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产业及承载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零号湾"将实施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实现从园区式开发到街区式开发。大学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借助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大学科技园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它不仅仅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企业孵化中心,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科研与  相似文献   

2.
创新环境是衡量大学科技园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区域基础环境、区域制度环境、区域文化环境、园区创新环境、园区依托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以北京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总体情况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要通过政府、大学、园区以及园区企业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区管理的理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大学科技园区要想真正实现其功能,管理理念的更新显得十分必要,只有顺应时代、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做好大学科技园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把高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顺利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园管理的理念更新主要涉及园区管理体制、园区投融资管理范式、成熟规范具有约束力的园区管理体系以及园区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知识、人才和研发优势的大学为依托,通过提供场地、资金、政策等优惠条件,激励科技企业或高技术公司创建及发展,促进大学科技研发创新、科研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产业园区。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15年底,中国大学科技园达200多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达115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新兴产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组织专家经过实地考察、现场汇报、咨询等程序对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审认定。专家组认为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经过近年的建设发展,达到了省级大学科技园的条件,一致同意推荐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为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这是我省唯一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特色定位的大学科技园。泸州医学院大学科技园在"一园多区"的思路指导下,科技研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功能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主要集中于校本部即城北校区和忠山校区;企业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主要依托泸州市医药产业园。自投入运营以来,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集医药  相似文献   

6.
地方大学科技园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大学科技园行列中的第一个地方性大学科技园,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内共有企业48家,其中全资企业10家,参股企业6家,控股企业5家,其他投资企业17家,师生创业企业10家;孵化企业110家,产业集团孵化项目56家,研发中心6家,新建了“燕大科技园卢龙分园”、“燕大港城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地理和科技园的形成、特征及演化,回顾了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大学科技园形成和发展的复杂背景,并指出了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全球视角下,以创新集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创新集群;并对创新集群的含义、园区内合作机构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发展中国家创新集群的全球力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外相关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立足于构建完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网络,对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本运行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实例,力图在已有的园区实体模式下,提出改进建议,为园区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新区扫描     
《广东科技》2013,(7):30
广州天河科技园:每年1.5亿元助推智慧产业集聚广州市天河科技园新出台企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约1.5亿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推动园区优势产业发展。为此,天河科技园制订出台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广州天河软件园促进园区优势产业发展的若  相似文献   

10.
潘慧 《广东科技》2013,(13):55-58
专家链接张伟良,研究员,现任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科技政策研究以及科技项目申报咨询策划工作,是第一批中国火炬创业导师。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广东省"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大问题研究》、《广东省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等多项省内  相似文献   

11.
陈华 《华东科技》2004,(7):12-13
中关村科技园区:不断创新的老牌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构建"1238"创新平台体系规划建设西区科技创新城,提升衢州国家高新园区和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能级,推进衢州海创园、上海张江高科孵化园、大学科技园(慧谷科技园)等三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进氟硅、高端智能装备、特种纸、智能电网输变电装备、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光伏)、动力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曾铁城  刘燕 《广东科技》2013,(23):55-58
本文在分析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的发展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其在推行"三资融合"建设模式上的经验及做法,为广东省其他民营科技园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依托学校建立的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东大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15家首批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经过8年多的建设,目前东大科技园共形成孵化场地近5万平方米,包括以学校直属运作的南京长江后街创业园、苏州园区,和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江宁园区、河西新城园区。东大科技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东南大学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规范运营的高科技企业,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为实现东南大学的争先进位和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作为一项国家创新举措,已经推行了十多年.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兴办了八十多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各个园区由于基础、资源、学科、运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各有特色.大学科技园对处于现阶段社会的基本价值应体现在何处,不仅涉及到对现有各大学科技园绩效的评估,更关联到今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6.
金华科技园位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金华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组成部分.1998年科技园建设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试点,是我省起步较早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全国创新大会以后,为进一步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展产业发展空问,1999年底启动建设1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使高新园区建设形成了"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较好地解决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产业发展问题.几年来,金华科技园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联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发挥了孵化、集聚和辐射作用.据统计,200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5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92亿元.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10,(11):14-15
今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紧紧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先进运营理念与发展模式,推动“创业孵化、企业提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配套、产学研结合”的园区招商模式,迅速成为蚌埠创新创业的“热土”,吸引了一批以先进制造、电子传感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8.
10月14日.由杭州市科技局主办,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承办的第12届紫金创新论坛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点击华东     
高校科技发展红红火火 山东省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500万元,专项支持山东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用于高新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 最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烟台大学与烟台市政府,在烟台共建省级“三校科技园”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对接。 三校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化模式运作,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孵化,提供各种入园中介服务等。力争跻身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行列。  相似文献   

20.
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多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在市场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大学科技园的定位、盈利模式和市场化机制的建立等,以及如何对园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大学科技园功能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