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产品营销主体培育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产品流通和市场状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指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的困难将加大.从4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并指出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急剧转变及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全面接轨,我国农产品销售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融现代营销理论于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得日益重要。文章将从全局出发,以产品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为重点,辅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等,对以上问题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状况不容乐观.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是做好营销工作的关键.而网络营销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方式,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必然把网络营销运用到农产品的推销中去,扩大农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徽的农产品生产形势喜人,但是纵观全省,安徽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的现象和快速增长的多元化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使得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增加,当前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愈来愈难以适应现代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正经历着重大历史性转变,皖江城市带承接沿海产业专业示范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时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改造落后的农产品营销平台,搭建新型的安徽农产品营销平台。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产品流通市场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制约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农产品交易管理滞后;农产品市场交易成本较高;营销方式单一、经营粗放;物流低效;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要提高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水平,应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农产品出口力度,还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农产品流通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将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团购这一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应运而生。对于农产品生产商而言难以自建专业的团购网站,专业的团购网站又能聚集大量的消费者并为消费者的售后服务负责,因此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应有美好的前景。文章特针对农产品进行网络团购营销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甘肃地区农产品销售的现状,阐述目前农产品销售存在的一些优势和劣势.分析农产品生产销售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和特点.通过对具体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营销策略的分析,运用所学的营销常识和经济学知识对甘肃地区农产品营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人类健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与现代市场有效营销策略相结合的结果;而打造绿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则是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其绿色农产品品牌开发与营销体系整合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凤阳县原产地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凤阳县绿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的有效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困难.政府与农产品相关组织等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网络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降低上网成本,并完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支持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建设、配套措施和保障措施的建设,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信息化能力等,以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农产品营销渠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本职能与类型,梳理了河南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强桂凤 《科技信息》2012,(6):172-17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实施绿色营销是农产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扩大市场销路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农产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农产品企业绿色营销工作的时策,目的在于为农产品企业更好地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李博 《科技信息》2009,(35):135-135,96
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利弊。应根据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区域农产品特色、生产与流通的规模化程度、市场消费的特点以及不同农产品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相适应的模式,并采取有效对策在发展中不断的整合、优化,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农产品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产品营销对策,指出应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走有特色的农产品营销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9,(2):111-11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经验,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有力的作用。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电商人才缺乏,市场交易主体整体观念落后,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品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安丘市辉渠镇农村土特产的营销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促进该镇农产品电商营销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从而促进该镇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服务于乡村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5.
特色农业是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当前,溧水特色农产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营销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但在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和欧美市场时总是遇到绿色贸易壁垒。这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利用。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要想冲破绿色壁垒必须加强绿色营  相似文献   

16.
付海平 《科技资讯》2006,(3):157-158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以市场去求为导向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我国的农产品一向都存在“卖难”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产品的流通,怎样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实现农产品的“卖易”,这就需要重视农产品的区域化流通。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农产品生产方式变革中的集中体现,发展绿色农产品不仅符合人类追求健康,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潮流,而且有助于我国突破日趋森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发展绿色农产品也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保证我国农产品消费安全,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绿色农产品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文章阐述了目前江苏省绿色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江苏省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具体政策目标,即确保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建立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跨世纪以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时期,我国对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极其关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任务,为此,我市立足市内主导农业产业,在一贯坚持农业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龙头化的总体思路,在大抓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龙头化发展的同时,针对“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及时提出了“围绕产业化实施标准化,搞好标准化推进产业化”的新的发展思路,将农业品牌建设,尤其是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品牌效应。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地方农业标准修(制)定,原产地保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产品认证。名优农产品商标注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及检测检验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加入WTO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优势,但现实告诉我们,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竞争市场上没有优势,本文分析其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应对对策: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培育龙头企业群体,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减少中介主体,培育发展农民中介组织,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