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藏族音乐文化热”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地吹起了一股“藏族音乐文化热”之风,主要表现在:一是传唱传播范围广;二是歌唱“队伍”庞大;三是屡屡获奖,影响扩大;四是走出国门,唱遍世界。这股音乐热产生,实为国际国内“藏学热”的伴随物;也是藏族音乐文化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致;同时又是经济和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杨冬云 《科技信息》2009,(8):232-23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语文成绩,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必须引“源头活水”进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语文“人文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运用被“击活”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赋笔”是梁启超新体散文写作的特点之一。“铺陈的表现手法”是“新文体”艺术魅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客问答的结构模式”是当启超把藏之名山的“文集之文”变为面对大众的“报章之文”的一种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4.
通读《发展伦理初探》,深深地感受到了发展伦理之魅力,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方面:(一)发展成了“问题”;(二)发展伦理的出场;(三)发展伦理的基本问题;(四)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伦理的核心是人,要使“我”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现代人格塑造是发展伦理视阈必然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语文的本来面目。学语文,不能只靠课堂,还要走向生活实际。社会时时是语文课堂,处处有语文信息,只有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使语文活学活用,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还语文以本来的面貌,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智慧”,引领语文走向返璞归真之路。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享受快乐。让语文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人文魅力倾倒学生;智慧魅力熏陶学生,使语文成为学生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  相似文献   

6.
艺术美来源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外师造化”可以推动艺术技巧的发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笔法;二、艺术美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者结合得体,才能创作出艺术美的真谛;三、艺术美离不开现实生活。中外名作均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作,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段江艳 《科技信息》2008,(13):153-153
《每片湖》是美国著名语言诗人查尔斯·波恩斯坦2001年的作品。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语言诗的魅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诗:“陌生化”理论的文学实践:拼凑和顶真的艺术技巧;诗的听觉效果:音乐性;诗的视觉效果:唯一特殊符号“&”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它摆脱了一元化的旧面貌,形成许多各具魅力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亚形态;在题材上得到拓展,主题进一步深化;并且在现实主义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拓宽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闯关东》主题曲《家园》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首歌曲。主题曲的歌词精彩,寓意深刻;它发展手法自然合理;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创意;段落对比鲜明;调性变换虽然频繁,但自然有效果;它的Rap节奏与《摇篮曲》的交织结合新颖;很好地表达了顽强坚韧、勇于抗争、重义轻利以及与人为善的“闯关东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电影文学),都是作家历尽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谁个不求自己的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马克思所说的“永久的魅力”呢?那么,“永久的魅力”之奥秘何在呢? 我再次地阅读了传世佳作《红楼梦》,几经玩味,略有所悟:文学艺术的“永久的魅力”就是某种“美的延续”。“美的延续”的条件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在  相似文献   

11.
《时间机器》的传播何以经久不衰?论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论文集中分析了小说的科幻思维魅力,这种魅力竟至于引发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而它对人类生存局限的关怀与超越,将引起人们永久的兴味,论文还同时论析了小说的社会思维魅力与艺术思维魅力,评析了作品的人物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最常见的修辞格比喻为切入点,通过实例赏析,来领略广告英语中修辞手段所展示的语言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告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以期为英语广告的翻译和创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严羽是通过以“妙悟”说为中心的审美主体论、以“兴趣”说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和以“入神”说为极致的审美理想论三大理论主干来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的。他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和境界在神韵论思潮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历来研究严羽的人多看到其对“兴趣”说的提出对文学发展史的贡献,而很少深入去探讨他对神韵论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深入探讨严羽的美学思想对神韵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数学美     
薛敏 《山西科技》2010,25(3):127-128
文章通过论述数学的美,启发教育工作者学会运用数学的美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魅力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话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以彰显独特的教学魅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纺织印染工艺种类繁多,我们应该挖掘传统纺织印染工艺艺术的魅力,探索其在中国现代民族服饰中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师陀是个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重新审视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我们仍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堪称恒久的艺术魅力,并从中体悟到20世纪或一类中国作家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减少了,但其永恒魅力并没有褪色,主要表现在:影视传播、网络传播超过了纸质传播;《三国》应用研究火热;《三国》衍生现象较多。  相似文献   

19.
奇幻文学通过叙事为读者创造的新奇阅读体验,源于作者对各种新叙事手段的借鉴,通过参照物的选择,奇幻叙事在形象塑造、时空逻辑和审美感知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对读者期待的挑战中,奇幻叙事成就了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的一些重要诗人和诗作的分析,试图说明:执着人生探索是魏晋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魏晋诗歌的始终,这正是魏晋风度的魅力所在,也是魏晋诗歌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