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藏族传统的生态观与藏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民众,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生态观念。其崇尚自然、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生活节制等观念,对于构建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学校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及田野调查的资料论述西藏藏族农民洁净观念的转变,以及“洁净”和“卫生”观念在藏族农村社会的整合,认为从“洁净”到“卫生”的转变过程折射出西藏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艺、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4.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5.
拉巴平措副主席根据十五大和区党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西藏研究》(98年2期)上撰文“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努力推进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发展”,认为我区的社科研究工作,只有重点转向,才能开创新局面。并且指明了重点转向要突出三个重点,其中之一就是“重点研究如何扬弃传统文化和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笔者在了解和研究藏族传奇人物更敦群培及其著作时,发现其对藏族传统文化及其观念有着独到的认识,堪称藏族思想史上一名“唯我独醒”的启蒙思想家。每当感受到更敦群培那充满智慧与闪耀着光芒的思…  相似文献   

6.
藏族神话衍生到后来深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与神话传说互为利用,相辅相成,神就变为神话的主角。这与藏族的宗教文化相适应,神就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于是神左右人们的思想,对人们的个体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马藏族”位于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的白马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习俗、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探讨了整理、开发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并建构了科学合理的传承路径.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以期保护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张扬的“替天行道”“全忠仗义”的“义”,突出的仍是经济项义“分予”意义,但将原来自上而下分予,更改为由下而上的群侠义分,体现了人可参政理国的思想,很有民主气息。粱山领导集团颇有民主气氛,四次排座位突出了“随才器使”的民主性人才观。梁山“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思辨思想,它来源于游民无产者的平等意识融汇佛教众生平等观念,是宋元时期南北文化思想碰撞的产物。梁山全伙受招安,是“空想社会主义”思辨思想对儒家伦理依托之必然。但《水浒传》率先大胆尝试用文学艺术形象地表现民主,其民主文学始祖地位是没法抹掉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传统藏戏悲剧性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观念是民族意识的主要构成因素,它以民族文化的形式渗透在该民族每一个成员的个体意识和行为之中,并通过哲学、宗教的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戏剧产生于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传统藏戏再现了或深刻地表现了藏族先民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情世故,也体现出该民族的悲剧观念.本文通过对藏戏代表文本的具体分析,试图探讨促使传统藏戏悲剧性消解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学学报》2013,(3):203-204
藏族宗教文化的神圣性与象征性特点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宗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除了一般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其民族区域的特殊性和神秘性,即以信仰对象的神圣者为中心,以信仰为本位,以宗教道德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神佛的观念解释世界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对神佛、菩萨、高僧的信仰崇拜是希望的寄托,以解脱成佛为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1.
藏族动物故事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藏族民众以动物为对象的知识生产过程及其结果,具备独特的内容表达、叙事逻辑和思想理念,是民众源于生活需要的动物知识积累与观念传递。藏族与动物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民众长期与动物相处而进行的生活实践和观念表述,构成了相应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知识谱系。动物故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护民间流传的动物故事,而且是保护故事所传递出来的以动物为中心建构的自然生态关系、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象征性思想,以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心经》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从个体禅修实践及其境界角度昭示了佛教哲学赖以建构的根本依据和基本逻辑理路。《心经》表明,佛僧在禅定修炼中亲证的极境即空虚寂静、主客合一之境,是佛教形成其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等方面哲学思想的的根本性实证依据;从“般若”认识论到“空”本体论再到“脱苦”人生论,则是《心经》蕴含的佛教哲学建构的基本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3.
青稞是西藏古老的农作物,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酉仓)"指青稞酒,是藏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也是藏族酒文化的重要源泉。文章对有关青稞酒的文献记载、文化内涵以及藏族酒歌的文化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民间宗教研究的重要方法。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们差异又多元的世俗心理需求。融入到民众生活内部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深刻存在,是转经习俗得到稳固传承的隐形动力,甚或成为藏传佛教长期扎根于青藏高原的民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时下的生命教育理论是在借鉴西方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想推进生命教育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存在着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资源。儒家坚信人性本善,挺立心性之体,解决了生命主体性丧失的问题;主张成己成物,生死一如,开出了原始儒家珍爱生命、乐观进取、修身持己、奉献社会的人生态度,到了宋明理学那里又进一步发展为天地一体、生死一如的至高境界。发掘传统儒家的生命智慧对检视与推进生命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途径有三:统筹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种科学文化,以便二者协同发展;做好中华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扬弃,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地气”;确定“和谐”、“科学”的标杆,协调现代与传统的和谐转换,提升中国本身的文化亲和力,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从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蒋桂磊  王志银 《科技信息》2009,(19):123-123
道家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自然、社会和人生诸领域,融生态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等门类学科为一体,深刻揭示并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身与心相统一的终极理论,体现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高度。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日常生活语料中取材,对英、汉时空隐喻进行共性与个性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英、汉时空隐喻取象、认知的共性与个性。时空隐喻的共性源于人类思维与生活体验的共通性。而个性差异则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哲学思想、文化背景等。时空隐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同时使学生增进了解语言、文化、认知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中一直都包含着人对人的认识这一内容。从人生哲学、宗教人学、到理性主义人学及现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哲学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而这种认识最后必然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人在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