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回味感觉     
感觉如盒,而感觉的盒子如同五味瓶一样,充满了酸、甜、苦、辣、咸……我喜欢感觉,回味感觉是我的习惯。我觉得感觉有如点点碎花,乱如雪,任秋风揉出斑斓的辉煌。翻开儿时的照片,看看那童真的微笑,叹息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用手抚平被磨卷了角的照片的感觉,便是一种对生活的修补。感觉会渐渐让我学会珍惜生活,珍惜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我感觉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我看到了整个房间里面的物品、四壁、机器。然后我看见自己平躺在床上,这种感觉很短暂。我的身体和灵魂进入了形状像隧道一样的洞……隧道没有坡度,但它好像在微微上升。里面很亮,越来越亮,眼前只有一片光。光给我带来了一种平静的感觉。我还从没有过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1日早晨,我开着“老婆”(我没老婆,而汽车每时每刻都跟我在一起,朋友们都管它叫我的“老婆”),带着同行的三位,驶入高速公路,冲向那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克孜利亚大峡谷。开出后沟,我的感觉不是很好。太阳像一个白色的“吸顶灯”,在沙尘暴的作用下,闪烁着惨白的光。向前望去,100米以  相似文献   

4.
沙坑前一条新铺的45m红色跑道,似乎与普通跑道没什么两样,但不同的是,沙坑边的桌椅上排列着一排电脑。只见一名运动员在跑道上助跑、起跳……动作完成后,运动员立刻就从旁边的电脑里知道了自己刚才的步长、步频、速度等关键技术参数。教练员再调出数据库里该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最佳数据,向他指出刚才哪一个环节出了毛病。这时,已经心里有数的运动员再次回到跑道上,开始重复训练……这一切,就像变魔术一样的神奇。  相似文献   

5.
雨中闹剧     
正天空中像打鼓一样,雷声响彻云霄。一阵风刮来,"呼—呼—呼"。雨前,好清爽!"哗哗哗……哗哗哗……",下雨了,所有的树爷爷和草弟弟都向我鞠了个躬,招了招手,为我跳了一段舞!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豆大的雨滴"叮咚"一声像石子似的落入小水坑中,我发现:每当有一个小雨滴落下触碰水面时,水面上就会"开"一朵小花,并且飞起来一个稍小的水滴,然后,水滴落下,又会"开"一朵小花,又飞起来一个稍小的水滴……  相似文献   

6.
一位参加梦境研究的年轻女性志愿者描述了一个反复出现的梦:"我沿着海滩散步,我知道父母离我不远.这时,我望向大海,看到一个巨大的粉红色大写字母A从水里冒出来,并听见一个声音:'我是字母A,跟我来!'它的声音深沉有力.我走入水里,试图游向那个巨大的字母.我向前游,它往后退,然而波浪越来越大……然后,我便醒来了."  相似文献   

7.
张拓 《科学之友》2005,(13):69-72
来到西双版纳,满大街的油棕树,椰子树、芭蕉树都在向你招手,散发着浓郁的热带风情.走进原始热带丛林,千年的老树、湍急的小溪,"呀呀"的鸟叫、高悬的吊桥,带给你刺激、心跳的感觉.被称作"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从喜玛拉雅山滚滚而下,像一条金黄色的飘带横穿西双版纳,流经越南、泰国、缅甸等13个国家,越南人民称之为"湄公河",又称之为"母亲河",我们熟悉的流沙河更是它的一条支流.版纳的水果很多,有芒果、槟榔、榴莲、枇杷及山竹等内地少见的热带水果,价格也很便宜,可以让你过足"水果瘾".  相似文献   

8.
《知识就是力量》是我在三年前的高中图书馆里寻找到的,当时只是觉得名字很有分量,就想一探究竟。那时我一直在考虑将来上大学的志向是什么,翻到这本杂志,猛然注意到一篇讲人的大脑与人的智力的关系文章,觉得很好奇,想从中找到如何开发自己智力的方法。我就想找到智慧之门的钥匙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怕丢掉关于提高智力的只言片语。在我慢慢的阅读中,发现对自己大脑这个重要器官竟然一直都不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的,那次是我极少的一次对某一本杂志这样的爱不释手,我看完那篇文章后,就仔细地从目录看起……在把它从图书馆借走的一…  相似文献   

9.
没有高中文凭的美国研究生 我是被改革开放的大浪推到美国的。在那以前我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念着小学、中学,也像许多成绩好的学生一样憧憬着进一所名牌大学。高二那年,铺天盖地的“文革”浪潮来了,我继续读书做研究的理想也在一片喧嚣声中破灭了。我消沉了一、二年,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越来越感到厌恶。于是又回到了我的小屋,关上门,罩着灯,一头扎到我所钟爱的数学物理中去了。虽然看不到任何前途,而且  相似文献   

10.
<正>初夏的黄昏时分,人们常常可以在河边看到一些外表精致,体态轻盈,身长大约1~3厘米的小虫,成群结队地在河面上自由自在地追逐、飞舞着,这些小虫就是蜉蝣。说到蜉蝣,人们似乎不大在意它的形象,反而对它那"朝生暮死"的生命历程更为关注。文学史中的蜉蝣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摄影师莱文·比斯(Levon Biss)说:"小时候,我对大自然兴致盎然,常常出去寻找可以攀爬的高大树木。"然而,在环游世界之后,他的好奇心转向了自然界最微小的结构。在拍摄"种子和果实的隐藏之美"系列照片时,比斯常常沉浸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收藏品中。他说:"看到种子的各种结构设计,我感到极为震惊。有些的确十分精妙,身上有绒毛的腋刺莲看上去人畜无害,但如果动物(或人)碰到它,就会感觉奇痛,像受到电击一样!"莱文·比斯的植物摄影展"种子和果实的隐藏之美"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展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广袤的蔚蓝色海洋深处,海底地形是怎样的呢?它是否与陆地上一样,有山川、高原和盆地吗?是的,在距离大洋洋底2000~3000米处,有一条像"巨龙"一样蜿蜒的巨大山脉,它就是"洋中脊"。在不同的大洋,它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囚(下)     
第五天我开始寻找可能制造出氧气的物质。找寻星球的事暂且搁置,在盘踞于身边危险的威胁下,自由生活什么的都是在做梦。没错,这个梦可是真正用来蛊惑人心的。狭小的舱室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除了暴露在外面寿命很短的发动机以外我全找过了,什么都没有,神断绝了我的一切生机。发动机的原料仓我是一定不能打开的,那会使舱室和外界有一个小小的缝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都有过捕捉萤火虫的经历,在黑夜里追逐许久,才把小小的萤火虫放进瓶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一闪一闪发出微光……让萤火虫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不久前,山西太原原定在七夕前夜举行的"萤火虫艺术节"因故取消,浪漫时节里最浪漫的事未能如愿,甚是遗憾。不过,在新西兰北岛有这样一个小城,这种梦想竟也能成真: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  相似文献   

15.
对于过去,断断续续的真实加上想象的东西,会成为对某一事件的全部印象和记忆。儿时的记忆像梦一样,有些东西甚至只是儿时的想象,时间久了,也能成为记忆。对外公马帮的记忆就是这样。我见过他的马帮。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些院里院外的马匹,在外公的吆喝声中,赶马人集结成队,然后爬上村后的山坡,蜿蜒而上,消失在我的视野里。若干天后又在我的视野里顺着山坡盘旋而下,回到我的记忆里来。但我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时候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对那些马匹走过的地方,只能是想象中的一座又一座的山。对马帮旅途的想象也是我对马帮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大后,知道了一些东西,认识了茶马古道。我想,外公的马帮肯定在古道上走过。  相似文献   

16.
假如地球只有人类?我真的不敢想象那是什么样子. 帮朋友策划出版《灭绝之路(野生动物保护手册)》一书之后,我几乎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都去造访地处京城的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这是一处美丽幽静的湿地河谷,像香港沙田的跑马场,放眼望去,绿草青青,池塘和老树一明一暗,点缀着麋鹿悠闲的身影.这片湿地河谷长久被我们遗忘了,它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更鲜为人知的是,清朝末年,世界上最后一群麋鹿曾保存在这里,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知.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工作室:最近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是“郁闷”。和谁见了面,都说:“我好郁闷。”或许许多同学是说着玩的,可我却真感觉“郁闷”。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性格中忧郁的成分就渐渐多了起来。“此愁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越来越喜欢在忧伤的诗词里沉迷。无数次抬头望向天空,心愁就像水一样在周围弥漫,世上的一切显得那么缺少生趣,不断地哀怨,不断地迷惘……平时,不好不坏的成绩,不冷不热的同学关系,平平淡淡的生活,一切都能触动我忧郁的神经。为此,我整天显得心事重重。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8.
经过14个小时的颠簸,火车进站了,我拉开车窗帘,一缕阳光射进车厢,雄伟的北京站缓缓向我移来。因为晕车连续呕吐了8个小时的我好像忽然来了精神。再过几十分钟,我就要真正看见我几次梦中看见的校园了,那匾额上刚劲的笔锋,那条条垂落的长青藤…… 师大的校园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 高耸的新图书馆楼,气派的英东教育楼让我感受到北师大的现代化;成行的绿柳白杨让我感受到北师大的闲雅清悠;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牌更给我一种醒目而又醒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收到了朋友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我收下了你的礼物,也收到了一种感受:在人世间,最能让人心潮动荡的莫过于亲情了”。 当您远离亲友,思念曾浸透着每一个孤独的夜晚。而在突然降临的一个睡梦里,您与亲友们会面了。虽然那种喜悦很快就被醒来的酸楚替代了,可您忘不了那喜悦,忘不了那梦,忘不了那亲情…… 亲情带您超越了时空。  相似文献   

20.
正作者自述,他有一年在泰国清迈观看放天灯,想到一个写作点子:假如不需要的记忆能够像放天灯一样释放,那该有多好!他后来创作了一些相关作品。而在这篇小说中,他又创造出一个相关职业"梦瘾师"。梦如果可以交易,势必会产生庞大的市场,带来巨大的利益,而文中"梦之同业联盟"这样的庞大组织便应运而生。他们垄断这个行业,向从业者收取费用,对拒绝交钱的从业者予以铲除。当然,有压迫便有反抗,本篇便讲述了这样个体对抗组织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