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非水毛细管电泳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水毛细管电泳经历了飞速地发展,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涵盖了基础研究和分析运用两个方面.非水毛细管电泳在理论、研究方法、技术挑战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有关运用方面的文献中,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所做出的成绩更是不可磨灭.本文对2000年以来非水毛细管电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颖的分子筛合成方法——在非水体系中合成沸石分子筛,综述了利用多种仪器对非水体系合成的沸石的性能研究,表明非水介质同样能够提供沸石分子筛晶体成核和生长的良好环境,为定向合成某一催化反应所需的硅铝比沸石提供了可能性。非水体系合成沸石为沸石的固相晶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非缓冲盐在非水相酶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并展望了非水相酶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量水对有机溶剂中酶催化的影响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非水酶学的研究中,体系中的微量水对酶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地介绍了微量水在非水酶学中的作用以及目前采用的控制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1985年Bibby和Dale首次报导了在非水体系(乙二醇和正丙醇)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最近,Van Erp等报导了在其它非水溶剂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但在KOH存在下全硅方钠石的合成未见报导。我们探索了非水体系中全硅方钠石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溶剂相对酸碱图的应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质子溶液的酸碱性,说明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数据可近似应用于非水质子溶液体系,并解释了溶剂相对酸碱图在非水溶剂体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非水毛细管电泳是分离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不仅拓展了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围,且拥有其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非水毛细管电泳理论及应用研究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低温水凝胶中水的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折法(TGA),分析了低温PVA水凝胶中水的状态.结果表明,该水凝胶中所含的水至少是存在三种状态:非冷冻水(non-freezing water),束缚水(bound water)和自由水(free water).发现对于一定浓度的水凝胶,非冷冻水的量几乎是一个常数,而束缚水及自由水的量明显受冷冻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与非水磷酸体系质子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咪唑和吡啶与磷酸组成非水质子导体体系,研究了该体系的非水质子电导率及质子传递机理,以考察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为质子载体的非水质子传递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咪唑(吡啶)-磷酸非水体系,其质子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黏度;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不能像水分子一样起到降低磷酸黏度的作用,反而使其黏度增加.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非水条件下磷酸的自解离传递质子的能力优于磷酸与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共同传递质子的能力.对于咪唑-磷酸水溶液,其电导率除了与体系的黏度有关外,还与离子迁移数及迁移速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包水”聚合物乳液的含义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探讨了分散剂类型及用量、单体浓度、引发体系类型及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氮气的纯度、PH值等因素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包水"聚合物乳液的含义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探讨了分散剂类型及用量、单体浓度、引发体系类型及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氮气的纯度、PH值等因素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高低渗透非均质多层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是高效开发此类油藏的主要措施方向.基于此类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每一层都有一极限注采井距的情况,充分考虑多层低渗油藏的纵向非均质性,建立了多层低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纵向非均质多层低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因素,指出缩小井距和增大注采压差是提高其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方法简便、实用、易操作.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分析了在非水介质中酶促反应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介绍了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反应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和非均相的低共熔酶促反应技术,论述了固定化酶在有机溶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水氮气交注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现场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模拟油藏条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注入方式、气水比和段塞数对低渗透油藏水氮气交注非混相驱的影响程度。结果先气驱再进行水氮气交注非混相驱的最终驱油效率要比先水驱再进行水氮气交注非混相驱高10.24%;在相同的氮气注入量下,气水比为1∶2、段塞数为2的注入方案驱油效果最好。结论水氮气交注非混相驱是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水驱后改善驱油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低渗透油藏实施超前注气不仅能够有效保持地层能量,实现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而且能够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非水冷小型CO_2激光器的结构,讨论了延长寿命所采取的充分放电除气、加水代替加氢、采用银电极等项措施。该非水冷器件有效使用寿命已超过三年。  相似文献   

16.
边水气藏高产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质点渗流规律,考虑高产气井近井地带非达西效应,对具有近似直线供给边界的边水气藏见水时间的预测方法进行研究。考虑气体非达西效应、气水流度比、原始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气饱和度、气井距边水的距离等影响因素,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到高产气井边水气藏水舌突破时间的计算公式。应用表明,该公式考虑了气体非达西效应,与未考虑气体非达西效应的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相比,预测时间更符合实际情况,对现场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防城港现有的验潮资料,利用差值法,求出18场台风的增水极值。分析了防城港风暴增水特性和引起增减水的物理机制。指出防城港主风向为东南偏东。利用地转风公式,计算了地转风风速。通过回归分析,导出了防城港风暴增水的预报方程。对预报方程进行了显著性和非独立性检验。并利用1983年的两次非样本值,作了独立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预报精度基本满足实际要求,预报方程也是比较稳定的。故用所求得的预报方程对防城港风暴增水进行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水多相流问题的模拟研究中,需要确定各相流体的本构模型参数.为此,首先通过非稳定水-气二相流试验获取砂土中水-气二相流动过程的试验数据,然后建立考虑水相、气相流动及相互溶混的水-气二相流数学模型,采用Marquart-Levenberg最优化算法建立水-气二相流本构关系模型参数反演模型,结合非稳定水-气二相流的试验数据,对水-气二相流本构关系模型(VG和VGM)参数进行了反演识别,得到了与试验中土样相关的水-气二相流本构关系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将所得到的水-气二相流本构关系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代入到水-气二相流数值模拟模型中,对该非稳定水-气二相流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将对应的模拟值与试验过程的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最优参数估计值的准确性和参数反演识别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确定多相流系统中与各相流体(包括水相、气相和非水相流体(NAPL))有关的本构关系提供帮助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定标粒子理论与玻恩方程联合,来预测在非水溶剂中准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所得结果与文献报导的实验数据作了比较,表明预测结果是满意的。从而在缺乏非水溶剂数据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预测方法。本文还拟合了一组AgX在水、甲醇、乙醇和正丙醇中pKs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对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  相似文献   

20.
孔隙湿度对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研究湿态混凝土中孔隙及孔隙水对材料初始力学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材料细观孔隙分为活性孔隙和非活性孔隙两类,其中活性孔隙湿态情况下将由孔隙水填充.将非活性孔隙和孔隙水作为两类夹杂,理想无孔隙混凝土作为基体,基于等效夹杂理论和Mori-Tanaka平均场的思想建立了双类夹杂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同饱和度孔隙水的水化效应和粘滞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比较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孔隙及孔隙水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