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什么样的词来描绘父母的心情?——“内疚”。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父母拼命地告诉子女如何生活得更好,并且慷慨解囊,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大多数的父母,所得到的是什么呢?“什么都给”的牺牲者。而孩子无论给什么都不够,最终导致一场可怕的悲剧。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上:什么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呢?为了回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8,(4):27
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和打斗的孩子,大脑构造与普通孩子不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说,大脑发育分阶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脑内负责情绪的区域发育较正常孩子要快,但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你学习好吗?你聪明吗?”,不管这个孩子学习是否真的好,是否真的聪明,你得到的答案通常为“学习好!聪明!”。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大、进入小学之后,你再问他相同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将会有所变化。如果是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他通常很谦虚地回答:“还可以”;而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儿童则通常避免回答这类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之后,很少会有儿童“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习好!聪明!”。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幼儿园孩子不懂谦虚和对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们是某中学学生。我们班上有个绰号“款”的男生,经常在课后吸烟,还被朋友接到校外喝酒,且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他常对同学宣称说,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否则将来走上社会会不适应,而且他的父母就是这样鼓励他的。我们同学与他父亲接触后了解到,他父亲是个识字不多的商人,很有钱,也确实不反对儿子吸烟、酗酒。由于“款”的影响,这种风气现在在班级里很“流行”。不少同学很担心,但不知道对“款”和他父亲的行为法律有无规定给予禁止。请问:未成年人吸烟、酗酒,父母要不要管?学生:陈列、江南等陈列、江南等同学:…  相似文献   

5.
当今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为处在一种特殊的养育环境中,所以很容易养成任性的坏习惯。任性的过程往往是:当孩子有某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哭闹,而家长为了不使其哭闹,便依从了他。次数多了,就在孩子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了"条件反射",只要不满意,就以各种方式来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家长教育不得法,再加上溺爱、放纵和迁就,最终就会养成一切都必须由着或服从他  相似文献   

6.
楚歌 《科学之友》2003,(9):14-14
33岁的炜炜(化名),育有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3岁的儿子。一年前,她发现丈夫有外遇,几经考虑,决定与丈夫分居。但她并没有就此让孩子一起背负家变的伤痛,反而是很理智地跟她分居的丈夫达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大人状况如何,仍尽量维系对孩子的情感和责任。约“他”参与儿女的活动受访时,炜炜神情祥和地说:“在需要父母一起出席的场面,我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天,我把刚买不久的“文曲星”带到课堂使用,吸引了不少同学,其中一位姓朱的同学向我借用,说是带回家让他父母知道这种东西对学习有好处,好让他父母也为他买一个,我就答应了,并要他第二天归还。第二天我找他要时,他说在路上被盗了。我要他赔,他说自己赔不起,又不敢叫父母给钱赔,我也就算了。过了半个月,先后有好几位同学都对我说,朱某有个“文曲星”,跟我当初借给他的—模—样。很显然,朱某是在骗我,把我的心爱之物骗为己有了。现在社会上都在讨论诚信,那么什么叫诚信呢?同学朱某的做法是否属于不诚信的表现?我现在该怎么办?初中…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长笛演奏家高尔韦乐观爱笑,他说这可能是因为他是凯尔特人。足球迷知道,英国有个足球队叫“凯尔特人”队。凯尔特人的古老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欧洲西部的部落集团。凯尔特人的后裔,现分布在法国北部、苏格兰高地、威尔士、爱尔兰等地。有人这样评论今天的凯尔特人,说他们有“古老的语言、伤感的历史、唱歌的爱好”,说他们代表着“自由、叛逆、诗意、魔幻、崇尚自然和自给自足”。凯尔特人高尔韦选择快乐。他的道理说来很简单“:人生苦短,何必总是不高兴。”他曾经在柏林爱乐乐团担任首席长笛,卡拉扬当时是乐团指挥。高尔韦…  相似文献   

9.
看到4岁的小明讲话结结巴巴的,他父母心灰意冷: 自己的孩子这个样子,笨到家了,长大后如何找工作呢? 其实,小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一是口吃的儿童, 到了青春期绝大多数会自行痊愈;二是口吃并不代表着低智商,许多世界级科学大师,小时候也有过口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孩子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以后,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转折——学习将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呢?美国拉德福特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维吉·D·林克丝建议: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应寻找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从一开始起就应该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件非常重  相似文献   

11.
江南 《科学之友》2006,(3):58-59
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和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这些传统文化中流传的东西,体现了人与植物的交流。原始人对自然的畏惧,很可能是出于他们对自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10):27
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和打斗的孩子,大脑构造与普通孩子不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日前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说,大脑发育分阶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脑内负责情绪的区域发育较正常孩子要快,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现象全消失.因此家长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父母下岗后在市区开了一间餐馆,因人手不够,就让我(15周岁)利用暑假到餐馆洗碗、洗菜和端端盘子。我在店里干了一个月的时候,恰逢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法大检查,说我父母是非法使用童工,必须立即改正,并接受罚款处罚。父母是叫自己的孩子到餐馆帮忙,也没有给我工钱,可以说是让我从事适当的家务劳动,难道也算雇佣童工吗?劳动行政部门说要罚款,不知要罚我父母多少钱?读者曹青曹青同学:首先应当明确,你父母让不满16周岁的你到餐馆帮忙,也属于非法使用童工。我国《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  相似文献   

14.
梅辛 《科学之友》2004,(4):72-72
昨夜翻阅书刊,不经意看到这么两则故事:一则是犹太人教孩子的故事,父亲把孩子抱上窗台,让他跳下来,父亲在下面接,如此两次,孩子玩得很开心,要再玩一次。这回他也毫不犹豫地往下跳,父亲却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任凭孩子摔得大哭。然后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认为第三次我还会接你呢?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平日在学校的工作,我还会利用晚上或周末、节假日的时间,为各地的家长和青少年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分享与交流.在我和儿子一起相处的时间,也是他学习,我工作.我非常感谢我的儿子,尽管我工作繁忙,但他和我的相处仍旧是愉快而亲密的.我也从中发现,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背景:娃娃相亲很火爆 刚满百天就准备私定终身?在电视、论坛上,“娃娃相亲”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某论坛“女人心情”版块推出《社区红娘》栏目,以“娃娃亲”为主题.相亲大会抛出“找对象从娃娃抓起”,号召“拒当寂寞宝”,强调通过相亲不仅给孩子找玩伴,也促进父母交流育儿心得,能让孩子扩大社交圈,还可以满足一些人“儿女双全”的愿望.一周之内吸引了1 000多人顶帖,200多个家庭参与,最终有40多对宝宝“配对”成功.其中,参与者年龄最小的“帅哥”才6个月,且与一个刚百天的女宝宝“两情相悦,互定终身”.  相似文献   

17.
心理信箱     
李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在校生,就叫我琳琳吧。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我现在很苦恼。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从小、初、高,到现在的大学,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却也算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亲子关系的问题比各个年龄段的要多并且激烈,处理不好会使个体和家庭受到困扰以至影响身心健康。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学校与心理健康研究室副研究员徐岫茹。徐老师有很丰富的心理咨询的经验,做过专门的青少年课题研究,为许多学校和电台热线热心授课和服务。 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冲突都有哪些表现呢?徐老师说: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冷战,父母和孩子之间少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表面看起来平静,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焦虑。另一种是冲突表面化,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家长觉得孩子太不听话,于是便争吵,甚至发生家庭暴力,严重的有打伤、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家严济慈(1901.1.23~1996.11.2)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的一个小山村,一家7口,靠父亲种两亩薄田和小本贩运为生。他是长子,有两个姐姐,也是家中唯一能上学的孩子。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亲见他聪明好学,还是节衣缩食送他到县城上小学、中学,他也以年年考第1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反毒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毒品对孩子的影响决不能低估。家庭、学校对此忧心忡忡。所有做父母的,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健康,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沾染上毒品。父母能使孩子远离吸毒,只要他们知道怎么去引导。下面是父母预防孩子沾染毒品的7个措施。1.谆谆教导最近美国一机构对加州中学的2700名一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34%的人从父母那里知道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