召开的"2006年中日韩科技政策研究研讨会"的基础上,对日、韩两国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做法和近期研究动态作一概述,以期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作用明显.但是我国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与东部中小企业不同的社会性障碍与困难.借鉴美、日等国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应加大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投入,加快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政策工具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常常受到技术进步速度和方向的影响,而环境政策干预本身对技术进步有着阻碍和激励的双重效应。本文在分析熊彼特主义的创造性毁灭(即技术进步三分法)和不同环境政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环境政策工具的直接和间接技术效应进行了理论阐释,最后结合国外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环境政策取向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摘要 文章就“什么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根本原因和内涵的理解,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重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在现有技术组装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文章还提出了用以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需求不断实现,以及与自然环境不断协调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了不断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它是人类对自身数千年发展历程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可归结为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第三,如何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介绍。一、环境问题的由来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与不安。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人类发展道路的讨论。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八十年代也逐步形成。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从环境中取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从而把废弃物与能量归还给环境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类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不恰当的干预,从而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化。面对已经出现而且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当认识到人类历史不仅是人口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资源与环境的再生产。所谓环境再生产,是指人口与经济再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再生产,也就是环境容量的再生产,它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今中国,环境再生产的首要目的,应当是补偿生态环境容量的损失,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的环境容量,借此来满足已经出现的人口以及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要,满足经济再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再生产是全面并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涵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简而言之,就是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即它包含了发展与可持续性两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在于产值、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发展又会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制约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力为基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已经被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有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接受。巴西会议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特别是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在此之后的1994年,我国政府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了国家级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那时起,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成为指导中国现在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国策。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被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规范人的行为,即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社会手段、文化手段等的综合运用,去规范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使人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最终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同和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中内容最为丰富、关系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与资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每一部门,最终依赖于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1.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问题国内外许多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在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和关注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部门,最终取决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一是要建立起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并且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三是重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四是在现有技术组装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且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从而促进和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在国家一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在国际一级,应探讨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以便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间上(或时期内)各方面持续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可持续发展整体的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优先顺序,同时给决策者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工具。完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参与机制和决策制度。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个方面的利益与协调发展问题。避免急功近利、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主导,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出台。重构中观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当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特别需要处理好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系,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实现降低能耗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摒弃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影响和破坏作用大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重组,结合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换代,加强环保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的研究,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系统的必然要求。如无氟家电生产技术的出现、环保型汽车的大量使用,已经充分显示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每一位公民也应当树立和培养起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观念和社会习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破坏。2.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对于可持续发展实践来说,根本任务就是要建立起生态上合理,经济和社会上可行的经营运行机制。它起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一,确定和提出特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自然基础;其二,将上述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其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具体说来,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空间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其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综合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适宜的政策与制度,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等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法律、行政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协调问题。据此,提出一个用以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政企互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在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策略方面,应当政府和企业互动.因为一方面,政府的法律法规是奠定一国经济形态、社会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的基础,而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社会投资方向、利益分配等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是否能够战胜挑战、抓住机遇,要求政府有正确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宏观战略上不犯大的错误;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政府的措施都必须通过企业才能起作用,加入世贸组织虽然表面上看绝大部分是政府的承诺,可是所有承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身上.所以政府和企业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它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地得以实现的,而是一定时代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著名科学社会学家B.Barber认为,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有结构差别和文化差别、价值体系、工具需要、经济因素,政治结构和需要,宗教、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的分层制度等。科学哲学家G.F.Kneller认为,影响科学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世界观、思想方式,哲学,民族的科学传统、舆论、教育、政治和经济等。本文主要讨论经济、政治期社会意识形态三种环境因素对农业科学发展的影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时了解该区域内的辐射环境现状、辐射本底水平随人为活动的变化,对辐射安全和防护、环境保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曾经做过大规模的天然辐射环境本底水平调查,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环境已经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核能、核技术应用项目和电磁辐射项目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改变原有本底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类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学是人类与环境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科学。它不仅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体系,而且还包含有经济管理、道德风尚与法律等社会因素。从人类影响而改变自然生态过程的意义上说,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随着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这种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环境以其固有的成分及其物质流与能量流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出发,应用案例数据、理论阐述和研究模型相互印证的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通过5家企业的资料编码和分析归纳,讨论了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中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压力对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企业整合社会计划、激励员工参与和评估社会责任的战略反应亦对社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弥补了"经济理性"视角在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研究中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推动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于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指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现有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是我国当前阶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26-27
随着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思想的提出与逐步实施,环境监测迫切需要从环境监测科学体系发展出发,构建天地一体、具有先进预警能力的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地面、航空、卫星相结合的环境立体监测,探求环境系统内在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满足国家宏观战略发展对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环境综合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互联网发展的先导,Cyclades项目虽然最终下马,但其核心思想却成功启发了互联网协议创始人温特·瑟夫(Vint Cerf)和鲍勃·康恩(Bob Kahn),最终形成了Internet的TCP/IP协议。通过重点讨论Cyclades项目,勾勒项目兴起和衰落的社会选择路径,进一步揭示影响互联网技术在欧洲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科研环境等社会因素,揭开网络工程师与其他历史角色之间复杂的技术和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夏,在历史罕见的热浪中,NASA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关于全球变暖的证词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此后,随着IPCC的建立以及数年一次的IPCC报告的发布,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变暖看似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背后隐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因素的角逐。在美国,针对气候变暖是否发生、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应对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的背后隐藏着多方面因素,本文从环保组织与能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两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政府治理以及科学评估与国内国际政策制订等视角对美国的气候政策争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美国气候政策莫衷一是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我国大米饮食文化存在地域和层次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以东北浑厚、西南奇异、长江流域纤巧、东南淡雅、西北古朴的中国大米饮食文化圈的五个典型区域,以及果腹层天然、小康层方便、富家层精致的三个大米饮食文化层次。全球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中国大米饮食文化的交叉和融合,区域性和层次性将逐渐淡化,人们对大米及其制品的安全、营养、风味和方便等的需求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产生、发展和对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和推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规,从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加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制度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展、进步,人们科技意识不断加强应运而生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在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生两方面重要的影响.首先,对于激励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开展奖励活动,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