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近年来采访的启明星里,70年代末及80年代这一时段的人比例越来越高。我明显感到,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少有传统的羁绊,他们更愿意从自己的视角去看周围的世界,去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由于教养相对较好的原因,这一批人普遍知书识礼,尽管面对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机遇更为严苛,但他们普遍比较开放、乐观。这种感觉已有一段时间,而在我上周访问了去年入选启明星、来自宝信软件的系统架构师沈春锋(上图)后  相似文献   

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4,(10):45-46
<正>每次采访启明星前,我都会翻阅启明星通讯录,每年一本的通讯录我手边已有十几年的积累,当然采访对象一般都是从新近这一年入选的新科启明星中去遴选,但因每年只能报道12位,所以绝大多数的老启明星被漏掉了,所以我每次在作选择时总有些遗憾。也为了稍稍弥补,我也会从过往的入选者中选少数几位做备选,2011年启明星、来自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鞠瑞亭(上图)博士就是这样一位。农家子弟,结缘生物入侵研究瑞亭是江苏射阳人,1978年出生,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均是农民,家里有两个孩子,瑞亭下面还  相似文献   

3.
采访刘浦锋(见图)是年初时就定的,启明星通讯录上显示他是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博士学历,因为6英寸蓝宝石晶棒生长方面的工作得到2012年启明星计划的资助。我与刘浦锋联系采访时,还在德国出差的他很爽气地和我约定了时间,于是上周我有机会和这位来自民营科企的75后(1977年出生)启明星见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采访启明星计划的入选者时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觉,我的采访对象越来越年轻了:以我最近两次访问的启明星——复旦大学的薛向阳教授和此次采访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瞿荣辉研究员为例,他俩如今都还只是33~35岁年龄段的人,但都已是2005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的入选者。这意味着他们是在28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已得到了启明星计划的支持,而如今薛向阳和瞿荣辉都已挑起了所在单位系和实验室学术管理负责人的担子:我觉得这种现象决不是上海独有的,也不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在挑选启明星采访对象时,2009年入选(跟踪)、1969年出生的吴宇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年随着国家教育科研体系的规范化、正常化,年轻学子在正常化的培养路径下,三十多岁的优秀年轻人获聘教授、研究员的已非个例。从这几年入选启明星,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李东栋(见上图)是2011年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的,1980年出生的他,外表看来有点青涩。但稍加交谈我有点觉得他不简单,特别是当我知道他为了让我的采访进行得顺利一些,之前的一个晚上开夜车整理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书面材料,包括成长经历、学术研究、科研感悟等我想了解的东西都有了,这令我十分感动。在我访问过的200多位启明星中,这可能是唯一一位如此认真对待我的采访的启  相似文献   

7.
在采访李济宇(见图)前,我曾和他有过两次接触.当时他对人才培养的见解和对如今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李目光犀利.思路清晰且擅言。1973年出生的李济宇在2000年自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在新华医院做了4年多的普外科医生.2005年他开始做科研管理.如今为新华医院的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2006年和2010年先后得到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两次启明星活动引出的采访确定采访赵兴波(上图)源于两次启明星活动,一次是在2010级启明星的聚会,尽管只有20多人到场,但随后创建的2010级启明星微信群人气很旺,来自上海建工旗下一建集团工程总监的赵兴波是这些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之一;前不久,启明星理事会傅国庆常务副理事长在微信群里提议,请兴波安排一次到即将建成的上海中心的参观活动,没有几天兴波就作了安排。参与的启明星们齐赞过  相似文献   

9.
我的最新一位启明星采访对象是从事微电子材料、工艺的学者屈新萍(上图)。尽管我已从启明星通讯本上大概知道了屈的个人情况、专业研究方向等,但见面后,特别是她的名片上列出的职衔: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等,我看后仍有不小震动。一位女性,年方37就达到这样的学术地位,而且是在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以我多年采访启明星及科技专家的经历.但凡一个有所建树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看到2012年启明星名单时,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叫舒诗湖(上图)的年轻人,他供职于一个与这座城市千家万户饮用水安全直接相关的国家级单位——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中心),他的名字被列入今年的启明星采访名单是因为他的工作与我们城市的每个人有关,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单位,了解这个单位中一位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经历和他的工作相信一般读者会有兴趣的.上周,我和小舒约好在位于许昌路杨树浦路的国家水中心,与这位80后启明星见面交流.  相似文献   

1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1,(10):47-49
想采访林刚(上图)主要是因为他是来自企业的启明星,而且也因为他从事的抗菌不锈钢课题蛮吸引人的,于是就约了他。后来一查林刚所供职的宝钢不锈钢事业部所在地就是上钢一厂,而这个厂是我曾经工作过十多年的地方,由此此次采访于我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钱冬,这位2010年的启明星、上海交大天文与物理系教授开始为学术圈外人知道,《今日启明星》专栏也因此有幸相约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称得上牛人的学者,找他找对了!尽管启明星群体中牛人不少,但因为每月只能采访一位的限制,使得很多牛人都错过了。因此找对人,  相似文献   

13.
在我采访过的启明星中,袁雯是很能让人记住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她是迄今上海400多位科技启明星中第一个人文科学项目入选者,还有就是她脸上的笑容。对后一点她解释说,广交朋友、与各种人打交道可能是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4.
正杨光军,1981年生,安徽马鞍山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清华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毕业,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有限公司工程师跟着江老师采访启明星已有大半年,这次他因在新加坡逗留一个月时间,就把这一期的启明星采写任务委托给我。行前江老师帮着联系好这次的采访对象——2016启明星、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工程师杨光军,对方的简历等也都拿到让我看。启明星采访是本刊的品牌,接到独自采写的任务,我感到  相似文献   

15.
<正>约杨金龙(见图)做启明星采访缘于前几周一次2010级启明星的聚会交流活动,那次交流活动安排在地处上海浦东临港的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活动组织者之一的上海海洋大学杨金龙教授为交流活动付出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与会启明星介绍各自工作近况,杨金龙介绍的他们正在做的对海洋贝类——贻贝附着机理上作的探究工作引起了我很大兴趣,于是就约他做启明星人物专访。我很庆幸正是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16.
听说我要去采访,田宁一开始想推却,他说与其他启明星相比,自己还只是个小字辈,启明星的课题还只是刚刚在做,说不出很多的东西。但我看了他的基本材料后觉得他的情况与启明星计划更注重对人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来达到对人才培养的宗旨很吻合,所以仍然坚持了这次访问。 今年32岁的田宁看上去显得人高马大,几句话聊下来就令人觉得这是一个性格爽朗的后生,14年  相似文献   

17.
翻看刚拿到手的2003年度新入选启明星(包括启明星跟踪计划)名单,我首先想采访的是季光,主要是因为他的专业研究方向——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尝试治疗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吸引了我。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感觉到近些年来社会上肝病患者多起来了,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名词时有所闻,怎么来看待肝病的增多?未来肝病治疗会有哪些新的手段?在联系采访季光前,我准备了几个采访提纲。  相似文献   

18.
本期“今日启明星”的联络采访有点特殊 ,因我近期临时在北京工作 ,所以对本月启明星的采访只得采取电话加电子邮件的方法 ;由于我的采访对象———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祥民教授的全力协助 ,我所需要了解的资料他都一一发给我 ,提供给我极大的方便。反复读着这些材料 ,一位活跃在地貌地质学研究领域、有着较高学术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形象渐渐在我的脑际里变得清晰起来。郑祥民的履历清楚印证了一个学者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过程。刚过不惑之年的郑祥民 1 978年以优异成绩从浙江温州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毕业后他曾在国家地矿部…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莫晓芬(右图)博士是2010年启明星(跟踪)的入选者,采访是在莫医生兼任的医院科研科科长的办公室里进行的,周到细心的莫医生为我和随同采访的李辉博士点了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近期还在北京 ,未能与我的启明星采访对象见面 ,虽然现在通讯条件很便捷 ,E mail转瞬间就可以将被访者的资讯悉数送达 ,但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总是一种缺憾。本期启明星的主人公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消化科主任同时兼任该院消化疾病研究室主任的王兴鹏。王兴鹏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成功学术界人士的基本特征 :3 5~ 40岁之间 ,获得博士学位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或研究院从事过一年以上的访问研究 (博士后 )。王兴鹏不仅符合这些特征 ,并且他还具备两点 :他于1 999年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并获去年上海卫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在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