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针对金源煤矿复杂构造条件下回采巷道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监测获得回采巷道受断层影响的变形与破坏规律,探讨了断层因素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掘进及回采期间支架受力,分析得出回采期间巷道支架上的载荷是巷道掘进期间的6倍左右,巷遭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提出了调整巷道布置方案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动压巷道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效果的观察分析,指出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解决了地应力作用、采动应力作用双重影响情况下巷道的支护问题,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徐伟 《科技信息》2012,(7):601-602
分析了注浆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巷道通过断层带后巷道变形严重,通过结合注浆锚杆对巷道围岩进行浅孔密注充填注浆和深孔强化注浆,成功解决了板集煤矿-735m轨道二石门的支护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对此类巷道支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锚杆支护,金属棚的支护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七台河龙湖煤矿的生产地质条件,对现有深部的回采巷道交岔点方案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锚杆、锚索、锚喷等方法的联合支护方案,通过现场的实践证明了该支护方案很好地解决深部回采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应力大断面破碎围岩巷道二次强力支护支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深部高应力大断面破碎围岩巷道支护难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支架断面形式随侧压系数的变化巷道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特征,以及双层工字钢梁的高度对承载受力大小影响特征.开发了适用于高应力大断面破碎围岩巷道拱形叠加底拱全封闭工字钢支架,该支架采用矿用工钢上下重叠并连接成整体的全封闭马蹄形结构,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比工字钢对棚提高了2.5倍以上.井下试验结果表明,拱形叠加底拱全封闭工字钢支架二次强力支护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6.
徐文海 《科技资讯》2005,(22):60-60
对锚杆支护,金属棚的支护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七台河龙湖煤矿的生产地质条件,对现有深部的回采巷道交岔点方案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锚杆、锚索、锚喷等方法的联合支护方案,通过现场的实践证明了该支护方案很好地解决深部回采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掘进巷道支护的优化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林煤业有限公司巷道断层多,地质构造复杂,支护困难,返修率高,为解决以上问题,经过研究,除采取变更支护工艺外,还在优化支护上进行科研,以此来达到加固围岩、降低失修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八矿深部开采的戊9.10煤层辅运巷道的矿压条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合理的巷道断面跨度,计算锚杆长度、间距、直径等主要支护参数。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取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后的巷道围岩破坏情况分析,得出巷道锚杆支护最优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结合围岩位移、锚杆锚索受力监测数据分析,验证工程优化的参数设计,为邻近巷道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深井巷道组过特大型断层(落差大于100m)破碎带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对比分析了正常地层和断层破碎带中巷道组围岩的力学特征以及相互影响;结合断层破碎带围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早预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防突水"的断层带施工技术和综合保障体系,形成超前物探、超前加固、微震开挖、分步动态支护等综合配套技术,保证了巷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淮北矿业集团童亭煤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北距淮北市42 km,东距宿州市30 km。东西走向10 km,南北倾向宽2~4km,矿井面积24.15 km2。自2005年至今已施工的锚喷支护巷道两万多米,通过摸索、实践、总结,目前已形成了一套适应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岩石巷道的施工经验,但过大断层、超长、超宽围岩破碎带的安全快速施工对童亭矿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为此矿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论证,制定了"全锚索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并在过大断层、超长、超宽围岩破碎带巷道中得到了应用,取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下软弱围岩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锦屏Ⅱ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中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破碎带洞段软弱围岩合理支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弹塑性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支护方案下隧洞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与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根据将围岩视为承载结构以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的设计理念,围岩支护采用可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充分地联合承载的喷锚支护、固结灌浆和混凝土衬砌的联合支护型式,这是解决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力联合用下软弱围岩稳定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模糊神经网络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小波包变换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模糊神经网络的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即利用经过接地后零序电流训练的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来判别接地线路。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小电流接地系统,并且不受负荷谐波、暂态过程、故障点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方法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EMTP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和可靠的,具有实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东曲矿下组煤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此类复杂顶板煤层条件的锚杆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对回采巷道进行了锚杆支护设计,通过工程实践和矿压观测研究,分析总结了锚杆支护的效果,修正并完善了支护参数的设计选择,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下组煤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学习模糊脉冲神经网络的旋转机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分类边界的模糊性和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难以解决应用问题的实例规模和网络规模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学习模糊脉冲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通过脉冲序列的种群编码和无监督学习较好的克服了旋转机械故障分类边界的聚类分析无效性问题.应用表明该算法有效解决了旋转机械故障的边界模糊性问题,较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特大断面偏压公路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大断面公路隧道大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方式施工,临时支护作在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对于不偏压隧道先拆除左获右侧临时支护影响不大,而对于偏压隧道,埋深浅侧的临时支护先拆除,还是埋深深侧的临时支护先拆除对初期支护受力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广州龙头山特大断面隧道公路偏压隧道的数值计算,分析了偏压隧道左、右侧导洞的临时支护拆除方式对初期支护、临时支护弯矩和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特大断面偏压隧道基于双侧壁导坑开挖方式的临时支护合理的拆除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异步电机在启动、稳态、失电三种运行状态下的转子断条故障情况,根据电机启动过程中故障特征频率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采用STFrFT对定子启动电流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解决了故障信号和工频信号难以分离、不易提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检测出故障信号,而且能反映出故障特征频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信号频谱分析方法应用在信噪比低、故障特征不明显的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往往会出现因为故障的频谱图差别不大而导致误判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谱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高阶谱相较于传统频谱分析,具有良好的抑噪性,同时还保留了信号的非线性相位信息,解决了定子匝间短路故障快速诊断的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例分析表明:发生定子匝间短路故障与未发生故障的电流信号"最大幅值"处双谱水平切片图完全不同,且随着故障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谐波分量越多,幅值越大。由此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信号中的非线性特征,完成了对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接地网拓扑简约分层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电网络理论和矩阵理论建立了本征接地网层上的故障诊断方程.引入能量最低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欠定方程的求解问题.对一个小型接地网的计算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范占锋  蔡建华  赵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1981-11988
西部山区在建或即将修建的大量隧道都具有高地应力特征,如何提高高地应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是当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关键难点,而地应力增加是岩体波速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多源地震干涉法模拟了在断层波速一定的条件下围岩波速和断层倾角变化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位置识别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波速和断层倾角的增加会导致预报的断层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接近掌子面,计算结果间接表明了地应力对识别断层位置的影响。通过二元二次函数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含地应力和断层倾角的修正公式,依据修改公式,对白马隧道高地应力洞段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现场开挖结果与修正后的预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位复合顶板围岩强度低而差异大、层间粘结力弱且易离层冒落等特点,结合离石矿4303工作面巷道实例,在实验室围岩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该类巷道顶板破坏特征、锚杆锚索耦合加固机理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在掘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工作载荷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该类顶板应及时支护巷道围岩,利用锚索加大锚固范围,采用钢带网提高低位岩层的支护刚度,布置斜拉锚索和斜角锚杆提高巷道顶角部综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