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吕静秋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4):32-33,41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信用危机”问题及其严重,主要表现为:商业信用危机、金融信用危机、产品信用危机等,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信用危机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为解决信用危机问题必须着手建立健全信用体制,培养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票据信用的运行与票据信用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讨“信用”对于票据的具体内涵入手,阐述了在传统票据运行中票据的“信用货币性”,详尽论述了“信用商品化”进程中票据信用的新发展,及对我国商业信用培育的促进,同时希望能就我国现行票据法律体系限制票据信用功能完善发挥之处提出初浅之见.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商业信用行为包括赊买卖和预付货款两种基本形式。赊买卖行为最为盛行,已经成为社会中普遍采用的交易形式并得到了官府的确认及保护。预付款行为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官府采购中对于特定物品的采购业已形成固定的预赊买制度。宋代商业信用行为的发展使得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各种交引、便钱、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票据。它们的行用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加速了商品流通。朝廷通过对商业信用行为的调控和管制,完善了两宋商业信用立法并推动了宋代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芳 《科技信息》2008,(11):18-18
商业信用是企业取得营运资金的重要条件。本文论述了商业信用融资的内涵,分析了中小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优越性和风险性,提醒中小企业加强对商业信用融资的管理,合理利用商业信用。  相似文献   

5.
商业票据的发展建立在信用基础上。我国现有商业票据市场已初具规模,但与成熟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商业票据市场相比还表现出规模过小、体系不完整、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商业票据市场内部发展不均衡、管制过严、信用缺失等问题则归因于我国渐进式改革中遗留的制度问题。因此放松管制、保护私有产权、按市场规律建立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是使我国票据市场走向规范、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创造几百年商业神话的晋商,吸取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组织间和组织内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晋商组织的标期和账期制度以及晋商员工的同人担保制的信用机制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奇  张春颖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388-1390,1393
从企业间商业信用利弊分析入手,探讨了商业信用运用中对授信方商业信用的评价,以及信用评价中较难获得的非财务信用信息资源的采集与辨析,认为目前信用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信息不对称、以信为本企业文化的培育和维护以及搜集信息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交易中,企业可以利用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等形式来进行商业信用融资,这是一种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很广的短期资金筹措方式。在利用这些商业信用时,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商业信用条件,所谓商业信用条件是指销货人对付款时间和现金折扣所作的具体规定,其中现金折扣在商业信用中又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它的存在使商业信用产生了成本,所以笔者就现金折扣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混合产生的,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消费信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消费信用尚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存在着信用缺失等多种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信用不足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缓解消费信用不足问题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明清晋商的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曾誉满商界,享誉全国。没有外在约束下的晋商信用将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旦加入会馆行会等外在约束,(守信,守信)的最优组合解将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刘畅 《山西科技》2007,(5):71-72,74
消费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对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调整资产结构,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消费信贷自身特点的影响,资信状况难以准确评价,家庭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监控等因素的制约,信用风险问题突出。为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信用评估机制,风险预警、监控、规避和转移机制等一系列有效防范措施来保障该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贷集中现象日渐突出,信贷集中不仅是金融问题,更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该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样本,对宏观调控以来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不仅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有一定启示,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个人信用制度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并从成立行业管理机构、商业性资信机构及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实码制、个人基本财务体系、信用评估体系、信用风险转嫁机制等方面 ,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建立完备、高效的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391-139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充分、非财务信息披露较少、信息披露制度不统一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外部监督管理、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为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必须重视表外业务信息及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提升商事信用的商法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事信用是商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商事信用和质量一样是企业的生命。良好商事信用的形成需要制度环境特别是法律制度作为保证。商法是商事信用的基本保障,商事信用的提升离不开商法制度的创新即程序法意义上的商法制度创新如完善商事登记和实体法意义上的商法制度创新如公司人格之否认、自然人破产、信用保险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国外有关古典信用管理方法和现代信用管理方法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内对于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潜在的信用风险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于信贷业务,信贷风险是银行首先要考虑的主要风险。通过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强化信贷风险责任考核机制和培养浓厚的信贷风险文化等途径可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以赊账和赊销为代表的"口头信用"和"挂账信用"等商业信用广泛存在,但却存在先天不足,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创新银行信用,商业银行必须强化差异化经营,深度融合陶瓷文化特色。可在无形资产估价、半成品估价基础上开展质押贷款业务。加强对民间信用的管理和引导,对民间信用进行"窗口指导"与契约化管理,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对民间信用资金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