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 ,给出了多晶铁纤维的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理论公式 .利用电磁参数进而得到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 ,即获得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对长径比的依赖关系 .分析了铁纤维长径比对反射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必须依据反射率理论公式对铁纤维的长径比进行优化设计 ,才能得到宽频带、低反射率的铁纤维涂层 .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高反射率的回归反射涂层产品,本项目通过大量实验,生产出最佳的粘合剂及优选出其用量,并利用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长径比对铁纤维涂层反射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给出了多晶铁纤维的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理论公式,利用电磁参数进而得到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即获得铁纤维涂层的反射率对长径比的依赖关系,分析了铁纤维长径比对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必须依据反射率理论公式对铁纤维的长径比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得到宽频带、低反射率的铁纤维涂层。  相似文献   

4.
涂层颜填料色相、尺度与微观状态对热屏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反射、散射机理入手,研究隔热涂料中颜填料的尺度与微观状态对热反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加入使涂层表面颜填料粒子排布更加紧密,涂层表面折射率和反射率均增大;与颜填料粒径10 μm的涂层相比,粒径5μm的涂层中粒子排布紧密,粒子之间的距离低于1μm,反射率更大,隔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首先,在水溶性白色涂料中混合不同质量比的黑色色精,形成几种混合涂浆,将混合涂浆均匀地涂在纸板上,并自然干燥,得到不同灰度的表面涂层试样.其次,通过一种称为圆盘-亮度的方法测量并计算每个试验样品的光反射率,并验证圆盘-亮度方法测量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有效性.最后,根据Kubelka-Munk散射和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涂层表面光反射率的计算关系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行实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涂层表面的光反射率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拟合实测数据;提出的计算模型或经验公式可用于指导白色涂料与黑色色精混合配制,获得所需的表面光反射率涂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和超轻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为隔热功能填料,制备复合隔热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钛白粉掺量和硬硅钙石掺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以及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协同作用对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别添加钛白粉和硬硅钙石均能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复合添加钛白粉和硬硅钙石能进一步提升涂层隔热性能,复合涂层的热反射率可达80.54%,超过M IL-E-46117标准中热反射率高于75%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磁波传输理论推导出了电磁屏蔽材料表面反射率公式、基于电磁参数广义匹配规律下总后向反射率公式和预设总后向反射率取值的表面反射率公式; 通过3维网格法理论分析了电磁参数对表面反射率和总后向反射率的影响,并使用掺杂了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电磁屏蔽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中应主要调节材料的电损耗ε; 掺杂了少量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电磁屏蔽涂层能实现在2~18 GHz内有大于6 dB的衰减值,即表明掺杂纳米稀土氧化物能够较好地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军用低发射率伪装材料,提出了复合结构设计的方法。选用具备可见光高透过和红外高反射特性的纳米锑掺杂氧化锡(ATO)薄膜,通过镀膜工艺对复合涂层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光学与红外隐身兼容的目的。利用分光光度计、热成像仪及隔热测试装置对所制复合涂层样品的光学、红外和隔热效果进行测试,分析低发射率涂层对整体绿色涂层的光学及红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结构设计后的绿色涂层样板的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以上,红外反射率达到70%以上,在保证色彩饱和度的同时,发射率显著降低,达到了0.2。经过复合结构设计的绿色涂层拥有良好的红外伪装效果,能够较好地躲避红外侦察。  相似文献   

9.
装备表面覆盖的吸波涂层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膨胀、老化等损伤,从而影响吸收性能。利用反射率、相位测量和微波成像技术,研究了这3种损伤模式及其对吸收性能的影响。首先制作了带有三种损伤类型的雷达吸波涂层和红外 雷达兼容吸波涂层样板,采用弓形法测量反射率和相位,采用雷达散射成像系统建立样板散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的损伤都使涂层吸收性能恶化,其相应的吸收频带变窄,并随涂层的结构或吸波材料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磨损损伤模式对这两种吸波涂层的影响最为严重,导致吸收能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低频效应和宽频特性较好的吸波材料,以高纯块状Co、Fe、Si为原料,采用电弧熔炼和高能球磨工艺制备CoxFe80-xSi20(x=0,10,20,30)合金粉体,使用SEM、XRD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合金粉体形貌、结构及Co添加对合金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合金粉体主要由α-Fe相组成;Co的添加使Co-Fe-Si合金的反射率峰值变小,并随α-Fe晶粒尺寸增大而向低频移动;在涂层厚度为1.8mm的条件下,x=20的合金吸收峰频率和峰值分别为4.8GHz和-13.4dB,低频效应较好,x=10的合金吸波峰频率和峰值分别为6.2GHz和-14.8dB,低于-5dB的吸波带宽达14GHz,具有良好的吸波宽频效应。系统研究了Co10Fe70Si20合金的反射率随涂层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合金的反射率峰值向低频移动,当涂层厚度为3mm时,反射率峰值达到极值,即在3.7GHz处达到-14.8dB。  相似文献   

11.
多层雷达波段吸波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吸波涂层的反射率计算及优化设计2个方面介绍了多层吸波材料理论的研究进展;从阻抗匹配型和阻抗更迭型2个设计方向概括了国内外多层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试验成果;指出了多层吸波涂层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涂层厚、质量大等问题以及吸波材料发展的复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多层吸波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性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制了一种太阳热反射型隔热涂料,考察了成膜基料、隔热颜料和填料的种类、颜基比及涂抹厚度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太阳热反射率和红外光反射率表征了涂料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基料,以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钡、空心陶瓷微珠为隔热功能颜填料,再加上云母、水及助剂等,制备出的反射型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达92%,对红外线的反射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3.
按照电磁波传输理论,研究了满足广义匹配规律的纳米级Y2 O3在涂层电磁屏蔽材料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数学模拟分析了表面反射作用对总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波垂直入射到涂层电磁屏蔽材料时,介电常数ε的增加将会加大表面反射性能对后向反射率的影响,材料的磁导率μ对于材料内部的储能和耗能起主要作用;纳米级Y2 O3掺杂到涂层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之中会有效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电弧喷涂铝及铝—锌涂层在动态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铁基体表面电弧喷涂铝及铝-锌涂层进行了动态腐蚀实验,以失质量法计算了腐蚀速度,并探讨了腐蚀机理。采用SEM对铝及铝—锌涂层腐蚀前后的外表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铝及铝—锌涂层表面进行了能谱分析,采用电化学系统测试了涂层的自腐蚀电位。实验结果表明,在3%NaCl水溶液中铝涂层的耐蚀性优于铝-锌涂层;其原因是铝涂层表面上氧化膜的自愈能力及自腐蚀电位高于铝-锌涂层。研究还表明,铝及铝—锌这些阳极涂层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它所覆盖的钢铁表面,还能保护暴露于腐蚀介质中的钢铁基体表面。在铝、铝—锌涂层上刷涂有机涂料,有机涂料能渗透到金属涂层的孔隙中,将孔隙封闭。同时,有机涂层和金属涂层能构成复合涂层,其防腐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双复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双复纤维材料,将该材料均匀分散于有机高分子胶粘剂中,在结构上进行设计,制成一定规格的平板试样,并进行电磁参数和反射率的测量。通过对测量所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该材料在含量为3%,在增加底层的基础上,d=0.8mm时,最小反射率R=-18.73dB,低于-10dB的有效带宽为10GHz,而且利用该材料制成的涂层面密度比较低,有可能成为良好的轻质高效吸波剂。  相似文献   

16.
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鲁西南地区太原组煤镜组反射率受抑制的原因,指出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效应的产生、演化及消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主导因素与次要因素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探讨了热喷涂Zn-A1合金涂层复合轧制钢板的喷涂和轧制工艺,研究了这种新型复合钢板的防腐性能及有关影响因素,以涂层结构、相组成及元素分布进行了金相分析,X射线分析和能谱分析,为开发新型涂层复合钢板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亦可供工程用钢结构件长效防蚀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制出一种纳米环保液体防腐涂层,介绍了该防腐液的配方及工艺流程,分析了其防腐机理,并且通过与先进的达克罗涂层技术做对比,说明该纳米环保液体涂层具有无环境污染、能耗低以及优异的防腐性能等特点,是一种优异的新型防腐涂层。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薄膜理论基础,分析了受抑全内反射的理论机制,导出相应的光线透射率及反射率公式,从透射率,反射率随棱镜相对间隙d/λ、入角角θ0及折射率n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当间隙从0增加到一个波长量级时,透射率T从100%下降到0;  相似文献   

20.
从Kukhtarev能带传递模型出发,导出了光折变四波混频共轭反射率对晶体内光栅空间频率的响应及空间电荷场的关系,给出了硅酸铋晶体内允生载流子两种输运机制对共轭反射率频率响应的影响的理论解释。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