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粤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直至现在 ,仍有 80 %左右的人的母语是客家话 ,大多数人也认同客家文化。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以来 ,广东梅州、福建闽西、江西赣南地区的文化人对客家文化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硕果累累。相比之下 ,韶关地区的客家文化却沉寂多了。 1 994年暑假 ,应韶关大学原中文系主任、现校长林立芳教授的邀请 ,法国远东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劳格文博士 ,来到韶关进行客家民俗田野调查 ,并与韶关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曾汉祥副教授等商讨合作研究韶关客家民俗的有关事宜。经过 4年的深入调查和组织稿件 ,1 998…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共建两岸"共同家园"角度切入,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基础,即同根同源血缘宗亲、闽台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相通性、共同家园对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诉求;并从理念、产品、渠道和模式四个角度提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创新的途径,旨在传承与发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闽台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左村客家民俗与妇女家庭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粤北一个客家小乡村--曲江县大塘镇左村在1949年以前的社会生活,重点集中在民俗和妇女家庭生活方面。1949年以前的左村仍然属于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1949年以前的左村妇女家庭生活特点也常常地受制于这一格局。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系的形成有许多因素作为标志,具有自己的民俗活动特色是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梅州地区的客家民俗内容与客家人的迁徙经历有直接关系,随后为适应岭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客家人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民俗活动。研究梅州客家民俗的特点极其发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梅州地区客家先人和现代客家人的思维与活动。  相似文献   

6.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民俗既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又有当地的鲜明特色,从而反映出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地域性。以民俗志的方式描述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以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蕴含于客家建筑民俗中的民间信仰,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赣南客家乡土文化和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7.
粤北客家方言语音概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是客家的基本住地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粤北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成果也相对有限。章从声母、韵母、声调3个方面,概括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所反映出来的粤北客家方言语音的共同特征和内部差异,再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重新对粤北客家方言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2007,(12):78
东源县客家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开发客家民居、客家小食、客家歌舞为主题,大力开发东江客家文化,从收集、整理、研究河源的东江客家文化的丰富资源入手,通过传承、扬弃和开发,重建河源新的东江客家文化,确立了河源本土文化在客家文化圈中的地位,并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赖建敏  康辉斌 《科技信息》2012,(11):211-211,20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特点以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归纳总结,把握小学女生的心理特点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并剖析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依据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促进小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进行探析,并为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为地方和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在语言、民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论述了客家后代学习和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间信仰活动是民众集体创造传承的典型行为叙事,成为其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和生命体系的表达。贺州关帝与客家仙婆出游及相关祭祀活动展现了典型客家人行为叙事表述方式和特征,其操演体系承载了客家人独特思维模式。当今文化图景下民间行为叙事存在的空间受到各种力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客家山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被创造和传播的一种文学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民俗性和包容性是它的两个明显的社会特点;而它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唱腔、创作手法和演唱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客家山歌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也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只有在吸收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新地继承,才能使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客家传统工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特别是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业所取代,传统工艺的流失也引起了民俗专家的关注和痛心。我们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生活实用品的创作中去。使民间传统工艺再次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韶关客家人主要过自福建,以中华民族传统化为主体的客家化为韶关客家人所以同,崇尚武,耕读传家同样是韶关客家化的主流。韶关客家人的宗族,宗教观念和民间风俗习惯跟闽西、赣南、粤东等地的客家人大体相似,也有其特点,韶关客家化的弱点是“重农轻商” ,韶关的客家人较少受到海洋化的影响,这也是当地商品经济长期不太发达的原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五枚拳"主要流传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地区,现今流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是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访谈法对"五枚拳"的传承进行梳理,阐述"五枚拳"对客家女性的影响,为传承与弘扬"五枚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客家民间信仰是多神信仰,其队伍庞杂的神灵既有中原南迁汉族移民所带来,也有客家人聚居地少数民族留下的.还有非客家地区传入后落地生根的,其传承与发展不仅伴随着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伴随着客家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全过程,成为客家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葱郁的枝叶.以闽、粤、台客家公王、伯公、妈祖、三山国王等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粤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粤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目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级,对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五点建议.认为在逐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如能合理的开发,粤北药用植物资源有望成为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18.
田野调查材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表明,汀州"百壶宴"源于客家的民间宗教祭祀仪式,体现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域文化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用客家族群的文化资本,对地域社会的传统进行建构与再造。从象征人类学角度来分析,汀州"百壶宴"仪式具有宗教祭祀的特点,融合了多神信仰的特质。政府及商界人士联袂推出"千壶宴"的过程,反映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共同推动客家族群传统的复兴和再造。  相似文献   

19.
宗教美术作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群体的精神行为。宗教推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美术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兴盛。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借助于宗教,宗教不但为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且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雕塑、绘画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给整个世界的艺术带来了夺目的光彩,宗教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少林武术作为诞生在中原地区嵩山少林寺的一大武术系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既和少林寺有关,又与禅宗密不可分。少林武术在南方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广泛传播。少林武术的南方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以禅宗为依托向大江南北进行传播和反向传播;二是以明代抗倭战争为契机,使少林武术大显神威、名声大振;三是少林游僧和俗家弟子及中原南迁客家人,对少林武术的传播都发挥了作用,也是少林武术南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