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1-1416
众所周知,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介绍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讨论了与系统科学相关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同时讨论了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层次,包括“系统学”;技术科学层次,包括工程控制论与运筹学;工程应用层次包括各种系统工程,还有从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为“系统论”的桥梁,最后归纳了与“系统复杂性”相关的主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系统科学”不同于“复杂性科学”,但由于其兴起背景和演化发展过程、研究对象以及指导范式等因素上的相近性,它们实质上又是相互融合的,是易于混淆的两种提法。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区分是进一步了解系统科学与系统哲学研究领域的必要过程。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应该是开放的理论系统,系统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辩证法是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应高度关注系统科学的发展,应加强系统“一与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医学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宗涵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25-1428,1438
介绍了人体、特别是人类的疾病和健康过程符合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多层次多形态的网络结构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和混沌状态,本文还简要讨论了人体生命活动复杂性的信息学基础,提出生命信息的重要作用及构成人体复杂性基础的观点。本文指出了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在系统复杂性研究工作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赞成“复杂性研究”却不赞成“复杂性科学”。道理很简单:“复杂性研究”是可能的,“复杂性科学”是不可能的。科学仅限于研究实体、运动和关系,从未研究一种“属性”建立起一门科学来。譬如“美”是一种属性,人类研究“美”至少几千年了,但美学始终属于哲学而不是科学。我们不应当直接研究“复杂性”,而应当直接研究“复杂系统”,特别是某一类复杂系统。惟有“系统科学”是总的称谓,永久性的称谓。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董向辉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58-1463,1478
中国的中医理论古老而超出西方现代理论体系之外,然而中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单纯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是难以解释中医理论的,在认识到这一差异的基础上,作者引入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方法和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视步分析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着重从时间维上系统的发展阶段角度分析了阴阳,从系统间关系种类的角度来解释五行,最终要在中医理论中引入现代分析观点,将中医理论方法用于复杂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复杂思想正在强烈影响科学哲学的说明方式、确证方式;本论文论证了这种趋势,依据CHooker的《复杂系统的哲学》(科学哲学手册第10卷)以及其他文献,本文在科学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两个方面对复杂系统思想给予科学哲学的冲击、可能形成的新科学哲学范式做出了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1总则1.1《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青岛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2本刊秉承科教兴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发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理论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1总则1.1《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青岛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2本刊秉承科教兴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发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也适当刊登综述与评论、学术动态等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1总则1.1《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青岛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复杂性专业委员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2本刊秉承科教兴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发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也适当刊登综述与评论、学术动态等文章。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开展跨学科的复杂性研究,认为一种新型科学正在从这种跨学科综合中涌现出来。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实际上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果,而跨学科研究也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研究进路。其中,类比、隐喻与模型是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与创新,就是在跨学科的视野下,运用隐喻与计算机模拟探索复杂系统突现的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迫切需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文章采用系统科学的视角,把突发公共事件看作一个复杂性系统,从事件的产生过程分析事件的成因、特点,根据事件的成因过程提出政府要担当主导事件的序参量,把握事件发展趋向。为此,政府要注意事件和时间流逝的内在关系,降低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打破主客二元关系,获得有效消息;重视信息反馈,输出合目的性信息,此外,政府还要重视细节,避免因细小因素对社会系统进化过程中造成的重大扰动。  相似文献   

13.
突现与还原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突现与还原的传统论争出发,审视Jaegwon Kim这一代表性人物对突现思想提出的新挑战,进而从复杂系的突现性对这种新的挑战作出回应,阐释层次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还原,突现是对还原的超越与补充。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管理科学与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领域的热点和焦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启人 《系统工程》2004,22(1):1-10
近几年我国经济/管理科学界正以承先启后、推陈出新的时代特征向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的特定领域发展。了解我国当前在发展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若干热点有助于进一步开拓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的广阔空间。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当前在社会经济和管理中一些值得系统科学工作者为之苦心孤诣出谋划策的焦点,也许更能体现联系实际。本文拟对此综合地、提纲挈领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斯坦福学派是一个强调从哲学上来研究实际的科学实践,否定科学统一或科学整合可能性的新经验主义的松散联盟,成员包括John Dupré,Ian Hacking(哈金),Margaret Morrison(莫里森),Peter Galison(艾莉森)和Nancy Cartwright等人,其中以南茜的观点最为激进。Nancy Cartwright(1944-)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前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任教于许多大学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面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16.
复杂性科学中复杂性根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复杂性科学是近年来系统科学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 .然而 ,诸如什么是复杂性根源的问题等一些基本命题仍有待解决 .事实上这些问题也阻碍着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文在一般系统研究的范畴内 ,在原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讨什么是复杂性根源的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复杂性是由系统基层次之上的关系环引起和支配的 ,即系统基层次之上的关系环是复杂性的根源 .另一方面 ,2 0世纪 90年代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异军突起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CAS)的发展已经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建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并开始突破经济学中的某些议题 .不过 CAS概念在组织和管理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照理 ,系统理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每一步成就都应当毫无例外地为管理科学所利用 ,组织的演化或重组最后当集中于开发内嵌优异软件包的适应性企业或事务模型之中 .文中对此表达了作者们的希冀 ,也是为了怀念许国志先生和继承许老的遗愿.  相似文献   

17.
还原与反还原的争论,科学统一与反科学统一的争论,是当今科学技术哲学界的两大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每一方都有著名的哲学家支持,各执一方。我在此两大争论基础上,提出约定性结构还原,狭义科学统一,广义科学统一。同时从约定性结构还原与广义科学统一的密切关系中,用新的视角,试图寻找还原与科学统一的研究新进路。  相似文献   

18.
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是透视论,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论。人类的认知能力不足以建立包罗万象的复杂系统模型,不得已求其次,只抽象出复杂系统某些属性——关系而构建某些种类的系统模型及其相应的系统科学诸学科。系统科学现有的十几门学科是复杂系统的十几张透视图。系统科学有待综合。医学可以提供启发,而完整的综合可能有待计算机模拟技术不断进步在将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