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目前,新奥法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监控量测技术是现代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控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对于Ⅳ级以上围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确保初期支  相似文献   

2.
针对设计为两座单线的隧道,其围岩主要为V级围岩,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通过采用弹塑性理论及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铁路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过程进行三台阶开挖下的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并对软岩隧道的初期支护施工的优化提供了改进方案.对比模拟数据与各断面实际量测数据,均在15天左右趋于稳定,结果证明该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所得结果对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奥法在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监控量测技术是现代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控围岩与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对于Ⅳ级以上围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确保初期支护安全,合理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4.
岛屿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优化组织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莲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3):156-158
从人员、人工费和监控量测交通费等角度,在考虑掌子面多少、隧道交通条件及隧道间距离等条件下,以千岛湖岛屿隧道群为例,研究了岛屿隧道群的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得到了千岛湖岛屿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最佳组织方案.为类似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投标及组织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昆沪高速黄连山隧道为浅埋、超大断面的高铁双线隧道,地质围岩条件复杂,整体稳定性较差,工程质量要求高。从爆破效果与施工安全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黄连山隧道的光面爆破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套较好的爆破方案,特别对周边孔的爆破参数作出了详细地分析与优化,最终使得炮孔利用率为95%左右,平均超挖量控制在6~10cm,半孔率为75%左右,隧道的开挖质量全部达到了铁路隧道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环境条件下的浅埋大断面隧道掘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洞口围岩常年裸露,受自然风化作用,隧道洞口围岩较为破碎,而且洞口段往往含水量较大,因此隧道进、出洞是较易发生塌方等安全事故的地段,隧道施工应予以重视,隧道洞口塌方的处理方案及适用工程地质和围岩是应该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具体的依托工程,对隧道出口塌方处理方案进行初步探讨,为施工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昆禄二级公路大普吉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该通车隧道,给出地质雷达在无损检测应用中的工作方法,主要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工作原理,包括测线布置、采集参数设定、现场检测和后期资料处理解释。因该隧道通车出现病害,通车前未使用地质雷达探测,而地质雷达具有方便、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所以通车后选择运用21-002188便携式探地雷达对该隧道围岩进行扫描分析探测。通过雷达测线剖面了解隧道围岩的含水分布、富水区和围岩松散与破碎等不良地质病害隐患,并通过几幅典型雷达图像分析了不同异常情况在雷达图像上的反映。为解决大普吉隧道安全隐患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针对膨胀性围岩的特性,结合巴珠铁路都贵德勒隧道工程,在断面开挖、仰拱、二衬、富水地段排水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等有效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杜绝了大的塌方,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隧道不同开挖进尺对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大,隧道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都不断变大,最大位移速率上升,围岩的位移变形量和位移速率越大,诱发围岩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围岩应力随着隧道开挖进尺的增大而上升,隧道断面的最大剪应力越大,隧道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赵小荣 《河南科技》2013,(17):40+45
突水是山岭隧道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它是由先期赋存在隧道围岩中地下水,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通过构造裂隙、施工钻孔、爆破孔等涌入隧道形成的,对于隧道施工威胁很大。文章结合湖山隧道工程建设实例,分析总结了隧道凝灰岩地段突水灾害发生的原因,并对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处治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