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工程概况某城市广场一期工程由5栋24层商住楼组成,地下车库为1层,基础埋深7m。工程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场区内土层分布特征如下。1.粉质黏土1层。该层呈黄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含少量铁锈斑,局部夹黄褐色、松散-稍密状粉土。2.粉质黏土2层。该层呈褐黄色、黄褐色,可塑,贴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少量铁锈斑及钙质结核。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珊瑚礁灰岩和钙质砂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珊瑚礁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区域,珊瑚礁灰岩和钙质砂两种典型珊瑚礁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着重论述了钙质砂的压缩特性、剪切特性、破碎特性、动力特性、钙质砂混凝土和桩基工程特性及钙质砂数学物理模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钙质砂具有丰富内孔隙、胶结、颗粒破碎三个重要的结构特征,其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与其结构特性密切相关;颗粒破碎对钙质砂的变形和强度特性存在十分显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高应力水平条件下;已有的数学物理模型多关注其胶结和颗粒破碎特性,但难以定量地从微观层面描述钙质砂力学特性的演化;如何通过宏微观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钙质砂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之间的关联,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学物理模型,进而为发展珊瑚礁岩土力学理论和模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CFG桩施工时,会由于场地存在未成层的钙质结核层而引发一些问题,造成了施工困难,影响了施工进度。本文采用汽车钻引孔和步履式长螺旋钻机使用合金钻头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施工困难、进度缓慢的问题,对今后的工程中解决类似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西跨南水北调总干渠特大桥佗于郑州西郊,全长32497.59m.线路设计标准为: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上,基础设施350km/h.轨道结构形式采用CRTS Ⅱ型板式无碴轨道.地质资料揭爪.桥址区内地层按其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2e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的黏性土、粉土、砂类土层及圆砾土.  相似文献   

5.
一、强度形成原理 (一)石灰稳定类材料强度形成原理 石灰稳定类包括石灰土、石灰砂砾土、石灰碎石土等.其强度形成主要指石灰与细粒土的相互作用. 土中掺入石灰,石灰与土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土的工程性质发生变化.石灰加入土中发生的物理与化学反应主要有离子交换、Ca(OH)2(氢氧化钙)的结晶、碳酸化和火山灰反应.其结果使粘土胶粒絮凝,生成晶体Ca(OH)2,CaCO3(碳酸钙)和含水硅、铝酸钙等胶结物,这些胶结物逐渐由胶凝状态向晶体状态转化,致使石灰土的刚度不断增大,强度与水稳定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EVOH/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有机化蒙脱土(MMT)为无机相,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基体树脂,通过熔融插层制备出了EVOH/蒙脱土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分析了不同的MMT配比制备的EVOH/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EVOH/蒙脱土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间距的大小与MMT的含量有关,MMT的含量小于8%时,其含量越少,片层间距越大,此时形成的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MMT的含量在8%~15%时形成的是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而MMT的含量超过15%时,片层间距无明显变化。MMT的加入还会影响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温度(Tc)、晶型和熔融温度(Tm)。  相似文献   

7.
肖蒂 《河南科技》2012,(3):92-93
<正>一、工程概况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AK41+635~AK42+035隧道工程位于航空港迎宾大道环岛下,距新郑国际机场高速出口处200m。隧道总长400m,基础底板最低处埋深9.5m,泵房局部埋深13m。该工程地基土质为黄褐色粉土,地下水属于空隙潜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省交通事业和高等级公路的发展,采用磨细生石灰粉替代消石灰作为路面基层的结合料的施工工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也开始普及。生石灰粉是生石灰在磨细之后形成的粉状物质,主要成分是CaO和MgO2根据其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不同,分为钙质生石灰粉和镁质生石灰粉两大类别,质量等级划分同生石灰相同。在我省现有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除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中部分采用磨细生石灰粉外,二级公路和地方道路中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消解石灰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棕色针叶林土在黑龙江省分布面积较小,仅分布在大兴岭北端。这类土壤是在寒温带冷湿,针叶林强酸性、中低山条件下新产生的有机酸螯合淋溶与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并使土壤矿物遭到破坏,重新分配,形成SiO2富集的灰化层和Fe、Al、C淀积的灰化淀积层;形成草毡状腐殖质素层,同时发生半泥炭化腐殖质积累过程。将发生分类的棕色针叶林土,在系统分类中依据诊断层与诊断特征划分为灰土纲与淋溶土纲。  相似文献   

10.
颐和园站位于颐和园路和圆明园西路交叉点东侧的颐和园路南侧,沿颐和园路呈东西方向设置.该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基坑长178.4m,标准段宽20.9m,东西端头井宽26.6m,基坑开挖深度标准段为17.05m,端头井为18.03m,属Ⅰ级基坑.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颐和园车站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粉质粘土填土、杂填土,层底标高45.43~42.61m.新近沉积层:粉土、粉粘土、粉细砂及粒径为10~20mm的圆砾,D大=200mm,分布在标高38.09~35.28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