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8-18
黄淮麦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5亿亩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的五分之二。筛选、创制高抗小麦主要病害和逆境胁迫的育种材料,探索小麦广谱、持久抗病抗逆育种新途径,培育适合黄淮麦区的高产、多抗、持久抗病抗逆小麦新品种是产区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是黄淮麦区生产上最主要的小麦病害,常年受灾面积在4亿亩次以上,损失的粮食总量可达50亿公斤。胞囊线虫病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威胁巨大的新型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剧、受灾面逐年扩大,目前已在河南、河北、山东等13个小麦主产省发现该病,仅河南省普查发病面积就达1700多万亩,可能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选育抗病品种是从源头上保证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然而黄淮麦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多数易感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和胞囊线虫病,无高抗赤霉病品种。除病害外,逆境胁迫也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小麦育种缺乏优良抗逆种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4):61-62
小麦是我国北方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由于气候异常变化,黄淮等麦区旱、寒、病、倒、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给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困难,生产上急需抗旱节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5-25
1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建立“中麦11”种子繁殖基地,提高种子质量和繁育速度;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为“中麦11”号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和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熟化配套技术体系,加快推广速度。到项目结束时,“中麦11”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在少浇两水的条件下,示范区小麦产量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8):64-64,67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世界小麦主产国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方面,早已实行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近些年来,我国在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先后育成并推广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但由于产量潜力偏低及各种配套技术不到位等原因,在我国一些麦产区已出现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下降趋势,而高产质差小麦种植面积却出现逐年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旱、长旱及连旱不断,严重影响了我国小麦的生产,尤其是北方地区,在我国北方地区旱地小麦在1亿亩以上,干旱缺水是该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大限度把自然降水蓄于土壤,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21):74-75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晋、冀、蒙、青、甘、宁、新疆等地种植春麦约2240多万亩.该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锈病发生频率高、程度严重,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近年来,山西中部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由于倒春寒的影响,死苗现象严重,加之秋播较早,复播的秋作物和蔬菜不能发挥理想生产潜能和效益,难以实现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的效果.因此,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广适,适宜复播的国审小麦新品种“晋春15号”,通过良种繁育、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基地建设,可大幅度推进小麦产业化进程,提高复种指数,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旱地新三熟“小麦/玉米/大豆”模式是四川农业大学在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农民增收需要,与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合作研究形成的旱地新型种植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在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麦/玉/薯”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8.
1课题介绍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小麦-玉米轮作是其主要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分别为470万公顷和200万公顷以上,占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当前,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几个问题,包括:①缺乏对不同产量条件下作物需肥特性的了解和针对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48-48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市场变化及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大幅调整,小麦生产已开始由单纯追求高产模式向优质、专用和高效的方向转变。小麦子粒品质的优劣是由品种特性与栽培环境共同决定的。对同一品种而言,小麦品质的化学基础主要决定于内含蛋白和淀粉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85-86,88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其小麦生产的丰欠对全国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有重大影响。影响河南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倒伏、倒春寒、干旱、干热、锈病、白粉病等。品种间遗传基础狭窄,小麦育种很难有突破性进展。因此,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病、抗寒、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商品粮外调量均占全国首位。保障粮食安全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除了保障足够的耕地面积之外,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科研团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66-67
我国北方严重缺水,而用水量不断攀升,造成河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采空漏斗区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限制因素。小麦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又是农业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50%左右。随着地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3.
“国审周麦23号”的原原种、原种保纯及繁育加工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原种繁育基地5万亩,生产高标准原种2000万公斤;“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示范方建设,建立千亩高产示范方6处,产量水平达到600公斤/亩;“国审周麦23号”的超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组装,形成一套成熟的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面积15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对“国审周麦23号”的进行品质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66-67
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病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前三名杀手。营养治疗是现代医学所倡导。据报道,铬、硒等微量元素与糖尿病、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小麦是我国北方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矿质来源,因此小麦品种铬、硒等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对民众的健康起着重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生产上利用的小麦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远不能满足健康饮食的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约为22556万公顷,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显示,1991~2001年世界小麦平均总产量为5.27亿吨,占谷物总量的28.48%,世界小麦主要集中在亚洲、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大、产量高的国家,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的13.3%.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全区共有耕地面积33037.76万亩,其中潮土占全国潮土面积的比例为53%,褐土占全国褐土面积的比例为40%,棕壤占全国棕壤面积的比例为23%,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近年来该地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土地退化严重、土地质量下降、化肥利用率低、有机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1-5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种子胚乳是人类及家畜的重要食物和饲料来源,因此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非常注重小麦的遗传改良和遗传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小麦储藏蛋白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研究”(2002AA224031)课题,是通过对决定小麦品质的储藏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来提高小麦品质。通过深入地研究这些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规律、作用机理,比较禾谷类作物间嘌呤吲哚蛋白基因和1Dx5基因在结构、功能及正确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差异,为开展禾谷类作物基因组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72-73
江苏粮食作物生产稻麦两熟为主体,其中,麦类种植面积334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3350万亩。稻麦两熟制面积2800万亩。全年秸秆量4000万吨,秸秆利用率不到40%,大部分麦秸秆被废弃和焚烧,浪费资源,并造成大气、水体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农家肥少有积制,更难以下田,对化学肥料依赖程度日益加重,农田质量降低。再则由于麦秸还田利用对稻田耕整、水稻栽插带来许多困难,麦秸还田稻作技术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9.
“高效节能清洁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中试与生产示范”项目是将河南工业大学研制的小麦分级加工技术、小麦清洁处理技术、物料纯化技术等小麦加工新技术进行中试后进行技术放大和生产示范。项目主要解决了小麦制粉过程中物料重复研磨、设备效率低的问题,大_夫提高了单位产能、降低了能耗,同时通过清洁处理技术使面粉中的微生物含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张广才岭地区,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20多年来,在该景观区虽然做过大量的方法研究,但从方法技术上没有排除有机质的干扰问题,使得以往区化扫面工作存在着地球化学变差不明显、异常弱化及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不明显和地质找矿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中国地科院物化探研究所组织黑龙江地勘局、内蒙古地勘局、安徽一物及陕西二物联合在该景观区开展1:20万区化扫面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