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很不平坦。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上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不正之风等腐败现象。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重温毛泽东辩证法思想,使我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运动。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从无阶级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再发展到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处在这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第三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对私有制和阶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是一个历史悠久、恢宏庞大的理论体系,其中,先秦时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基本因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传承数千年,从夏商时代的神主人辅型政治伦理到西周时代的神人并重型政治伦理,再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主神辅型政治伦理,正好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否定之否定过程。透过这一精神历程,隐约可见中华民族蹒跚学步阶段其政治伦理发展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实践观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毛泽东实践观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有重要意义。立足毛泽东实践观,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意义和任务;从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可接受性等多视角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时代主题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20世纪初期的“战争与革命”到20世纪后期的“和平与发展”的提出,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时代主题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基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由清晰到模糊,再到失误,导致他在处理政治和经济关系时,出现了由正确到“左”,再到极左的悲剧,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许多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地发生着作用。从工作到休息再到工作,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无不体现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认识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成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同志从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文化教育的辩证认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文化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强调文化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另一个是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强调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基于此,毛泽东系统论证了文化教育的两个最核心内容:一是社会发展与文化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文化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两个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毛泽东又对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了一定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