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外刊概要     
正1"独狼"提高"伊斯兰国月1前科1"影响力?【美】《时代》2016年8日越来越多的恐怖袭击显现出以下特征:袭击者往往有犯罪,以"伊斯兰国"的名义发动恐袭,但实际上他们与该组织并无隶属关系。是什么促使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犯罪分子扛起效忠"伊斯兰国"的旗帜呢?一些新皈依伊斯兰教的人认为,自杀性暴力行为是"救赎"式的,能弥补过去犯  相似文献   

2.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就建立了柏伯尔人的王国。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阿拉伯的语言、文化和伊斯兰教逐渐传播。从八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逐渐成为阿尔及利亚居民中的主要部分,阿拉伯文化也成为北非的文化。从1830年起,在长达一百三十二年的殖民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富饶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并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席卷了亚洲、北非和西欧的大片土地。伊斯兰教的传播速度之快是相当惊人的,超过任何宗教。1400多年来,伊斯兰教已传播到世界广大地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除西班牙、以色列和南俄罗斯部分地区以外,阿拉伯帝国时期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格里布     
马格里布(Maghreb)是北非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总称。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到达北非,他們称北非为馬格里布,意思是阿拉伯的“西方”。此外,这一地区还育“西方岛”之称,因为它西临大西洋,北面地中海,中隔直布罗陀海峽,同西班牙相望,它本身难(?)似一座凸出的半島。单在公元前五千年就有柏伯尔人在馬格里布境內居住。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腓尼基人到达了北非,并于公元前814年在突尼斯建立了迦太基城(意思是新兴的城市)。迦太基很快壮大起来,成为地中海的强国。当时遭受迦太基統治的北非利比亚人部落,为爭取独立曾同迦太基奴隶占有者进行了数百年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末以来,西非地区的马里、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三国接连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罪魁祸首是同一个暴恐组织——"基地"组织北非分支,又称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这一系列重大暴恐事件的发生,说明"基地"组织在西非地区重趋活跃。而与此同时,效忠"伊斯兰国"的尼日利亚暴恐组织"博科圣  相似文献   

7.
土红色的墙皮、罗马化的圆拱、爱奥尼亚式立柱让人想起19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北非活动频繁的时代,见证了西方现代化潮流与伊斯兰宗教传统之间的碰撞交融。  相似文献   

8.
王君 《世界博览》2012,(18):86-87
正格拉纳达是安达卢西亚最出名的城市之一。而阿尔罕布拉宫就坐落在格拉纳达郊外的山上。这座王宫就是摩尔人最后的君主波坡迪尔在哀求西班牙国王留给他们最后一条生路,并获得恩准以后建造的。虽然,摩尔人最后还是被西班牙人赶出了国土,但是这座辉煌的宫殿却保留了下来。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不愿完全地保留阿尔罕布拉宫的原貌,因为不想在自己的国土上保留伊斯兰风格的宫殿,于是在宫殿之外建造了一座与阿尔罕布拉宫风格完全迥异的四四方方非常结实的建筑,或者称之为宫殿。从这座宫  相似文献   

9.
摩天大楼、奢华酒店、娱乐设施、大片园林,埃及政府想要打造的是"另外一个迪拜"。世界名城开罗,作为埃及首都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埃及的中心,还是北非和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以5000年的古老历史与横跨尼罗河的雄伟气势,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圣地。但是,它作为埃及首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在3月13日的埃及经济发展大会上,埃及住房和城市化部长马德布利宣布,为了缓解首都开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沈健 《世界知识》2022,(6):74-75
<正>马耳他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北边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隔90公里,南边距非洲大陆280公里,往东是希腊和土耳其。马耳他集欧亚非多元文化景致于一身,兼具南欧的灵魂,北非的风情和中东的气质。千年来,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团、法国人和英国人在马耳他建造起各具风格的神庙、教堂、城堡和宫殿,保存完好,使马耳他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最密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西非各国在独立以前,大部分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其中又以法国所占的殖民地最多,它们合称为“法属西非洲”。 西非地区的居民,绝大多数是黑色种族的苏丹人。西苏丹各族人民主要有曼丁果人、沃洛夫人、图库勒尔人、马林凯人、富尔贝人、阿肯人等。 很早以前,西非各族人民一直与外界隔离。后来,在越过撒哈拉大沙漠与北非等地区的交往中,逐渐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在很长时期里,西非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基本上依靠自己的智慧,独立地发展着自己的经济和文化,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自公元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产生,到今天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伊斯兰教在世界上有8亿多信徒,是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仅管当前伊斯兰教派之间的斗争,政治上的分歧,领土争端以及军事冲突,不断发生。但伊斯兰教并没有因此衰落,反而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出现了所谓“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的影响不仅在西亚、北非和南亚有所加强,而且在东南亚、南部非洲以及欧美等地都有了很大增长。伊斯兰教徒还在不断增加,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中,一些佛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上层人物,都改宗  相似文献   

13.
丁隆 《世界知识》2014,(21):39-39
<正>瓦哈比派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如何与现代性相适应,还需要解决如何与其他伊斯兰教派和文化共存的问题。这不仅与瓦哈比派和沙特自身发展有关,还关乎穆斯林社会稳定发展和国际安全。9.11事件以来,"瓦哈比主义"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既被人称为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又似乎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当下攻城略地的"伊斯兰国"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码"瓦哈比",了解其缘起、信条和影响,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主义和中东政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顾健  李唐 《世界博览》2023,(7):42-49
<正>伊斯兰国家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了传统:每个城市一定要有多个社区广场,以清真寺或者神学院为中心。其城市广场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规模和数量甚至大过同时期的欧洲。如果说起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起源和功能,我们有必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思维,也更多地了解下北非、亚洲甚至拉丁美洲那些著名的城市广场的前世今生。至少就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国家的城市广场而言,它们并不直接承接欧洲城市的传统,这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伊斯兰教传统强调社区互助,邻里街坊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比欧洲社区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5.
摩洛哥人惯称自己的国家拥有四大首府:经济首府卡萨布兰卡;学识(即伊斯兰教学)首府非斯;文化首府马拉喀什;拉巴特作为首都,是王宫、中央政府和议会所在地,自然是全国的政治首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世界共有两亿多人使用西班牙语。除西班牙外,它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西非的赤道几内亚以及北非和菲律宾部分地区的通用语言,它还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西班牙语词汇丰富,音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象“林间的清风”。它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它曾征服过许多国家,西班牙及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曾是罗马帝国的属地。西班牙人为了与讲拉丁语的统治者们打交道,学会了讲拉丁语,但其中掺杂了当地语言,成为新派生的拉丁语。公元八世纪,西班牙被阿拉伯人征服后,  相似文献   

17.
正正如一些欧洲评论员所指出的,"地球村"或"欧洲一体化"概念并未能真正消弭欧美工业化国家内根深蒂固的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一些历史上民族主义元素较浓厚的地区,其实一直在谋求"独立建国"。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新兴起的加泰罗尼亚民族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文化暗示、民族特征突出,让加泰罗尼亚居民突出"加泰罗尼亚人属性",而最省事、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让他们仇视西班牙人,认为自己"不是西班牙人",或至少"不同于其他西班牙人"。  相似文献   

18.
丁隆 《世界知识》2014,(7):52-60
<正>"阿拉伯之春"爆发后,随着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摩洛哥正义与发展党等伊斯兰党派通过选举上台,"政治伊斯兰"一词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何为政治伊斯兰?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是一种宗教性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埃及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将掌握政治权力视为伊斯兰教的基本要素,使政治性成为此类组织和运动区别于其他伊斯兰运动的本质特征。学术界有关政治伊斯兰的定义较多,但主流观点认为其本质是被用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伊斯兰,即将伊斯兰教作为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羚羊     
在西亚北非阿拉伯地区的沙漠上,常有一群群羚羊迅驰猛跑,扬起阵阵尘雾,远望有如百舟荡海似群鹰腾云,为漠漠黄沙增添了不少情趣。阿拉伯人早在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前就有善猎和驯养羚羊的传统,后来这种活泼温存的动物就一直是民间文人、宫庭诗人笔下经常描写的对象。阿拉伯人所以爱羚羊,据传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现有教徒五亿八千七百余万,主要分布在北非、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等地.就其创始年代而论,属第三世界性宗教;就其特色和影响而论,则是最具现实导向力量的入世性宗教.与佛教、基督教相比较,倡导宗教信仰与人生社会并重,以修为见之于作为的积极入世精神,是伊斯兰教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征.它反对人们弃绝现实生活去出家修行,反对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