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经济是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宋代江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辅之以养殖业、渔业、菜圃业,发展较快。表现为:人口不断增长,加速了耕地的开垦,耕地面积属全国之冠,粮食丰足而富余;多种经济的的发展,为江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江西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该文建立了江西省与沿海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预测数学模型,对江西与沿海地区农业经济的运行态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江西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和问题所在,为加快江西农业经济超常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海娇  郑建平 《中国西部科技》2006,2(35):4-4,F0003,5
地理标志是TRIPs所规定的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形式.合理利用地理标志的保护机制,对于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地理标志的保护机制,积极推进农副土特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战略,以促进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西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必须寻找到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的发展道路。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在突出江西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促进江西农业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198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总结以往“画好江西山水画”和深化省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振兴江西经济.这一战略是江西今后一段相当时期内的整体运动目标和总体发展方向.中国经济出版社并为此于1991年3月出版《农业工业化论文集》。论文集中的22篇专题著述.立论精辟,各有千秋.但在农业工业化的概念上,提法不尽相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质是现有产业的完美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京九铁路的建成,势必有一大批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应运而生。从便于管理、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要求实现产业基地化、区域化。通过农业科技的组织实施,以既定小康为目标,加速产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1996年京九建成通车,必将对江西经济,尤期是农村经济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江西如何把握这一机遇,调整结构,科学布局,及时作出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奔小康的谋略,是当务之急。 科技部门如何抓信京九建成通车的机遇在“江西省京九沿线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建设江西星火产业带,不仅是星火上的举措,而且也是振  相似文献   

7.
从江西教育的经济属性和人文属性讨论了江西教育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作用,即江西教育发展对以三大产业为内容的江西经济崛起的意义,对代表江西文明和反映江西人新形象的江西文化崛起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依力 《华东科技》2005,(11):46-48
按照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立的“实现江西经济中部崛起”的目标,江西省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对区域经济起聚集辐射作用的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健康稳步的发展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园区建设进程中,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享运行机制兴建的民营科技园,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赣东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代以来,赣东北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至明清已成为江西的富饶之地。赣东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得力于这个地区水路的发达、物产的丰富、农产品的充沛和较浓的从商行贾之风,成为江西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对江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推动了江西手工业的兴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它的兴衰也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一较大的发展,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些手工业经济是农业耕作经济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现状回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呼唤加快科技发展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革命根据地、蜚声中外的景德镇瓷器等等,如同一张张烫金名片,享誉大江南北。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为主要标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十五”以来,江西全面实施了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期间,随着科技…  相似文献   

12.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一较大的发展,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些手工业经济是农业耕作经济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江西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媒体上叫“江西现象”,周边省市称之“江西旋风”,江西省科技厅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华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的传统行业(比如陶瓷制造业、矿产行业)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持住它们的优势地位?江西省科技工作的主要困难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 李国强畅谈了江西省科技工作的规划、具体做法、主要困难等问题,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提到:“如果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加上江西作为一个扇面来看的话,江西就是这个大扇面的‘圆心’”。其实以记者看来,如果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这三个大三角看成一张弓的话,江西就是这张弓的弓弦,经济如果是一支箭,科技就是这支箭的拉动力。箭在弦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江西只待弯弓射大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江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速推进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5.
江西南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8月被江西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在2002年5月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江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国家科技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园区紧密结合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江西农业“十五”建设发展规划,围绕全省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进行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有诸多学派,朱熹之前已有濂洛关闽之分,在朱熹之时,亦有江西之学、湖湘之学、浙东之学诸派.朱熹之后,历朝同样有诸多学派.朱子学派称"闽学",但朱子学不等于"闽学".朱熹称二陆之学为"江西之学",但陆象山之学不等于"江西之学",江西之学发脉于欧阳修、曾巩,经李觏、王安石,而成于周敦颐、张九成、陆象山."江西之学"以二陆心学理论特色得以"孤行于天下".江西是理学开源、心学萌生之地.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上饶.朱子学不入于江西,但江西是他讲学论辩任官施教的地方,朱子学与象山学同样在江西广泛传播,历宋元明而不衰.所以,江西是宋元明时代理学发展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7.
江西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加工度不高、产业投资存在明显的逆比较优势、产业经济成分结构不合理,从而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江西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施农业产业化政策,提高农产品加工度;振兴江西工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论证了江西省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 针对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以促进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而达到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持续农业”产生背景,结合西藏2010年农业长远发展战略思想,剖析我区发展“持续农业”的可行性。并以资源为基础,以生产过程、管理过程为横向指标、以直接、间接、潜在因素为纵向指标,提出农村实现小康经济的理论指标有;经济增长分析,人均净收入,最佳理论决策;土地生产率;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等。一、西藏“持续农业”产生背景1987年12月联合国大会讨论了公元2000年及以后的环境前景和环境与发展问题,对粮食和农业领域提出的明确目标是:“达到既无粮食匮乏之虞,又不耗竭资源或破坏环境,重…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深刻认识江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坚定发展江西特色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江西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78%是山地和丘陵,22%是平原和水面。气候宜人,南暖北温。贫脊红壤土质占多数。江西自然经济开发自东汉始,唐代已成为农业大省,唐宋年糟运粮达200万石,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南宋时,人口南迁,江西人口居全国第一,沿鄱阳湖和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