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 2月 5日 ,有近 30 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聚集在上海海伦宾馆海华厅 ,参加由上海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和中国科技史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行的“卢鹤绂先生科教思想研讨会暨纪念卢鹤绂先生逝世五周年”大会。出席会议的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贺贤土、杨、许根俊和谷超豪等人在发言中高度称赞了卢鹤绂先生治学严谨的大师风范、高风亮节的为人之道。在众多的发言中 ,本刊选登了上海卢鹤绂格物研究所所长卢永亮和同济大学物理系教授沈的发言稿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说起卢鹤绂院士,我是感到非常自豪的。今生能结识卢鹤绂院士,是我之大幸。卢鹤绂院士总是无遮无盖地将自己的一切,真诚地袒露在别人的面前。他常说,“君子以言行”,“以正直为先”。他谆谆告诫我  相似文献   

3.
卢永亮 《世界科学》2010,(6):46-48,45
今年6月7日,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卢鹤绂先生96周年诞辰之际。为了纪念这位为我国核物理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本刊特约上海格物研究所所长、卢鹤绂先生之子卢永亮撰文回忆其父亲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前期培训工作及科研生平。除了"容变弛豫方程"被世界公认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和其主编的第一本在中国全面介绍热核反应的《受控热核反应》专著等工作为同行熟知外,文中还披露了他对原子弹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看法和其行事准则,以便读者对卢鹤绂先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编者  相似文献   

4.
怀念导师卢鹤绂院士——纪念卢鹤绂先生逝世两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家镛  陆全康 《自然杂志》1998,20(6):349-352
卢鹤绂院士离开我们已快两年了.作为他的学生,想起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越发敬慕他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质.卢鹤绂先生1914年6月生于沈阳,曾在沈阳和天津上学.1936年从燕京大学理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卢先生于1939年获硕士学位,1941年获博士学位,是年仅27岁.获博士学位后卢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13日,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卢鹤绂先生逝世7周年纪念日。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和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的朋友们相聚一起,深情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科学大师和仁爱的师长。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06,(4):47-48
卢鹤绂的后代卢鹤绂的思想品德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的一家人。他的爱国豪情和仁者风范正在他子孙后代的事业中得到传承发扬。一、卢永亮、马开桂夫妇:创办卢鹤绂格物研究所的儒商卢永亮是卢鹤绂的次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福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福特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卢老驾鹤西去后,他牢记父亲临终后不能完成对宇宙起源和相对论的研究为憾事,决心创造条件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业。经过精心策划,多方奔波,终于克服当时福特公司资金紧张的困难,2000年6月7日,在上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民办科研机构“卢鹤绂格物…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7,(2):5-6,15
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卢鹤绂院士(1914.6~1997.2),一生成就卓著、品格高尚,为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诸多贡献。这里选载其论著《高能粒子物理学漫谈》的一个篇章,资以纪念他逝世整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9月14日,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ShanghaiscienceandArtSociety.SSAS)正式成立,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当选学会会长。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中国当代艺术家吴冠中,中科院院士叶叔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昊贻弓应邀担任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吴盂超、欧阳自远、汪品先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方增先应邀担任学会顾问.李政道和吴冠中等还分别向学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是要促进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07,(3):F0002-F0002
第六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颁奖暨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颁证大会于2月16日举行,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等领导为6位牡丹奖获得者及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启明星代表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4,(5):56-56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永先生於1954年4月2日因长期重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0岁。中国科学院为悼念梁思永先生,於4月18日举行纪念会。参力纪念会的有郭沫若院长等300多人。纪念会由陶孟和副院长主持,历史学家尹  相似文献   

11.
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今天 ,我们以对恩师卢鹤绂院士深切怀念、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他老人家逝世五周年。卢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卓越的教育家。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卓著昭彰 ,他确实为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留下了一份颇具指导性意义的珍贵遗产。几年前我曾撰写过一副对联以寄托对先师的缅怀之情 :纯真科学大家 ,心绝纤尘 ,念兹在兹 ,功被物理微、宏、宇 ;义方教育名师 ,胸涵学海 ,勤斯敏斯 ,范存辟雍达、慈、严。此对联不一定能将卢先生的科学功绩、学者教风、高尚品格描摹得十分清楚 ,但意在说明先生凭其艰苦卓绝的终身奋斗 ,对科教事业所产生的实实在在的影响是决…  相似文献   

13.
沈Shi 《世界科学》2000,(7):46-46
今天,我们以无限怀念先师卢鹤绂教授的激动心情,来庆祝卢鹤绂格物研究所的成立。卢永亮所长已谈了办所宗旨;这是恩师卢教授生前的一个宏愿、一个夙愿,现在夙愿终于实现了。这不仅使我们无比的欢欣,而且用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又不免感慨万千。 卢先生成就卓著、名望颇颇,享誉海内外。他出于纯真科学家的远大目光和博大胸怀,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个在重大科学理论的建树上无所贡献的民族是很难在当代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他认为:要有意识地用理论预言去指导实践,不可指望以“…  相似文献   

14.
1988年7月2日下午,100余位专家、学者,冒着36℃的酷暑高温,来到上海文艺会堂,参加《自然杂志》创刊十周年的纪念会。其中有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卢鹤绂、微生物学家王鸣歧、科技史专家胡道静、气象学家束家鑫、病理学家、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朱世能、青年数学家上海科技大学校长郭本瑜、社会学科技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袁运开,有活跃在各个领域中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科学家,如生命信息科学开创者之一的顾涵森、基本粒子迷、粒子物理学专家陆继东、人工种子的发明者之一倪德祥等等。他们来到会场后,感触很深地说,五年前曾在此欢聚纪念《自然杂志》创刊五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5,(12):F0004-F0004
“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90周年纪念会于2005年11月17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国内科技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纪念中国科协的前之一中国科学社创立90周年和《科学》杂志创刊90周年暨复刊20周年.中国科协主席.《科学》杂志主编周光召院士,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12月 2 1日~ 2 3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了“纪念诺贝尔奖颁奖 10 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在为期 3天的会议中 ,会议代表们畅所欲言、见仁见智 ,就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时光倏忽,卢鹤绂教授离开我们已整整十个年头。在缅怀恩师的同时,重读他的一部论述当代物理学之前沿进展的著作《高能粒子物理学漫谈》(以下简称《漫谈》),似有新的感悟。限于篇幅,上面选载了该书中最短的第二章,其章题原为“范畴和目的”。全书篇幅虽不长(12万字),却充分展示了先生关于粒子物理发展的状况、趋势及其对当代科技之可能影响的“科学预言”性的精湛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从上期起在上海卢鹤绂格物研究所的支持下,推出一个专题性、评论性栏目——“格物论坛”.该专栏拟对当下科技界、教育界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作一些介绍或评述。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分别从物理学和化学等角度提出了一个带有共性的话题:全球范围内轻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性科学)、重实用性科学的倾向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9.
编后记     
编完了创刊号,首先想到的就是应该向筹备过程中对本刊提供各种支持的各级组织和各方面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没有这种支持,本刊是难以在这样短时间内和读者见面的。在这一期中,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华罗庚,戴文赛,贾兰坡,张作人,任美谔和卢鹤绂等发表了他们各自长期从事研究的学科的新近成果,或各具特色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9,(1):F0004-F0004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于2008年12月20日在花园饭店举行了第三届理事大会暨新年联谊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人选,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当选为理事长,王仲伟、刘振元、王新奎、秦绍德为副理事长.陈香梅为顾问,在沪海内外理事50余人出席了会议。市对外文协副会长、秘书长郑家尧作了理事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