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国家整体制度配置需要信访等一类机动性制度存在,以作为对国家核心制度的补充。但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新旧信念的交杂,造成信访制度定位上的尴尬以及救济效果上的困窘。我国应该正视具体的制度背景,认真看待信访的功能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基层信访工作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基层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信访投机现象日趋严重,信访制度在基层被严重异化。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其特有的外生环境使得基层信访工作遭遇重重困境,反思现行基层信访工作困境的成因,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揭示信访、信访问题、信访治理、问题信访等信访主题词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澄清信访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勾勒出信访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一条是信访用来解决信访问题,达到信访的治理;一条是信访逐渐“问题化”,异化为问题信访,成为治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揭示信访、信访问题、信访治理、问题信访等信访主题词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澄清信访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勾勒出信访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一条是信访用来解决信访问题,达到信访的治理;一条是信访逐渐“问题化”,异化为问题信访,成为治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善治: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善治与信访工作的相关性和以善治为目标改革我国信访制度的必然性,指出了我国信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目前信访制度的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信访监督,健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分析其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尝试将其纳入法治的视野下,在动态中解决相关问题,取缔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缓解信访洪峰,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本文以对2005年《信访条例》的解读为基础,从信访制度的目的、功能、权利和程序保障等诸多方面对现行《信访条例》的发展和完善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希冀能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持续的"信访洪峰"引起人们对信访制度的广泛关注,人民更是把信访制度看成权利救济的主要方式。信访制度出现了严重困境,理论界就信访制度的存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对信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信访制度的主要问题,针对信访制度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将信访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承担了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权利救济的功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的信访制度,人治色彩浓厚,客观上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其制度的内在困境也日渐凸显.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加强法治并重构信访组织机构和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10.
信访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赋予了其公民权利救济的功能,但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诸多方面的缺陷。现代法治要求对公民权利的救济要走规范、程序化的道路,因此,必须把公民权利救济功能从信访制度中分离出来,完善司法、行政救济制度,以还原信访制度民意表达、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信访听证制度的价值以及目前信访听证制度设计的不足,提出了重新构建信访听证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与人民的法制意识越来越深厚,信访作为其中的一种体现,一直以来都是帮助更好的传达、解决人民诉求的一种有效渠道。并且信访制度极具特色,对于改善政府、民众之间关系而言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沟通桥梁作用。现今此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信访法治化亟待完善。文章主要是对信访制度现今面对的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对有效加强信访法治化的改革完善措施进行了制定落实,以此帮助推动信访制度的良好发展,促使其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3.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一种历史产物,虽然各国也有与中国的信访制度相类似的制度。例如俄罗斯的投函政治制度,新加坡的中央申诉局制度,日本的苦情制度等等。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余年之后,在诉讼、仲裁、复议等纠纷解决机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信访制度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需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就信访制度作出一些阐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涉诉信访这一问题在其概念提出之前就实际存在,并且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涉诉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涉诉信访问题主要有法院方面、当事人方面、社会方面、制度方面的原因:而为了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司法宣传与促进观念更新、完善相关体制、加强法官队伍素质、拓宽纠纷解决渠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对于缓和疏导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然而现行信访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使其解决社会纠纷与争端非常低效。因此理顺信访制度作为民众传声筒和社会润滑剂的作用,使之成为民众表达自身利益一个高效的渠道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汪琼 《当代地方科技》2010,(17):88-88,87
信访代理制是街道和社区的信访代理员积极承揽群众的信访问题,代表上访者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沟通协调,有效促成上访事项妥善解决的一项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城市社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一些地区开始推广信访代理制度。本文从信访代理的实例,探索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杰 《科技信息》2011,(20):I0072-I0073
信访作为我国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多民族地区,它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重要社会制度。然而在多民族地区,由于信访制度的运行成本高、语言的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信访渠道的堵塞,信访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快速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应着力解决当前信访渠道不畅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涉法涉诉信访是信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具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对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中的信访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命坚 《科技资讯》2006,(16):129-130
针对电子政务中信访管理系统的新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行的信访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分别实现前端和后端的功能。在前端,普通用户可以进行注册,并可以修改自己的信息,查看有关信访的知识和制度,在网站上直接提交著名或者匿名的举报信;在后端,相应的政府部门经过登录,就可以查看有关部门的举报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信访洪峰的出现使信访制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现行信访制度实际已承载了过多功能,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牵制因素,因此应对其进行功能的分解与剥离,将其救济功能纳入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制度,监督功能分解给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民意表达功能归还人大,最终只承担起民意表达功能和对国家机关依法用权的监督功能的一部分,并进而进行组织机构的相应配置及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