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燕  郑士富 《科技信息》2009,(13):333-334
在简述桂东县近几年森林火灾概况的同时,剖析了森林火灾发展的原因,指出了野外火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火源管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桂东县近几年森林火灾概况的同时,剖析了森林火灾发展的原因,指出了野外火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火源管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森林火灾成灾的三个基本因子(火源、环境和可燃物)入手,在宏观上对西南地区森林火灾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在预测林火发生方面,考虑到人为火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很大随机性,因而采用了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在分析成灾环境时,采用了与天、地、生相关分析的方法。特别在可燃物的贮量估测方面,用航天遥感数据,提出一套新的框算方法,为在区域的尺度上估测森林火灾给出了有效的、定量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结构与功能。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从内蒙古地区地域、海拔、火灾原因分布等可能导致火灾的时空因素分析林火灾害,为森林防火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1980—2015年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林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时空上表现出规律性分布。受害森林面积年变化存在周期性规律,周期间隔16 a,且春季为林火高发季节,在进行森林防火的资源调节过程中,火灾发生次数较多的4、5月正处于春分、清明和谷雨时节,应以控制火源为主要内容。此外,月初林火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应在该时段提高警惕; 林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9:00—17:00; 多发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其中兴安盟过火面积最大,大兴安岭林区火灾也比较频繁。【结论】内蒙古森林火灾频发,过火面积较大,且火灾频发与人类活动及气候特点息息相关。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活动造成,必须严格控制野外火源、生活用火等。建议在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火灾时空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加强防火宣传与教育,并运用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防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煤火灾害中火源位置和范围的确定一直是火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明确刘家峁煤矿外因形成火区的位置和范围,为火区治理总体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彻底有效治理火区,采用测氡法,通过地面对刘家峁煤矿埋深50~60 m煤层因外因形成的火区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氡法探测火源技术在浅埋煤层外因火灾形成的火区中对位置和范围确定是切实可行的,探测出火区共有氡异常区域14个,地表面积约5 050 m2,确定该区域为温度异常区域,通过钻孔温度验证了火源位置和范围的准确性。火源位置和范围的确定是火区治理方案制定的关键,也可为国内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一是天然起火,如雷击、磨擦起火等;二是人为引起森林火灾,其中一种是故意放火,一种是过失起火,如用火不小心,由生活用火、生产用火引起。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都要调查火烧的面积和蓄积量。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湖南省经受住了春节、清明和秋冬长时间高温干旱的考验,未发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灾,未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保持了森林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态势。今年以来也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但因生产备耕和祭祀活动等因素影响,截至3月29日,国家共发布我省卫星监测热点62个,人工接报火警347个,森林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清明节前后是我省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近5年来3至4月份我省共发生森林火灾468起,占5年来全省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临沧地区1991-2000年森林火灾火因的统计,分析了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火因,提出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节临近,受气温大幅回升、晴热大风天气增多、春耕生产、造林整地、旅游踏青,特别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等多重因素影响,野外用火处于高发、多发态势,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总体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在火源管控、监测预警、火灾处置等工作上面临严峻挑战。经过前期严密部署,全省森林防灭火相关部门和单位迅即进入"清明节应急状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吸取国内近期森林火灾教训,及时会商研判,精准监测预警预报,充分利用各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春耕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清明节将至,林区农事用火、民俗用火、生产生活用火明显增加,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当前特别是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确保生态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许多地方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狠抓森林防灭火工作,有效确保了森林防火形势的稳定。安化县: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安化县作为国家Ⅰ级森林火险单位,森林覆盖率达78.1%。临近清明,该县坚持抓  相似文献   

11.
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我所火因物证鉴定中心陆续接到多起对可能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蓄电池、蓄电池外壳、电线、充电器等各类残留物证的鉴定。对这些残留物证进行鉴定,做出科学客观的技术结论对于查明火灾原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某实际火灾现场提取的电动自行车残留物证为例,讨论了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鉴定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大空间早期火灾试验的火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期火灾探测器试验的两种火源——棉绳阴燃火和木材热解火进行试验,分别从烟气运动速度、烟气温度,火源温度以及环境对烟气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早期火灾的运动规律,并为高大空间早期火灾试验选择合适的火源。  相似文献   

13.
雷电、气候炎热、干燥以及人为等因素导致了今年全球森林火灾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自去年12月南半球入夏至今年1月,智利中南部因森林火灾被烧毁的林区面积多达1.25万公顷,其中,六千多公顷是原始森林和动植物保护区。1月——3月,洪都拉斯共发生416起森林火灾,毁林约六千公顷。  相似文献   

14.
以火灭火是控制森林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现有以火灭火大多依赖专家经验,鲜有定量化分析的相关研究。该文构建了一种用于以火灭火建模分析的定量化火灾蔓延预测模型。该模型采取元胞自动机算法将林火动态蔓延过程定义为网格动力学问题,实现对复杂环境中森林火灾时空动态演化的定量化建模。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以火灭火的网格状态触发机制,将反向点火行为定义为含特定时间触发约束的因素,进而实现对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为点火因素的定量化模拟分析。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2022年8月重庆市北碚区森林火灾为研究案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实施以火灭火策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量化分析模型能够为森林灭火队伍制订以火灭火策略提供科学辅助,有助于提升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树木年轮年代学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13个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火疤圆盘为基础,通过交叉定年重建了该地区235 a的火灾历史.对火灾数据的分析表明:盘古地区兴安落叶松林的平均火灾间隔期为31.6a,火灾轮回期为45.4a.林火以早材火为主,占该地区火灾总数的95%;晚材火和休眠火所占比例较小,仅为5%.对盘古地区火灾发生与气候因素的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severity index,PDSI)与火灾发生当年的叠加点事件分析(superposed epoch analysis,SEA)达到在95%的显著水平,即气候越干旱,盘古地区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火灾前几年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也为林火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连续的干旱可能导致森林大火的发生.此外,长时间尺度的国家政策或人为干扰对火灾发生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历次重大森林火灾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森林火灾重在预防,森林大火一旦发生,任何扑救措施都将事倍功半,极难奏效。强化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如终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立足点。黑龙江省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0%以上,因此森林防火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就是抓住源头,严管火源。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坚决管住火灾源头,杜绝一切火源进入森林,就能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隧道火灾的火羽流特性,验证半敞开式隧道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发生火灾时是否安全,在已建成的半敞开式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半敞开式隧道火灾的烟气温度变化规律和烟气纵向蔓延数据.用OriginPro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隧道火灾烟气温度随着离开火源距离纵向衰减的规律;结合火灾动力学分析建立了预测烟气逆流距离的理论模型.根据隧道火灾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全尺寸火灾实验结果验证了李开源和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半敞开式隧道自然通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地下长直交通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涡模拟手段计算与火灾烟气扩散有关的近火源区长度,而该长度值是场—网复合模拟方法研究隧道火灾的关键因素。分别考虑了隧道断面尺寸、火源功率、火源热释放效率变化曲线对近火源区长度的影响。通过计算三种不同隧道尺寸和功率的工况下隧道截面的温差值以及温差变化率来确定烟气扩散的充分发展区域,从而确定近火源区长度,研究表明:对于30 MW范围内的t2超快速火,火源下游120 m距离即近火源区长度为240 m,烟气流动均已充分发展。近火源区长度值受隧道尺寸和火源功率的影响不大;对比Carvel提出火灾发展两阶段模型和t2超快速火模型的分析结果,火源发展规律是影响近火源区长度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隧道火灾临界风速时的火区通风阻力,并明确射流风机局部风流场对隧道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建立了考虑20 MW火灾长度800 m的1∶1隧道数值模型。通过开展5 MW隧道火灾数值计算和1∶10物理模型试验,以临界风速和温度为指标,验证所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确定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及火区通风阻力,并在临界风速条件下,进行火源与射流风机不同相对位置时隧道火灾场景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300 m隧道内5 MW火灾,临界风速约为2.0 m/s,火区通风阻力约为3.0 Pa; 800 m隧道内20 MW火灾,临界风速约为2.8 m/s,火区通风阻力约为7.0 Pa。在20 MW火灾临界风速条件下,当火源位于风机下游40 m范围内,烟气分层完全被破坏,火源下游区域不利于人员疏散,当火源位于风机下游80及120 m处,烟气状态分别为分层较好和分层良好,相应的火灾危险区域分别为火源下游300 m范围内和火源下游100 m范围内;当火源位于风机的上游,烟气蔓延至风机位置前分层良好,蔓延至风机位置后,随高速射流迅速向下部扩散并充满隧道断面,风机下游区...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草原火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对呼伦贝尔草原火灾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表明:呼伦贝尔草原火发生在春秋两季,以4月、5月和10月尤为严重,集中发生火情时段为每日11:00-15:00。在不同月份,不同日期和不同时刻,火源不尽相同,每种火源有各自的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