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压式与内压式软填料密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棉线浸渍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和碳素纤维编织填料为试验样品,通过静态试验确定两种密封结构的压力变化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内压式密封结构比外压式密封结构的侧向压力分布较为均匀.用动态试验分析了填料密封的摩擦特性和密封特性,证实内压式密封结构比外压式密封结构的摩擦功耗少、泄漏量小,且工作状态相对稳定.内压式密封结构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新型软填料密封结构.  相似文献   

2.
落锤式准动标定装置是一种能力产生类似于半正统压力脉冲的压力发生器,可模拟枪炮膛内压力,进行电测压力传感器和塑性测压器的高压准动态校准,该装置的技术关键是压力发生器的密封性能,该文对国内正在研制的新型落锤动樯装置的密封部分进行了分析,选择了铅和测压油(一种混合油)作间隙密封的密封介质,并在200~700MPa的高压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铅的耐高压和密封性能较好,采用铅环填料密封优于测压测垫片式密封  相似文献   

3.
对金属垫圈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广泛的试验研究,测定了垫圈预紧密封比压参数y和垫圈系数m值,并与ASME规范值进行了对比。采用AB试验方法,对垫圈的典型密封特性进行了研究。此外,通过对法兰连接系统的整体分析,得出了从安装状态到操作条件下螺栓载荷的变化规律。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一种新的密封设计方法,并给出有关计算式。  相似文献   

4.
外压式与内压式软填料密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棉线浸渍聚四氟乙炮编织填料和碳素纤维编织填料为试验样品,通过静肪试验确定两种密封结构的压力变化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内压式密封结构比外压式密封结构的侧向压力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5.
该技术在分析进口密封泄漏原因的基础上,改变了美国进口密封的原设计,采用国产密封材料取代进口密封材料技术,解决了国产密封不能长期运转的难点问题。技术改造的原理是波纹管密封。该密封的波纹管是为利用微束等离子焊接而成的全密封结构,在结构上消除了普通弹簧密封带有的动静环与轴套(或轴)的动密封圈,使波纹管自身的弹率形成比压,避免了机械密封的泄漏,并扩大了适用的介质及温度。该密封的动环与静环密封点是用金属(非金属)垫片通过螺栓紧固方式进行密封和联接,大大减少了泄漏的机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求解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技术,对刷式密封内泄漏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根据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试验数据,确定了刷丝束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系数.利用所确定的渗透率系数,数值计算和分析了7种压比和5种径向间隙条件下的某轴端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和泄漏流动形态,并且与迷宫式密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比下,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小于迷宫式密封;压比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但对泄漏流动形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径向间隙不仅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而且影响泄漏流动形态;在相同的径向间隙下,压比越大则泄漏量越大;在相同的压比条件下,径向间隙越小则泄漏量越小.研究工作可对刷式密封在汽轮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密封高粘度、大密度的高含砂泥浆开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组合式密封系统.该系统包括背叶片密封,反压式填料结构,柔性石墨填料及加上碳素纤维环的封闭密封结构,从而使轴封既有良好的密封性,又具有低功耗、高寿命、结构简单的特点.这一结构在矿场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组分介质机械密封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计算单组分介质的粘度、密度、导热系数和饱和蒸汽压等热物理性质的关联式。以平行端面机械密封为模型,对机械密封的端面温度、膜压系数和相变半径等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端面温度和膜压系数的关系曲线。对液氨泵轴封进行了实测计算。结果表明,端面温度理论值同实测值吻合很好。文中所给软件及方法可供生产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多组分烃类混合物的密度,汽液相平衡常数等热力学物性及粘度,导热系数等热物性的计算方法,以平行端面机械密封为模型,给出了多组分烃类混合物密封性能参数计算程序的编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不同组成的多组分烃类混合物,给出了膜压系数和端面温度间的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证明文中所给方法及程序的可靠性。该计算方法可供机械密封设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真空密封造型工艺(V法)的基础上,提出压力下真空密封造型铸造工艺(P-V法),并对PU0096V法中铸型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硬度、薄膜烧失、浇注时型腔压力、金属液充型流动等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O形环垫的密封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性试验架上对不锈钢O形环垫进行了常温机械性能和密封性能研究,发现在线密封比压与紧密系数关系图中,A部分曲线上有两个转折点K_1和K_2,提出实际工况下绕密封比压值应小于K_1点的比压值。得到了泄漏指数a的试验值。虽然不锈钢O形环垫的回弹性能不好,但线密封比压与紧密系数图中B部分曲线的斜率很大(1000以上).分析了表面镀银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试验还发现,不锈钢O形环垫的厚径比不宜小于1/8。  相似文献   

12.
新型水下电动工具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便携式水下低压电动工具总体结构的新构想。工具壳体采用全密封内部充油及加压力补偿的结构方案,输出轴设计成“O”型圈与聚四氟乙烯组合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结构形式,手动开关采用磁钢干簧管组成的非接触式开关。研制出了样机,并进行了水中作业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3.
对机械密封的汽机体积比与膜压系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计算式,这两个参数均可作用判断相态和相态稳定性的判据,影响这两个判据一些参数有相对饱和蒸汽压,温度比,半径比和粘度比等,利用这些参数和判据,可以确定汽液两相机械密封的设计参数,即面积比和膜压系数,文中用示例计算出面积比等参数,并分析了相态稳定性,所得结论可用于汽液两相机械密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铸造工艺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用这种工艺铸造出了薄壁、高精度、表面光洁的黑色金属铸件·试验表明,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的铸型有很高的抗压强度,比高压造型铸型、V法铸型的抗压强度高3~4倍,可达650kPa以上;充型过程中压力下真空密封铸型的型腔内形成了较大的负压,在负压的抽吸作用下金属液有很强的充型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和监控关系泵用机械密封的突然失效,研制了备用机械密封及提警系统,该系统是在主密封后面安装一个非接触式备用机械密封,主密封与备用密封间有一个辅助密封腔,与压力报警装置相连,当主密封失效时,辅助密封腔内压力上升,驱动备用密封的两端面立即贴合进入工作状态,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阻止危险介质向大气泄漏保证主机连续运转,此系统比传统的双端面密封及串联密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给出了非接触式备用机械密封的  相似文献   

16.
迷宫密封泄漏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迷宫密封泄漏特性,设计并搭建了旋转密封试验台,测量了典型迷宫密封在8种压比、5种转速、固定密封间隙下的泄漏量和密封腔室压力.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压比、转速对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腔室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搭建的旋转密封试验台在迷宫密封泄漏量和密封腔室压力的测量精度上是可靠的;相比于试验结果,数值计算获得的泄漏量和腔室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25%、3.6%,表明试验与数值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和腔室压力;相同转速下的流量系数随着压比的提高而增大,小压比下的流量系数增加迅速;相同压比下的转速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迷宫密封腔室压力系数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密封腔室结构对压力系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压力容器密封的原理,针对市场压力容器需要经常开启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快开型压力容器的密封方式,该密封方式适用于正压和负压两种类型的压力容器。并通过实验数据证实容器内外压的大小与密封效果的关系,证实压差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蜂窝孔径、径向间隙和运行工况对迷宫蜂窝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采用静止密封泄漏特性实验测量平台,测量了7种压比和5种径向间隙下迷宫蜂窝密封的泄漏量。基于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迷宫蜂窝密封的泄漏特性。分析了压比(1.05~1.6)、密封间隙(0.4~1.2 mm)、转速(0~8 000 r/min)和蜂窝孔径(0.8、1.6、3.2 mm)对迷宫蜂窝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并与光滑面迷宫密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迷宫蜂窝密封的泄漏量随着压比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密封流量系数随径向间隙增大而有所降低,降低最大值为10%。在转速低于3 000 r/min时,转速对迷宫蜂窝密封的泄漏量影响很小;当转速高于3 000 r/min时,蜂窝结构能够抑制流体的周向运动使迷宫蜂窝密封在高转速时具有更优的密封性能,流量系数明显下降,转速升高到8 000 r/min时密封流量系数最多降低到0转速时的51%。迷宫蜂窝密封流量系数随蜂窝孔径增大先减小后升高,在孔径为0.6 mm与齿宽相等时流量系数最低,此时流量系数比光滑面迷...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小型化肥厂生产中脱硫循环泵泄漏的问题,分析了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失效与弹性压紧元件的失效或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动环比压不足。提出了通过改变动、静环材料,提高压紧元件比压,防止弹性元件失效等措施,改进离心泵的密封结构,改善机械密封的工作环境,使脱硫循环泵的泄漏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0.
釜用深槽型机械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高压低速深槽釜用机械密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对密封环的变形,膜厚,膜压以及改变密封介质的压力,密封环的材料,端面开槽的形状和个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并与现场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为高压机械密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