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针对煤焦油加氢产生的含硫、含氨废水,分别采用直接氧化、降温冷却结晶、蒸发结晶、过滤沉淀、蒸馏、汽提+湿法氧化脱硫等物理化学手段来降低高分污水的COD及PH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焦油加氢产生的含硫、含氨废水,分别采用直接氧化、降温冷却结晶、蒸发结晶、过滤沉淀、蒸馏、汽提+湿法氧化脱硫等物理化学手段来降低高分污水的COD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汽提+湿法氧化脱硫法能更有效地脱除含硫、含氨污水中的H2S和NH3,使污水清洁化并能作为生产用水回用。汽提+湿法氧化脱硫法是煤化工与石油化工技术的有机合成,对含硫、含氨浓度较高、水量较少的污水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焦油加氢产生的含硫、含氨废水,分别采用直接氧化、降温冷却结晶、蒸发结晶、过滤沉淀、蒸馏、汽提+湿法氧化脱硫等物理化学手段来降低高分污水的COD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汽提+湿法氧化脱硫法能更有效地脱除含硫、含氨污水中的H2S和NH3,使污水清洁化并能作为生产用水回用。  相似文献   

4.
地沟式土地处理污水净化机理主要是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吸附、过滤 ,沉淀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生物摄取作用。该方法处理污水效率高 ,BOD5、COD、SS、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 84%、80 .95 %、90 .1%、79.5 3 %、87.5 2 % ,且投资低 ,管理运行方便 ,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城镇 ,以及旅游、住宅小区的实用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青岛市黄岛区降雨历时内雨水水质的动态变化和采用沉淀、混凝和过滤等物化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初期径流(前30min)污染较重,应弃流;自然沉淀和过滤对COD的最大去除率为32.35%和52.65%,水质达到杂用水要求;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30%左右,不宜采用.确定了以初期弃流-沉淀-过滤为主的适合屋顶、路面和绿地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技术路线,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滤+厌氧+好氧+沉淀处理工艺处理果汁生产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比目前国内外对含甲醛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方法,结合某厂末端污水处理厂对于聚甲醛废水的收水COD浓度标准,对缩合法降低含甲醛废水COD浓度进行了实验。向含甲醛的模拟废水中加入尿素,静置后过滤,监测澄清液(处理后废水)的COD浓度大幅降低,并产生低毒的甲基脲沉淀。通过某厂聚甲醛故障时排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为末端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并减少了高COD废水的处理费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A2SBR 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和脱氮除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缺氧SBR(A2SBR)系统,研究了反硝化除磷单污泥系统的启动条件,并考查了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在厌氧相进水COD浓度250mg·L-1,缺氧相进水NO-3-N浓度30mg·L-1左右时,通过"厌氧-沉淀排水-缺氧-沉淀排水"的周期性运行,可在29d内成功启动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方式改为"厌氧-缺氧-沉淀排水"后,A2SBR系统很快达到了稳定,在厌氧相和缺氧相HRT分别为3h和4.5h的条件下,其脱氮和除磷效率可分别达到90%和95%,COD去除率大于88%,最终出水的COD,NO-3-N和PO3-4-P浓度可分别降至28,3.35,0.57mg·L-1,表现出良好的反硝化脱氮和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9.
代君 《天津科技》2011,(5):54-56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在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油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油+破乳+絮凝沉淀+生化为主体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得治理后出水满足《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l2/356—2008)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加入适量Bi3+和Na2S,使水样中的Ni2+、Co2+和Bi3+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将沉淀过滤,或者加入明矾以加速硫化物的沉降、凝结,再用虹吸法吸去上层清液(无须过滤)的方法将沉淀分离,用热稀硝酸将沉淀溶解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钴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大体积水样的富集测定  相似文献   

11.
段午 《安徽科技》2008,(6):47-47
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装置是以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和城市标准化粪池为基础。吸取现代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中某些先进技术加以完善的。用于处理水冲式公厕粪便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卫生标准。其基本工艺是:排出的生活污水、粪便经过沉砂、沉淀后即流入厌氧池消进行消化(前处理),消化液经过滤池过滤(后处理)或清水排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节—厌氧水解—A/O(PACT)—高效澄清池—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和示范工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试系统运行稳定,对COD、色度、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 %,93.9 %,90.2 %,70.8 %,96.3 %;厌氧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1 %;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 %;A/O(PACT)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混凝沉淀工艺则对总磷去除效果最理想;中试研究和示范工程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满足《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  相似文献   

13.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了煤矿矿井废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进一步采用反渗透水处理淡化处理,消毒后回用于生活饮用水;并对工程运行结果和运行成本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矿井废水处理回用中是经济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芬顿试剂氧化污水及无机离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芬顿试剂对生活污水进行预氧化处理,通过测定COD、BOD5变化来比较氧化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研究.芬顿试剂的最佳氧化工艺是:FeSO4.7H2O物质的量为3mmol,pH值为3,n(H2O2)∶n(Fe^2+)为3∶1;反应时间为120 min.处理后的废水的可生化性、COD去除率大大提高,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了几种无机离子对芬顿试剂氧化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Fe3+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Cl^-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2PO4-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加入适量Bi^3+和Na2S,使水样中Ni^2+,Co^2+和Bi^3+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将沉淀过滤,或者加入明认加速硫化物的沉降,凝结,再用虹吸法吸去上层清液(无须过滤)的方法将沉淀分离,用热稀硝到将沉淀溶解后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测定镍,钴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大体积水样的富集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净化多金属离子污水,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方法优化了NaOH-Na2CO3复配体系沉淀多金属离子矿山污水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离子沉积效果的原因;借助XRD、BET等分析手段表征了沉淀物焙烧后所得产物的微观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aOH-Na2CO3复配溶液的优化摩尔比为1︰2.4,复配液的加入可使多金属离子污水产生协同沉淀效应,比单一的NaOH与Na2CO3溶液的沉淀效果好,所排放的清水COD值为35.6 mg/L,氨氮值为13.74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I级标准.500 oC焙烧后的产物为能隙梯度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Fe2O3·CdO·Bi2O3·SnO2)与碱土金属碳酸盐(CaCO3·SrCO3)的复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有利于光催化效果的提高,而碳酸盐则起抑制作用.室温下、1 h内,样品对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依次为BNaOH(76.8%)>A(49.6%)>BNa2CO3(5.3%),沉淀物得到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炼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考察点,研究了催化剂(Fe。+)、氧化剂(H202)、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炼油污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对COD的降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当Fe。+加入量为3g/L,H202用量为0.18mL/mL,光照时间为2h时,COD值去除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黄从国 《科技信息》2009,(23):349-349,352
根据校园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sBR工艺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本,对于以COD去除为主要目标的校园污水,最佳运行模式应为曝气时间4h、曝气量0.200m3·h^-1、沉淀时间1h。而对于以脱氮除磷为主要目标的校园污水,最佳运行模式应为搅拌时间2h,曝气时间3h,沉淀时间1.5h。  相似文献   

19.
何帅  赵辉  程俊  沙振杰 《科技资讯》2023,(9):102-105
江西省上饶市江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常超负荷运行,出水时常不达标,而排放标准又显著提高,且周边已无增加征地的余地,进行综合考虑,须另选适宜厂址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经多方面技术经济比选和设计优化,污水处理采用简洁高效的“两点进水A2/O循环流式生物池+高效沉淀+纤维转盘过滤”组合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就近排入信江。  相似文献   

20.
王丹 《科技信息》2007,(23):286-287
近年来,全球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对于水资源紧缺的我国,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的一种生态工程,是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的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含义、处理污水的优点、净化污水的原理、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它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