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1月25日,朴槿惠在被停职后首次会见记者时称:"若‘萨德’入韩决定被推翻,韩国将不是主权国家"。这是在"萨德"入韩问题上坚持顽固立场,并将"萨德"入韩与国家主权相联系,企图反驳和封死反对派的主张,断绝政府更替后新政府改弦更张的可能。然而朴槿惠的这一说法很难成立,"萨德"入韩正是美国无视并侵犯韩国主权的表现。事实上,只有将"萨德"入韩决定推翻,才能证明韩国是不看霸权国家眼色行事的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8日,韩美军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宣称该系统最晚将于2017年末正式投入使用。从长期来看,"萨德"入韩最大的负面效果就是有可能将东北亚局势拖入新冷战格局。围绕"萨德"入韩的争论早已开始美国现行的导弹防御计划分高空防御和低空防御两部分,"萨德"是高空防御部分,全称为"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的目标是对来袭中短程导弹末飞行段进行有  相似文献   

3.
正"萨德入韩"几成定局,引发东亚局势震荡。几乎同一时间,台湾前"新江舰长"吕礼诗称,台军界预测美军计划对台出售"萨德"。但在舆论喧嚣下,"萨德入台"这个看似荒谬的议题很快被时事脉动掩盖。事实上,美国在研制"萨德"之初就将韩国、日本和台湾视为部署对象,这一议题筹谋至今,显示其背后颇有文  相似文献   

4.
<正>3月12日,韩美联合司令部宣布已结束对部署美军"萨德"系统的用地调查。紧接着,3月26~2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4月9~12日美新任国防部长卡特等军方高官密集访韩。在官方公布的美韩国防部长会晤的正式议题中虽未涉及部署"萨德"问题,但舆论普遍认为与韩方商讨"萨德"才是卡特韩国之行的最大焦点。美军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动向搅乱了东北亚风云,牵动着有关国家的神经。最先进的反导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萨德"入韩,对东北亚的安全格局形成强烈冲击,也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抗议,朴槿惠总统的支持率大受影响。从经济上看,目前韩国出口已经连续19个月出现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韩国经济面临诸多结构性不利因素。然而在这种极为充满复杂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标准普尔却将韩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调高至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5周年的日子。对于重大事件的逢五逢十周年日,中韩这样的亚洲近邻本应隆重纪念,但双方却都不得不控制住调门,因为两国关系仍未从韩美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受到的伤害中恢复过来。2016年7月,朴槿惠政府宣布决定自美国引进"萨德"系统,一下子摒弃了过去四任韩国政府在与中方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时坚持了20多年的"三个没有"说法(美国在部署"萨  相似文献   

7.
<正>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萨德"系统的部分装备3月6日已经通过军用运输机运抵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韩国防部表示将尽快经过相应程序陆续将"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基地。据悉,3月6日抵达韩国的"萨德"系统装备包括两台发射架。韩国政府否认与正在进行的"秃鹫"美韩大型军演相关,但是此前美韩军方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今年的"秃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事关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受国内、国际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出现过一些波动,经历了由"亲韩远朝"向"朝韩并重"转变两个阶段.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建议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使朝鲜放弃核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在韩国部署"萨德",最感到纠结的是中国和韩国。中韩之间对于对方可能都有过高的期待,都受制于愿望思维。中国可能过于期待韩国顾及当时较好的中韩关系而不部署"萨德",而韩国则可能期待中国顾及较好的韩中关系而不对韩国部署"萨德"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双方之间可能都出现了偏离客观现实的判断。我们需要了解韩国方面到底是怎么看"萨德"问题的。关于"萨德"问题讨论的起点,一是朝鲜的核开发,二是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韩国自身安全受到来自北方的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南海争执剑拔弩张,美韩在韩部署萨德体系,从南北两个方面引发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紧张,导致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面临重大挑战。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原有的南北两个三角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东亚新国际秩序和政治安全格局实现了重组,基本达成战略平衡。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霸权守成构成了东亚区域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但美强中弱的大格局一时不会明显改变。东亚区域的所有重大政治安全问题无不受此基本矛盾的制约,东亚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均会受到中美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30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在接受国会质询时说,目前韩国没有考虑追加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据韩联社报道,康京和当天在国会表示,韩国政府对于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现有立场没有改变,并正在努力构建"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康京和说,韩美日三国间的安保合作范围是针对朝鲜核导威胁增强遏制力和有效应对能力,不会发展成三方军事同盟。她还说,韩中美三国之间的战略沟通也应该是有效且必要的。虽然具体框架暂未建  相似文献   

12.
正不顾中俄的多次警告和反对,韩国政府在"萨德"问题上反水了。决定性的契机是今年1月6日朝鲜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在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韩国军方和国内部分民意压力的叠加下,朴槿惠一周之内便口风松动,最终放弃在"萨德"问题上的"三无原则"(指无请求、无协商、无决定),表示将"考虑有关引进‘萨德’事宜"。六个月之后,"第二只靴子"落了下来。韩国不仅同意部署"萨德",还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选定部署地点。此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传统的战略思维框架下,俄罗斯眼中的朝鲜半岛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地区问题。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利益攸关方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将如何恢复在东北亚的影响力,均衡发展与朝、韩的关系,将如何更加直接地介入朝核问题解决进程,归根结底都将决定这个国家向东看政策的成效与前景,值得密切关注。不放弃"不听话"的邻居对俄罗斯而言,朝鲜并非"听话"的邻居。朝鲜的"不听话"不是21世纪才产生的问题,也不完全是朝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初,我曾在《世界知识》发表短文《为"韩国模式"点赞》,将韩国妥善和智慧处理对美对华关系的平衡做法,归纳为"韩国模式",认为该模式有益于亚太所有国家妥善处理与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有益于地区和平的最佳模式,并且不仅在亚太,而且在全球也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朝鲜进行第四、第五次核爆及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韩国对美、对华的平衡做法有所动摇,发生了从平衡向"不平衡"逆向转变的趋向。近期韩国政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4):8-9
<正>美国和北约就安全保障问题向俄罗斯递交书面回复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分别向俄罗斯递交了有关安全保障问题的书面回复。俄官员表示,有关回复不能令俄罗斯满意,俄方不会接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天在美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方在书面文件中提供了一条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路径,表达了对"俄方行动损害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安全"的担忧等。布林肯表示,美方对与俄对话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乌克兰问题,但俄罗斯需要"缓和对乌克兰的进攻""停止过激言论",  相似文献   

16.
正相信在未来进行设计时,三星将会采取更为保守的方案,多采取成熟的技术,从而规避风险。然而,这样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丧失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这恰恰是三星高层不愿意看到的。自从萨德入韩之后,朝鲜半岛这个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就一直成为国际舞台瞩目的焦点。最近,这个焦点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9月2日,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不是亚洲国家,但在过去百年里,它经常是角逐东北亚的重要力量。事实上,东北亚一些国家的历史演变、今日东北亚格局的形成,乃至东北亚国家获得敏感技术的基础,都是与俄罗斯密切相关的。2012年后俄罗斯大张旗鼓进行的"向东看",在本质上与它以往它在这里的诉求和作为并无不同,但为应对新的形势,在政策内涵和参与形式等方面有了新的特征。第一,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结  相似文献   

18.
李枏 《世界知识》2017,(24):48-49
冰消雷融的时机到来了吗 自从2016年7月韩美军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中韩关系迅速陷入冰点。一年多过去,如今出现冰消雪融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9年初以来,朝鲜半岛核问题和朝鲜的安全保障问题一直处于僵局之中。尽管朝鲜领导人在2018~2019年间与中俄韩特别是美国举行了几次重要峰会,但全面的外交进程仍未启动。金正恩委员长在一系列峰会上做出了接受美韩提出的关于停止"敌对行动"的承诺,但美韩双方在2019年8月举行的军事演习,被朝鲜领导人视为背信弃义的表现,又使半岛局势有所倒退。朝鲜相应地采取了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4日,中韩两国将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时值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因"萨德"问题而陷入僵局之际,也是我们编著的《列国志韩国》第三版即将付印之日。我们不禁要认真审视一下,韩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韩关系何去何从?韩国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小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大国"环伺"的朝鲜半岛,深受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韩国自身也经常强调自身的"三明治"夹心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