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因才 《世界知识》2011,(22):41-41
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转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球治理中心”的七/八国集团(G7/8)从世界经济舞台上迅速后撤。由G7/8创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却由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会议,并于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第三次金融峰会上正式“自我加冕”,取代G7/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3月18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据了解,本届高层论坛,吸引了包括70多位全球500强企业"掌门人"、30多位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全球知名学者在内的600多位嘉宾齐聚北京,聚焦2017年中国与世界如何深度互动。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与此同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如何通过结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2019年G20峰会于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20国集团的事务影响着世界,20国集团无疑是全球研究体系的推动力量。20国集团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19个重要经济体及欧盟组成,占全球GDP的80%以上及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图1)。作为全球"国际合作首要论坛",此次会议是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召开的。各方高度期待20国集团继续为促进经济机会、应对全球挑战发挥积极作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二十国集团作为非正式的全球多边协作机制,向世界上最重要的20个经济体提供了一个开展政策协调、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全球协调的议事平台,因而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架构,影响着各国宏观经济决策的议程设置和决策偏好,制约着世界经济体系的路径选择。中国和欧盟是美国之外的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双方在二十国集团的平台上开展的合作,对世界经济体系乃至全球战略格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言论     
《世界博览》2014,(23):7-7
20国领导人聚首布里斯班事件: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于11月15日至16日聚首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G20第九次峰会上探讨经济增长、就业和抗风险等议题。巴西、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欧盟等20个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和银行行长出席这次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峰会发布的联合公报指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就业仍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全球通胀快速上涨,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压力上升。但与此同时,受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抬升、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面临更多挑战,不得不在防通胀和稳经济上做出权衡。把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7.
任琳 《世界知识》2014,(24):46-47
<正>2014年11月15~16日,二十国集团(G20)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回顾过去历次峰会的成果,G20业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治理与协调平台之一。紧扣时代背景,顺势而生G20产生在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之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失效,需要一个全新的、可以给全球经济带来稳定预期的危机应急机制。再者,各国之间经济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从新兴经济体崛起、开放与保护的较量、美中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多边与单边的对垒4方面梳理了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的变化;从加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统筹协调,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4方面提出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推动核心技术原创性突破、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软实力4方面提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21,(4):12-13
过去数十年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发展"东升西降"、特别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态势日益显现。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基础的多边治理框架。进入新世纪以来,WTO多边治理框架越来越显现出"失灵""失效",WTO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要求对WTO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6,(5):7
正【杨洁篪谈20国集团峰会筹备工作】杨洁篪国务委员2月16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指出,中方希望推动杭州峰会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在相关部门和省市共同努力下,筹备工作正全面有  相似文献   

11.
徐秀军 《世界知识》2014,(21):14-20
<正>时隔13年,中国再次作为东道主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地区"大"——APEC人口、经济总量、贸易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40%、60%和50%,而且世界经济的"三巨头"汇集于此;亚太地区经济"多样"——经济体资源禀赋各异,经济结构相差较大,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有差异,等等,但这也彰显出亚太区域经济较强的互补性,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道路并不平  相似文献   

12.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经济总体上仍行进在缓慢复苏的道路上。但随着一些新的影响因素的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在总体保持"常态"运行的情况下,分化与动荡亦成为描绘全球经济的关键词。发达经济体增长表现不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总体持续巩固,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水平表现各不相同。2015年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1.8%,较2013年提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9月杭州G20峰会后,默克尔完成了她执政以来的第十次访华。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合作是这一轮中德会晤的核心内容。在今年6月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德政府的第四轮政府磋商中,推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位列最重要的会谈内容之一。在中德双边合作中,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中都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三国经济总量占东亚的90%以上,占全球的份额约为23%;人口总数达15.4亿,占东亚人口的3/4,占全球的份额约为21%。可见,三国经济合作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与世界上很多地区相比,中日韩经济合作进展相对较慢。在当前三国经济面临各种挑战以及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3年,影响国际形势的各种长短期因素日益凸显和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4,(23):6-6
<正>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阿博特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5日至16日出席在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本次峰会主题是经济增长、就业与抗风险。15日下午,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习近平建议二十国集团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创新发展方式;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是全球治理再遇逆流、在波折中前行的一年。今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未能如多数国家所希望的那样来谴责一下"保护主义"。自2017年汉堡峰会明确提出"反对保护主义"以来,已经连续两年没能将之写入G20首脑宣言中了。这一现象反映出全球治理令人担忧的现状——保护主义、单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告诉了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楠 《世界知识》2015,(7):64-65
<正>近年来,全球价值链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领导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APEC会议、G20峰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全球价值链问题,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全球价值链问题的研究和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厘清贸易失衡等全球性问题,使我们在对外经贸合作与谈判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性。我国正处在深度融入和主动构建全球价值链的新阶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准确把握更加重要和紧迫。为此,本刊推出"全球价值链的故事"系列文章,将从对全球价值链的初步认识入手,重点关注增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届时中非领导人将聚首北京,共商新时期中非友好合作发展大计,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放眼全球,除了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或计划开展"对非峰会外交"。比如,不久前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  相似文献   

20.
<正>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全球大国,俄罗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俄罗斯或许应避免陷入西方国家、中东大国在非洲开展的地缘政治竞争,而应更加重视同非洲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真正帮助非洲实现长期发展和繁荣。2019年被俄罗斯媒体称作俄罗斯的"非洲年"。10月,首届俄罗斯—非洲峰会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举行,5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获邀出席峰会,与俄罗斯一道共商俄非全面合作路线。俄非峰会将巩固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