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概念被引进美国外交领域始于二战后,美国人戴维·D·纽瑟姆在其1966年出版的著作<人权外交>中首次使用这一概念,1977年,卡特总统上台后明确提出"人权外交"的口号,向世界公开宣示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到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外交与里根主义的推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里根主义的目的是在全世界建立"自由"、"民主"的政体,而这也正是美国人权外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赵明昊:夏洛茨维尔事件实质上是美国"另类右翼"运动的又一高潮。2008年,理查德·斯宾塞提出了"另类右翼"这一政治和社会运动理念。斯宾塞是国家政策研究所的负责人,这家智库极力宣扬"白人至上主义"并推动相应政治议程,"另类右翼"近年也在美发展成为一股包括"白人至上主义"者、极端排外者、反全球化人士、新纳粹团体等的政治运动,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俄罗斯外交基本实现了"现实主义回归"。事实上,在21世纪初普京执政的最初几年,现实主义曾是其对外政策的主基调。但随着国际油价攀升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力相对恢复,俄罗斯外交进入了一个较为"激进"的时期。2008年前后,"美国已经衰落""多极化已成现实""俄罗斯可以有所作为"等判断一度主导了俄罗斯的国际战略观。2007年普京"慕尼黑讲话"、2008年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20,(22):80-80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主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出版时间:2020年5月ISBN:978-7-5012-6233-5定价:89.00元本书为年度系列出版物,长期对国际形势进行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对中国外交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2019年国际形势专题评述,包括"大国国情与外交""主要地区形势"和"国际及地区问题"三章,共15篇文章;下篇为2019年中国外交评析,包括"中国外交布局""中国与国家及地区关系"和"领域外交"三章,共19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0,(14):80-80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主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ISBN:978-7-5012-6233-52020年5月出版定价:89.00元本书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编的年度系列出版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系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长期对国际形势进行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对中国外交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一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2019年国际形势专题评述,包括"大国国情与外交""主要地区形势"和"国际及地区问题"三章,共15篇文章;下篇为2019年中国外交评析,包括"中国外交布局""中国与国家及地区关系"和"领域外交"三章,共19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和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基督教新教依然是美国的主流宗教,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美国外交的两大指导思想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都有其宗教源头,分别对应基督教孤立主义和普世主义。宗教对美国外交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战争、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外交意图,把握美国外交走向,丰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从层次来看,这一外交格局既包括中央政府层面的高层外交,也有城市、地方政府乃至民间组织机构的低层次外交。一般来说,中央政府的高层次外交更关心安全、政治等"高政治"问题,低层次的外交则更关心经济、治理等"低政治"问题。高低层外交和高低层政治的结合,构成了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国际关系学科面临新的挑战。国际关系理论主要集中于解释高层次的外交和高政治的问题。对于  相似文献   

8.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0,(4):10-11
1世界经济论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凝聚力量1月21日,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主题为"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持续遭遇逆风,面对气候变化、地缘冲突、经济发展不平衡、新一轮科技革命等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0名政商学各界和公民社会等利益攸关方代表围绕"工作的未来""健康的未来""如何拯救地球""超越地缘政治""科技向善""更公平的经济""更好的企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强调实体与实体的相互关系,坚持空间动态体现社会现实,展示社会关联。多萝西·帕克文本中的性别政治问题本质上体现为空间问题。帕克在短篇小说《华尔兹舞曲》里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外界与内界相融合,构建起精神、文化和社会多维度的空间图像,呈现出美国20世纪20—30年代女性所遭受的广泛的性别主义、性别压迫与性别规训。文本中的秩序颠覆与话语抗争实质上是一种质疑和挑战男权至上或男女二元对立性别"空间表征"的"空间实践",目的在于建构女男二元对立的"表征空间"。这种对性别空间政治样态的精心规划与演绎,折射出包括帕克在内的美国女性对传统性别空间的质疑与强烈的自我空间诉求。  相似文献   

11.
龚婷 《世界知识》2013,(11):69-69
也许是源于国人对美国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认知,“美国研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一直占据突出的位置。“美国研究”,简言之是专门将美国当作对象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著名美国 问题争家王缉思教授曾将“美国研究”与内容涉及美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区分开来,并担心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似乎在减少”,“美国研究日益成为美国问题研究”,成了谁都能说上几句的显学。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地提出并论述了"软权力"思想,他所说的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美国的政治文化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观,这一点在外交方面表现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软权力理论将美国历史上固有的使命观、例外论、"天定命运"等思想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本文把软权力与政治文化结合起来,阐述这两者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进而指出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中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智库是由许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研究机构。它已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性的一个"思想产业"。日本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智库,研究领域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今大小不等的千余个智库主要  相似文献   

14.
艾森豪威尔经济、外交思想与他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位于张自忠路3号东院,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国际问题研究所之一。现有人员60人,其中研究人员45人。本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社会和文化问题,其中重点是东亚、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问题;亚太地区的地区合作及发展前景,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ASEAN)、东盟地区论坛(ARF)以及东亚地区的合作;中国与亚太地区主要大国的关系,如中美、中日、中印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亚太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特别是亚洲现代化与文化的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国际社会围绕着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进行着斡旋与博弈.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并试图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保持环境气候领域的主导权.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既有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更有树立环保大国形象,掌握气候外交主导权,为本国环保产业开拓市场等政治、经济方面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东欧国家在这27年间的社会发展用"转型"能概括全吗?从上世纪80年代末算起,由原来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演变而成的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国家,已经有27年的新历史了。对于这些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学者们至今乐于用"社会转型"称之。社会转型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宏观、微观多个层面。本文只是综合地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2月1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北京冬奥会前夕,日本众议院通过了诋毁中国人权问题的"涉华决议案",足见反华势力的嚣张气焰与弥漫在日本社会上的政治阴霾何等严重。——高洪伴随日本政治右倾化,"理想现实主义"或"和平现实主义"政策思想开始被所谓"军事现实主义""右翼现实主义"所取代。岸田提出"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建立长期政权而迎合安倍等右翼保守势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各种文化并存是其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源于清教主义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在各种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美国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其"民族主义"、"个人主义"、"使命意识"等价值观与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清教主义缩影.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是老子著名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而老子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所反复阐述的"自然之道"无疑是其犀利的社会批判思想的内在灵魂和价值悬设.老子以"自然之道"深刻地批判和否定了社会现实及其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消解了全能主义的政治权威,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独立的社会批判系统,为构建现代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社会提供了可供启迪利用的丰富思想资源和固有的民族性基础.同时,对包括道家、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未能导出真正的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原因、"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在缺陷等都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