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图书馆“馆用”实践的哲学探索,强调理论、观念与行为转化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利用上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对“馆用”哲学向“馆用”行为的转化条件、“馆用”实践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计划内的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堂,围绕培养目标而在教学计划之外开展的其他教学活动,称作为第二课堂。此外,图书馆和资料室也是一种课堂,它有别于第一和第二课堂,可称作第三课堂.确认高校图书馆资料室为学生的第三课堂,不仅客观地体现了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于加强高校图书资料建设,办好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使用则在于实现“三个转换”。即:馆长配备由“影响型”向“专职型’’转换、人员配置由“安置型”向“专业型”转换、岗位设定由“服务型”向“信息型”转换。  相似文献   

4.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必须充分发挥“两课”教育三个课堂的作用。第一课堂是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主阵地、主渠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发展,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寓教于乐的特点;第三课堂是第一、第二课堂的必然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仅是学习和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环节,更是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宽广课堂。  相似文献   

5.
简述“三个代表”思想,特别是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高校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要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高校图书馆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职能、馆藏书刊、育人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要求:通过管理创新,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的开放系统,是培养“学科馆员”队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制度,是“学科馆员”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才引进是“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深入发展的保障;科学的人才激励、竞争机制是实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阵地意识的内涵和发挥阵地作用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该文就如何开展读者优质服务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郭冰清 《华东科技》2024,(1):125-127
<正>新时期,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积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依然面临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师资紧缺、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以及不具备多学科交叉教育条件等挑战,导致“双创”教育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高校在全员育人过程中主动引入“第三课堂”概念,可以有效发挥校外资源的社会联动与教育渗透效应,解决教育资源紧缺、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克服传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育短板,切实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全方位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官建生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120-123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是高校的三大支柱,其核心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从“文献情报中心”向“校园信息中心”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向校园信息中心发展是新世纪韶关学院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图书馆界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观念形成的时期,“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在高校图书馆界得到了普遍地重视。本文就“读者第一”观念的产生,意义以及“读者第一”观念对新世纪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是针对原《江西省高校图书馆第三次评估指标体系》滞后,在无法满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作了大量修改后形成的,它立足于新《规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本文对“体系”的结构、特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实际.对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引进和培养“学科馆员”的方法、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善敏 《科技资讯》2011,(32):254-254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收藏与整理的重要场所,肩负着补充学生课堂知识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性服务的主要思路,包括:服务理念、工作理念、服务方式、软硬资源等方面的创新。文章旨在思考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方式,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博客的概念、特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博客的可行性,列举了高校图书馆博客的类型,并通过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博客应用实例,进一步阐明了博客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萍 《科技信息》2007,(15):324-325
本文从“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宗旨出发,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并通过人文环境的设计,服务内容的拓展,把高校图书馆办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从而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品质、实现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堂管理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在课堂管理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应用不同的课堂管理技术。“第一信息”法和“没有失败”法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提供的课堂管理的技术。“第一信息”法是告诉学生你对其行为、对行为发生的情境的直接感受而不要对学生的人格、性格特点作出评论;“没有失败”法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学生协商找到一个共同接受的相互妥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荣霞 《科技信息》2010,(3):I0209-I0209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和实行开放式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的大学生,大多数仍是以“文化成绩”作武器,在各级考试中“过关斩将”而跻身于大学生行列的.而在这之前,特别是高中期间,音乐教育与他们几乎绝缘.如何根据大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这一现实,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高校中的音乐教学,将是高校音乐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的首要课题.一、将音乐教育纳入学校第一课堂将音乐教育纳入学校第一课堂,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要通过对音乐重要作用的宣传,促使高校师生观念的改变,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扫清思想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资源中心,是人们获得知识、阅读欣赏、收集信息资料的公共场所。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心目中圣洁的知识殿堂,而且还是高等学府的“文明窗口”。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曾提出:“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学校的一半。”教育界认为图书馆是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的心脏”,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一直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是对学生课堂教育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