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二、栏目:本刊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学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书评书介和学术信息等。论文应有新见解、新方法或新材料,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字简练;讨论是  相似文献   

2.
学术领域一直是知识分子默默耕耘的“圣洁领地”,但是,由于社会的、经济的、名利的等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学术失范、道德滑坡现象。对此,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笔者在这里无意对形形色色的失范现象和各种各样的非道德行为给予痛斥和批判,只想从学者自律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学术失范有人认为是商品经济冲击的结果,但它难以解释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学术失范的水平远没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发达”?可见,学术失范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丑恶现象在学术领域的反映,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项学术成果的诞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因而整饬学术道德的工作就是件相当艰巨、不容乐观的任务。无论是失德的现象,还是整饬的努力,我想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谈: 一、创作层。就是指从事科技工作、进行著书立说、潜心学术研究之人。学术创作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探索真理的过程,无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求真。一是“为学不做媚时语”。说真话,写事实和以探求未知为己任应该是学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公众的心目中,学人是社会的良知,真理的…  相似文献   

4.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二、栏目:本刊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学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  相似文献   

5.
铁肩担道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参加“重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学术讨论会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想重点谈两个问题:一是回顾学术界近年来为学术规范、学风建设问题而作的努力、已有的成就;二是呼吁学术报刊能给予学术规范、学风建设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就个人的观察而论,我感到,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是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话题。自1994年《中国书评》首倡学术规范讨论以来,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予以积极的回应。同时,学术界的有识之士还就学风问题与学风建设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于学术批评和书评加以…  相似文献   

6.
根本的规范: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人类活动系统的规范,在某种意义上是达到系统目标的条件与手段。学术界或学术共同体的目标就是知识的增长和学术的繁荣,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可是如何促进,用什么规范和社会契约来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学术的自由和学术创新,一切其他学术道德规范主要由此派生出来。爱因斯坦说:“我所理解的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显然,对学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抑制知识的传播,从而也会妨碍合理的判断和合理的行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集,许良英…  相似文献   

7.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开辟“共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专栏的目的 ,不是为了“一吐为快”或“解气” ,而是为了唤醒所谓“学者”的学术道德良知 ,并在此基础上共建良好学术规范 ,以促进学术的真正繁荣。其实 ,学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方式 ,它既能达到对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张扬 ,又能达到对无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人的鞭笞。我们所说的“学术失范” ,并不简单是一个学术政治化、世俗化、功利化、道德良知失缺等等问题。严格地说 ,近六、七十年来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许多所谓的学术活动都是在没有规范可遵循的状态下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胡塞尔纯粹学术立场,纯粹学术立场是学术研究本身的需要,是学术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保证。坚持这一立场意味着不以学术之外的需要为目的,意味着坚持学术的自律,探讨和贯彻这一原则,对于今天中国的学术建设有极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二、栏目:本刊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学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书评书介和学术信息等。论文应有新见解、新方法或新材料,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字简练;讨论是关于前人研究的商榷研讨;评论是对科技史学理论观点和研究进展以及重要著作的评述等;书评书介以严肃的学  相似文献   

12.
引文和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规范的形成和确立,并不简单是一个学术道德的问题。学术规范是学科历史的产物,是学术传统的载体,是学术评价体系运作的基石,严格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科领域发展成熟的标志。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活动的规则与我国固有的和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产生了某种断裂,特别是在某些交叉进线或者新兴学科中,说得严重一些,学术活动是在没有规范可以遵循的状态下运作的。经过20年的努力,由于社会科学和研究的繁荣发展,由于整个社会的前进和变革,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我们的确…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地看到贵刊去年第 3期“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中谢泳的文章。文中提出了学术规范建立的前提是学术独立的观点。我很钦佩贵刊及谢泳的勇气 ,因为学术独立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这同时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为其关系到学术界是否能繁荣发展 ,因此本人也不忍投笔一议。首先 ,我认为学术的“绝对”独立是没有的 ,也是不会存在的。因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地脱离现实社会而凭空思考。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希腊哲学在希腊诸城市国家被征服前后的转变。积极向上、乐观地对个人和城邦的幸福与善都同…  相似文献   

14.
学术规范与学术独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学术界提出重建学术规范的问题,最初着眼的是学术表达的技术层面,比如强调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反对抄袭和剽窃,批评不实的炒作等等,这都是有益的。但学术规范的重建,仅仅强调技术层面,有它的局限性。中国的学术传统可以上溯两千多年,而现在学术界心目中的规范,主要是20世纪从西方引进的。学术规范毕竟不同于工程技术规范。在人文领域中,学术和思想是互相渗透的。思想创造本身往往不受规范约束。有些形式上完全符合规范的论著可能因为思想的苍白而一钱不值,有些充满思想活力的论著又可能不合乎常规的表达范式。在人文…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及其传统的移植、构建与传承对于后发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昆作为一名"庚款"留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开创了半导体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并形成了清晰的学术谱系。文章在考察该学术传承谱系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学术传统,即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半导体超晶格研究为主要方向、善于运用简化模型方法以及坚持严谨的科研作风。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通讯》(下称《通讯》)的“学人论坛”办得红红火火,引得我也不免想来凑上几嘴。本来《通讯》此前举办的两场关于学科发展和学术规范的讨论,我也曾很留意,奈何因为抱着沉一沉、看一看的打算静观,逐渐发现有些想法在后续刊出的文稿……  相似文献   

17.
建立学术规范的呼吁是针对学术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混乱和腐败现象提出的 ,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上 ,而学术规范也只是作为一种对策才受到重视的。因此 ,只在诸如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比较原则的问题上达成了有限的共识 ,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疑虑 ,归纳起来主要有 :1 我国目前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西方 ,这是否意味着对西方文化殖民的主动迎合 ?是否意味着完全臣服西方 ,为其左右 ,从而扼杀学术的“本土性” ,乃至拔掉中国文化的根基 ?2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自然科学 ,这是否意…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并且批判性地探讨时代精神,那么,在一个技术已构成人类的根本性境遇的现时代,技术哲学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3,(3):I0001-I0001
(2022年起执行)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3、6、9、12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数学是从欧美现代数学移植过来的,其中拓扑学在中国是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数学分支,其背后深层的原因引发关注。本文基于中国部分拓扑学家学术谱系的角度尝试来探讨该问题:通过绘制中国部分拓扑学家学术谱系,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由此探讨拓扑学的中国学术传统,得出拓扑学学术传统在中国已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