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万: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卷》《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但第一次谋面很晚,是2015年12月中旬应关增建教授邀请,在杭州中国计量学院召开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开题报告会上相识的,您是出席这次会议的泰斗级专家,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2.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琢磨不透 ,也是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称 :李斯“是圣是魔 ,未可轻易评说。”他曾辅佐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了横扫六合 ,建立统一帝国的宏图大业 ;主持废除了宗法制奴隶制的分封制度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还曾组织完成了文字和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如果说 ,秦始皇是用剑统一中华民族的盖世英雄 ,那么 ,李斯则是英雄麾下的一个用笔和心来辅助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谋臣。李斯除了上述的历史功绩外 ,他还有妖魔化的一面。首先 ,他推行统一的文化思想政策 ,竟…  相似文献   

3.
中国审美理论美学史写作范式的特点有三:强调逻辑推理论证,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美学历史材料的选取都限定在审美理论美学文献资料内;第一次按照西方学术的科学分类思想对中国美学思想进行划分.它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之间有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自己政策而提出来的;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的;都需要同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做坚决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利益.这种相似性给我们以下启示应坚持合作,应求同存异,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朓""肭"考释     
"朓"朒"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两个专用名词,它们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演变,前后经历过对日食的描述、对月相的描述和作为计算日月运动不均匀性时的修正值这三个阶段.词义的变迁,包含了古人对天象理解的过程,从汉朝的"日月乱行",到唐朝僧一行<大衍历>里将其作为"理数然也" ,是概念上由"变"至"常"的一次比较特殊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集功过于一身.他的集权管理思想、巩固政权的管理思想和社会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他的集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的政治集权思想,统一度量衡的经济集权思想.统一思想的文化集权思想;他的巩固政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巡游督察天下;他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追求全面统一,注重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以前,中国没有全国性的人口统计数据,当时政府的内政部、海关和邮局从各自不同的需要出发曾对全国人口数作过估计,但都没有经过全面调查提供出生率和死亡率资料,1910年和1948年进行的两次人口普查也因各种原因只调查了部分省市就中途停止,因此,可以说解放前中国没有可靠的全国人口动态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3年、1964年和1982年分别进行了三次现代化的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丰富的数据;从1954年  相似文献   

8.
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三种基本问题: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这些应用题需要弄清分数乘除法的含义和分数乘除法的关系。这三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也就是表示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但三种问题的已知和未知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1993年秋《全日制初中小学课程计划》第一次把活动课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其实,在我国古代,“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早就引起了教育家们的重视:孔子主张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王夫之指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与行“相资以互用”;近现代有许多教育家对活动课的功能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都从不同角度为活动课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世界各国中学生在历次知识能力测试中,中国学生的知识方面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创造性能力的测试总是较差,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这样,“活动课程”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活动课程的建立既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需要.语文活动课是活动课程的一种,是语文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汉武帝以后有两千年的灿烂辉煌时期。这两千年璀璨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文治统一政府"基础之上的。"文治统一政府"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它又被称作"贤治政府"、"仕治政府"。这样的政府首先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地方的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如此以来国家就可以凝聚全国的力量来做大事;其次政府官员大多是由平民中的贤者充任,各级官吏都在公开的标准之下统一选拔,人人不论贫贱富贵都有机会参与政权。中国在这样的政府管理之下,创造了令后人惊叹的灿烂文明。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创建这样的政府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家庭伦理理念,是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结果.三次依次递进的转型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呈显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次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存时期的转型,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主旨;第二次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转型,以"革命化"为主导;第三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以"权利与义务、以人为本"为理念.三次转型是一个由社会伦理而家庭伦理的过程,与传统伦理的由家庭伦理而社会伦理的过程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刻画了拟齐次符号的H-Toeplitz算子在Dirichlet空间上的交换性.当不同次拟齐次符号H-Toeplitz算子满足交换性,则必有一符号函数在1点的取值为0;相同次拟齐次符号H-Toeplitz算子必满足交换性.这与Bergman空间上具有相同符号的H-Toeplitz算子的交换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这句话的原意是:三爻与五爻有相同的功用,但爻位不同: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这是位之贵贱等级造成的。三五阳位,若以阴柔处之,则危险,若以阳刚居之,则能有胜算吗?这一节,继续讲中爻中的"三爻"与"五爻"。"三与五,同功而异位",同功,三与五同互一卦,同样具有阳刚的功能属性。异位,位置不同,一个在三、一个在五,却有天地之别,三失中在内卦,是下卦之级,在臣下之位,属于偏位、卑贱之位;五居中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而这条"海丝"必经的两个周边大国印尼和印度也都有着各自的"海上宏图":印尼新总统佐科在就职演说中誓言要将印尼打造成海洋强国,而印度也早就有其印度洋发展规划。而且,颇具意味的是,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海丝"的需求和态度相去甚远。如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怀揣着不同"版本"的"海上宏图"的三个大国间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其间潜在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将致力于建立什么样的世界秩序?这是全球瞩目的议题,中国学者有必要加以思考与回答。笔者的思考体会是:中国可能将致力于建立"中华礼治秩序",或叫"中华礼治体系"。其主要特点是:"礼"成为秩序(体系)的关键粘合剂;这是一种圈层结构;这个体系具有开放性。"礼"的地位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对国家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影响巨大。而"礼"  相似文献   

16.
凯蒂,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来信.你信中说:"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大自然,为什么喜欢和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怎么说呢,为什么热爱大自然?为什么不?人怎能不热爱大自然?人怎能不与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你好像没有,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你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我们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你也看到,在中国不爱护自然的现象是普遍的.这一点,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也有感觉,但不  相似文献   

17.
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四次多项式调配函数,它是三次非均匀B-样条函数的扩展;基于给出的调配函数,建立一种带多个形状参数的分段多项式曲线的生成方法;通过改变各个形状参数的取值,可以调整曲线接近其控制多边形的程度;选取不同的形状参数值,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G2连续的曲线,且所给曲线与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有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2,(7):4
<正>最近,国外学者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论断正在受到中国各方面的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新一轮产业变革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发展范式。中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孙隆基先生<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了新的评价.文章认为,我国学术界对孙先生这一著作的评价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另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孙先生这一著作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孙先生的"结构说"并不妥当;第二,研究方法也不科学;第三,研究的目的也是比较渺小的;第四,孙先生作为历史学家,还没有认识到存在主义违背自然之道的不现实之处,对西方的结构主义也没有深入的认识;第五,孙先生对"人欲"和"仁"的理解也不准确;第六,孙先生"确立自我"的主张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孙先生并没有真正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他的观点其实是不能成立的.从图书馆学的角度看,本文还可以为高校在读学生提供一种阅读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中国翻译史上几个重要时期有代表性的译家的翻译观,译家们对翻译的看法虽"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在"忠实"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译文与原文应保持一致.鉴于此,译家们在翻译认知上的分歧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共识之上的个体差异,"忠实"就是他们的共识,就是他们的最大的公约数;另外,译家们的不同见地还表明"忠实"是多层面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意似、神似",而且还存在一些绝对对等的因素,其根源在于人类生理、心理、文化及语言等方面的诸多共性与相似性.因此,"忠实"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是翻译活动的指南,是衡量译文优劣的尺码,是译者务,必遵循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