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建筑防排烟分为防烟和排烟两种形式,在建筑中必要的位置设置防排烟系统对建筑的火灾防控和扑救、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高层建筑中防排烟系统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规范要求,提出了正确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排烟系统属于建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控制火灾烟气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很多建筑中,排烟系统设计与施工存在着较多现实性问题,本文提出系统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地下商业街为对象,研究不同工况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条件。采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建立火灾模型,模拟并分析了3种工况下火灾烟气能见度、温度及CO浓度的不同变化,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火场危险时间,并对人员疏散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机械排烟和水喷淋系统对火灾烟气控制效果不同,排烟和喷淋系统同时作用下效果最好,能够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所必需的时间,可以作为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往往大量使用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一旦发生火灾,室内可燃物及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可燃家具、衣物和其他可燃物品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这些烟气对人体危害很大,易使人窒息、中毒乃至死亡。根据近年来火灾死亡人数的统计说明,在火灾中死亡的人数中,由于烟气熏死的约占50%~70%,而且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也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建筑的防排烟设施在火灾中为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如不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火灾中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极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文章对北京地铁某车站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排烟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组织的机械排烟并不能创造出利于人员疏散的安全环境,且风机的排烟效率也大为降低,进行有组织的机械排烟是提高风机排烟效率和创造安全疏散环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龙娟 《科技信息》2010,(17):350-350,405
一般来说防排烟是消除烟气的有效设施。防排烟主要是将火灾等情况时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安全区蔓延扩散,特别是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本文将着重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距离长造成人员疏散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相似文献   

8.
肖刚 《科技信息》2010,(22):I0335-I0335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土地成本的提高,近年来,地下建设工程发展迅猛,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功能也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商业功能外,还有娱乐、餐饮等附加功能。地下商场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量大,且地下商场安全疏散情况复杂,人员对疏散情况不熟悉,火灾时,地下商场安全疏散只能依赖于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为人员疏散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发生火灾时,地下商场因自身排烟缺陷,将出现升温快、烟气量大,烟气毒性大等情况,对人员安全疏散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地下工程建筑在消防设计时,安全疏散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将结合分析不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解决地下商场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某大型聚丙烯仓库为例,针对该仓库面积超过规范规定的问题,设计了防火分隔并对这种消防设计进行判断论证;同时采用FDS和STEPS对仓库现阶段情况进行火灾烟气和人员疏散的模拟.研究表明,在自然排烟条件下,火灾烟气对人员没有构成威胁,427.5 s内即完成了仓库全部人员的疏散,且安全余量较多.在现有消防设施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该企业仓库能够达到预期的防火设计火灾安全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火灾场景下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2种方式对火灾发展的影响,指导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和为消防队灭火救援提供参考依据,采用FDS软件模拟的方法对特定餐馆模型在不同排烟方式下厨房、走廊、餐厅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变化情况和烟气蔓延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综合3项安全指标考虑,自然排烟模式下走廊区域在火灾发生后81 s内为最佳逃生时间,而在机械排烟模式下,最佳逃生时间延长至100 s.自然排烟模式下,餐馆所有区域在277 s后均处于危险状态,而机械排烟能够将烟气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餐馆一半以上区域没有受到火灾波及。与自然排烟相比,机械排烟有效地将各个区域到达3种危险状态的时间推后,为人员的安全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为保证火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餐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宜选用布置合理、参数可靠的机械排烟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商店建筑内的电影院的特点及火灾危险性,从可燃材料使用、防排烟设计、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对该类建筑的消防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提出具体的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地下铁路工程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SIMPLE算法,在5种防排烟方式下,对地铁站台煤油火灾烟气的蔓延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选取距地铁站台地面2m平面上,两楼梯口中心点作为测点,得到了不同防排烟情况下测点温度及CO_2摩尔分数的实时曲线,及地铁火场温度和CO_2浓度场云图,分析不同的防排烟方式对地铁站台煤油火灾烟气蔓延情况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仅使用机械排烟时,排烟口位置不同,排烟效果相差不大.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同时使用,能有效遏制烟气蔓延,并出现周期性衰减的情况;远离火源的楼梯口可作为更加安全的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用建筑逐渐朝高去发展,对节约用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火灾中产生的烟气是遗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对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做简要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重山 《江西科学》2021,39(5):933-937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精神,遵循《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试点的通知》的要求,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着重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开展特殊消防设计.通过采取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安全疏散策略、消防系统优化和火灾风险控制等技术,利用FDS火灾烟气数值模拟分析软件计算火灾危险来临时间和Pathfinder疏散模拟软件得到疏散所需的安全时间,得出在采取有效的消防技术措施条件下,建筑的消防安全可以得到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万重山 《江西科学》2021,39(5):933-937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精神,遵循《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试点的通知》的要求,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着重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开展特殊消防设计.通过采取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安全疏散策略、消防系统优化和火灾风险控制等技术,利用FDS火灾烟气数值模拟分析软件计算火灾危险来临时间和Pathfinder疏散模拟软件得到疏散所需的安全时间,得出在采取有效的消防技术措施条件下,建筑的消防安全可以得到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IMAX影厅面积普遍超过规范要求、火灾危险性大和人员疏散困难等因素,选取大型商业综合体的IMAX影厅为研究对象,在影厅及附近公共走道部分设计为独立防火分区,影厅内喷淋有效、排烟有效的条件下,采用FDS和STEPS软件进行厅内火灾模拟和人员疏散模拟.结果表明,影厅内烟气不会蔓延至走道等公共区域,环境未达到人员耐受极限,人员能安全疏散至公共区域,安全余量时间较大有利于消防队员的扑救和财产转移.  相似文献   

17.
多功能建筑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一多功能综合办公楼建筑模型,设定最不利的火灾场景.依据火灾烟气危险状态判据临界值,采用场-网复合模型模拟预测建筑火灾烟流运动特性,获得人员逃生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采用重庆大学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高层建筑人员疏散行动时间预测系统》确定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比较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和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火灾建筑中人员能否安全疏散做出评价,并提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量与排烟口数量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烟量的确定是防排烟系统合理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双方程三维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时不同排烟量以及相同排烟量不同排烟口数量情况下走道的烟气状态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满足最大安全疏散时间时,其走道人眼特征高度1.5 m处的烟气的温度以及浓度,得出每平方米排烟量72 m3/h为此典型高层建筑的最合理机械排烟量.且当排烟量不变时,可通过增加排烟口数量来更好地控制走道的烟气状态,为防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体育馆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要求等问题,采用消防工程原理与方法,对某体育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设定不同的火灾场景,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进行烟气运动模拟和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验证该体育馆建筑消防设计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蔓延和烟气蔓延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可以安全疏散,该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研究结果为同类工程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建筑物火灾烟气和安全疏散方面致人死亡的案例,分析了建筑物公众聚集场所内部装修材料燃烧分解烟气和安全疏散方面问题的危害性,提出了建筑物火灾烟气控制和安全疏散的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