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际应用中,当对IP数据包应用AH或ESP协议时,会导致传输的IP数据包长度增加,加重网络负载,数据包被再次分段,增大数据传输的时延等问题。介绍了使用IPComp协议对经过IPsec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压缩的方法,并实现了在支持IPv6协议的Linux平台下数据包经IPComp协议压缩后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
IPv6中按通信子网的结构划分网络和分配IP地址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4中路由表庞大、子网间通信的瓶颈效应等问题,在IPv6中应该得到解决,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划分网络和分配IP地址的方法已经不适合Internet的发展现状,提出在IPv6下按通信子网的结构划分网络和分配IP地址的解决方案,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CP/IP协议的参考模型及层次结构,说明了各层次的协议组成及功能,分析了现在使用的IPv4协议的脆弱性。最后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将使用的TCP/IP协议IPng(IPv6)的建议标准和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IP协议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定义了IP地址,IP的成功带来了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地址匮乏问题,超出了IPv4的支持能力。IPv6协议最重要的改进之一体现在扩展地址空间,IPv6将IP地址扩大到128位,为将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地址资源。  相似文献   

5.
IP地址资源不足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而目前IP协议版本IPv4正因为各种自身的缺陷而举步维艰 ,面临着诸多问题。在IPv4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 ,IP地址即将耗尽无疑是最为严重的。主要讨论几种解决IP地址资源不足的方法 ,并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Internet的新一代网际协议--IPv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当今Internet网络的核心协议IPv4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由于32位的地址空间而产生的IP地址匮乏问题、安全性能较差问题等,介绍了新一代Internet IP协议——IPv6的新特性,实现从IPv4到IPv6平滑过渡的两种基本技术手段…双协议栈技术和隧道技术的实现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IPv6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新一代网际协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钟志 《广东科技》2006,(10):43-44
为了解决即将耗尽的IP地址和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IETF提出了下一代IP解决方案,即IPv6。IPv6技术具有一系列使得互联网的用户增强他们的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特征。IPv6与IPv4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大的地址空间,这给网络安全性带来了好处。IPv6的比较大的地址空间(IPv6为128位,即16字节;而IPv4为32位),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同时,大的地址空间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的好处。IPv6的另一个安全性在于在IPv6把IPSec(IPSecurity)作为必备协议,IPSec通过所定义的一套完善的安全机制,在身份认证报头(AH)和封装安全载荷报头(ESP)的支持下,可以为IPv6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层数据提供各种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过滤器钩子驱动的数据包过滤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下网络过滤器钩子驱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下网络数据包拦截技术.该技术巧妙地将过滤器钩子挂接到系统默认的IP过滤器驱动上,实现数据包过滤,其主要依据是利用ipfiltdrv.sys所提供的功能来拦截网络数据包.  相似文献   

9.
ICP/IP是Internet能够实现网络互联的基础。IP地址标识了接入Internet主机的地址编号,IP地址体系结构的设计直接关系到Internet网上的信息能否准确地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节点。随着接入Internet的主机数目迅猛增加,IP地址体系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主要对IP地址体系结构及其新一代的IP协议即IPv6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IP(Internet Protocol)中引入对移动的支持,使得面向静止网络环境的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协议中一些算法的性能趋于恶化,从而影响了移动IP环境中网络应用性能的问题,以拥塞控制算法在移动IP环境中的运行过程为例进行了分析,找出性能恶化的原因.在分析比较已有改进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移动IPv6环境下,通过减少由于移动节点的切换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的解决方案,详细地给出了主要实体(接入路由)的操作集合,成功地减少了由于移动节点的移动所引起的无谓的慢启动过程,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移动IPv6原理和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是新一代的 IP协议 ,它对现有协议 IPv4进行改进 ,针对数据包的路由、安全性的改进提出一些新的方案 ,使得移动通信网络接入 ,数据包的路由实现起来更方便。文章介绍了移动 IPv6的协议原理 ,讨论了移动 IPv6的实现策略、机制及特点 ,对 IPv6安全做了分析 ,并对 IPsec安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IPv6流标号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4尽力交付的FIFO分组交换机制已不适应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和QoS的应用需求,为此,IPv6中引入了流的概念,并在基本头部设置了一个流标号字段.阐述了IPv6流标号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要求,分析了路由器处理流标号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Pv6的IP封装的安全性的有效负载(ESP)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对其分组格式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了ESP在传送模式和隧道模式下的典型实现方案,并结合AH机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安全网络方案,该方案对于在IPv6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现有各种微观移动协议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快速切换以及在小蜂窝架构中切换的不足,结合域内组播与下一代IP(IPv6)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域内组播结构体系,主要介绍了协议体系中着重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HAW A II和C IP协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该协议体系在数据包丢失和切换延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隧道是一个数据包被封装进另一个数据包的净荷部分进行传送时所经过的路径.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隧道协议,讨论了协议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和隧道的工作原理,论述了它在Virtual Private Network,Virtual Server,IPv4/IPv6过渡策略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IPv4向IPv6过渡技术有3种: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换技术.双栈是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其他过渡技术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栈与ISATAP隧道技术结合的过渡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IPng)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在分析网络数据采集工具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链表结构的网络数据动态采集方法,同时搭建了一个纯IPv6的实验环境,重点分析了IPv6的数据报采集的结果,经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IP数据包在大型网络上传输可能遇到的数据包时延、数据包重复、数据包丢弃、数据包、顺序偏移、数据包错误等多种损伤或情况,研究了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传输稳定性测试工具,运用该工具对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9.
针对IP数据包在大型网络上传输可能遇到的数据包时延、数据包重复、数据包丢弃、数据包顺序偏移、数据包错误等多种损伤或情况,研究了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并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开发了传输稳定性测试工具,运用该工具对网络设备IP数据包传输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