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问:与西方国家领导人相比,中国政府领导人倒愿意使自己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就像您一样。就科学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性来说您持何种观点? 答: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中国历史悠久,在科技领域有过辉煌的成就,然自明朝末年起,中国在这一领域开始落后于其他民族。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直至新近出现的互联网,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于是,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自那时起就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 总体说来,要归因于久已存在的封建制度。明朝期间,统治者忙于修复和加固长城,禁止人们出洋,此后又实行“海禁”…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当代许多极其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的获得与很多人数众多的集体的协调一致的综合性工作密切相关。对研究、实验、生产工作的合理组织与正确管理以及社会对这些工作的支持,这些都是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和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9,4(1):28-28
1959年元旦刚过,1月2日苏联成功地發射了人类第十顆飛向月球方向的巨型宇宙火箭,它已按照計划飛过了月球区域,成为一顆新的紅色行星繼續在太空飛行。从此,人类進入宇宙和去行星旅行的大路真正打开了,人类离开地球的理想即將变为現实。中国科学家为苏联科学家、設計师、工程师和工人的这一偉大成就欢欣鼓舞,欢呼苏联科学技術工作者把現代科学技术又提高到了一个新階段,为人类又一次作出了光輝貢献,並且衷心祝賀苏联科学技术的偉大胜利,苏联共產党和人民的偉大胜利。 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为苏联向月球方向發射巨  相似文献   

4.
执著与固执     
如果说科学家有时候也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概不会有人相信.科学家总是站在探索大自然的第一线,哪能出这样的毛病.然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正确和错误的认识都会出现,在某个条件下认为是正确的,在另一些条件下可能就不正确了,从某一个侧面看是正确的,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就不正确了.一个科学家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因固执而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或更早一些,一批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经常在一起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讨论和合作。其中有数学家、电子和电机工程师、医生、医学科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显然,他们在一起发现了共同关心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某种共同的语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设计控制系统的工程师为了  相似文献   

6.
这篇论文分析了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未来供需状况的预测。大学学龄青年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愿意从事科学或工程职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都表明未来几十年中美国在学士和博士这两个级别的人才将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倘若这些预测变成现实,那么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将会给美国的经济增长、国际竞争能力以及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考察了招收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学生并使其留在本专业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拯救城市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0,(12):9-9,48
<正>研究诸如水资源管理等问题的科学家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城市地区,因为科学家基本上生活在城市中。关注城市发展以美国首都华盛顿大都会区为例,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劳动力是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北京有超过16万名专业人员活跃在研究和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8.
黃国安 《科学通报》1959,4(22):769-769
为配合中国历史博物館开幕而編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一书已和讀者見面了。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优秀文化遺产的国家,在我国历史上,有許多伟大的科学家,他們对科学事业曾經作出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祖国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庫。本书叙述了29位科学家,当然,我国古代对科学有杰出貢献的科学家并不只限这29位,本书所叙述的自然远不能概括我国数千年来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可是,它已經充分体現了我国古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4年,我接过《科学通报》大旗,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期刊国际化竞争,我和编委会团队一直在思索:如何使中文期刊紧跟中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科学通报》如何提高自身水平,继续肩负起科学家和办刊人的重托与期望?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科学家交流的平台,国际科学研究的展台,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中文期刊的旗舰"的办刊宗旨.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到  相似文献   

10.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4,(1):39-39,38
美国国家实验室是一个由十家研究和开发机构组成的群体,由美国能源部提供大部分资金,并以被称为GOCO(即政府所有、承包商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些独立的实验室雇用的员工多达10,000名,包括来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的运行费用在几亿美元乃至十亿美元以上。 有能力——且有足够胆量——作出如此评判的人们相信,无论怎  相似文献   

11.
张辉  杨夏 《自然杂志》2006,42(4):311-320
众所周知,量子计算机在处理某些特定问题时的速度将快于传统计算机。由于各国争相布局量子计算,它将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高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颠覆性质的“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多少魅力?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量子计算的研究风起云涌,如今的量子计算又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文章作为引玉之砖,对量子计算从底层研究跨越到技术路线的发展以及未来的产业动向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18-123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古代一系列五元化科学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其历史背景,认为商周时期的尚五 意识和战国秦汉盛行的五行观念是这类理论得以产生和流行的主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应用非线性科学的若干前沿数学工具讨论通信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的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志云 《科学通报》2012,(8):594-599
论述我国2004~2010年高速列车技术快速发展的成就、科学基础和重大意义.着重讨论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所发挥的作用.作为这一创新体系理论指导的是一门新学科: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对这一新学科近几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在建立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方面所起的作用,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论述了我国创新发展高速铁路技术的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汪云九 《自然杂志》2015,37(1):33-40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灵魂问题感兴趣,但是对于灵魂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辨式讨论,到19世纪心理学中的内省式研究,一直到20世纪末的多学科多层次探求,灵魂问题才真正进入现代科学的研究范畴之内。现在意识问题在国际上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举出两个事例来说明意识问题的科学研究进展:灵魂出窍和视觉图象识别。  相似文献   

18.
苏玉娟 《科学之友》2007,(10B):162-163,165
21世纪科技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存空间、物质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人类只有积极地应对科技,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葛瑞法 《科学之友》2007,(10B):168-169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当前对于中国近代科技衰败的根源所出现的几种误区,在此基础上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