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10月31日,埃及西奈半岛沙漠上空,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由埃及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7K9268航班坠毁,机上224人全部遇难,包括17名儿童。这场被媒体称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严重空难"的悲剧,从发生的那一刻起便被包裹在重重谜团之中。在航空专家看来,客机坠毁时并非处于更容易发生事故的起降阶段,而是起飞约半小时后相对安全的巡航阶段。11月2日,科加雷姆航空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如果由于技术故障飞机不会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煤体围绕俄罗斯政局特别是"梅普组合"的议论颇多,其中有许多甚至不掩离间之嫌.这些议论引发了许多疑问. 疑问一:梅德韦杰夫提出"全面现代化"战略,是与普京对着干吗? 梅德韦杰夫自2008年就任总统之后,其施政纲领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实现俄罗斯的全面现代化.2009年9月10日他发表<俄罗斯,前进!>一文,被认为是其起点;此后,特别是针对俄罗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的各种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主张,2009年I1月12日他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了俄罗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0月1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动身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时宣布,由于科济列夫外长未能保证与其他各部协调工作,他打算解除科济列夫的职务。事隔一天,叶利钦又公开表示,他并未打算撤销科济列夫的外长职务,而是认为有必要为科济列夫配备一位助手。叶利钦这一前后矛盾的表态说明,他对外交部工作不满意。科济列夫是1991年6月被任命为俄罗斯外长的。他是目前政府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部长。上任头两年,他忠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多的乌克兰危机除了撕扯着乌克兰之外,最大的后果就是再度分裂了欧洲。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不仅是乌克兰政局动荡的主要推手,而且还公开"抢走"了克里米亚,于是对它进行集体打压。西方大国决定集体不出席俄罗斯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庆祝活动,中东欧的大部分国家要么一口回绝,要么不明确表态。到目前为止,塞尔维亚给了俄罗斯一个面子,表示领导人会参加,捷克也表示派高层官员出席,而更多的国家则表  相似文献   

5.
<正>[美]《新闻周刊》2015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前,一个名叫鲁斯兰的中年穆斯林情绪激动地说:"阿萨德简直就是无情的杀手!"这发生在俄罗斯轰炸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之后。鲁斯兰称,克里姆林宫支持这一"血腥"的政权简直堪称"耻辱"。但另一名穆斯林却认为,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打击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及其他恐怖分子是完全正确的事情,他也从未听说叙利亚政府军有任何侵犯人权的举动。很难评价俄罗斯境内大约两千万  相似文献   

6.
<正>据俄罗斯《导报》2014年10月3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公布了最新的俄罗斯战略武器数量信息,截至今年9月1日,俄罗斯拥有核弹头载具911件,仅比美国少一件;俄可供实战的核弹头为1643枚,反超美国一枚。近年来,俄罗斯着重发展自身战略核打击力量。新型"白杨—M"级、"亚尔斯"级、"布拉瓦"级洲际导弹、KH-555和KH-101级巡航导弹陆续入役。它们都具有射程远、突防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1,(6):8-9
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3月2日,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在电话记者会上说,美国情报部门以"高可信度"评估认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人员去年8月对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使用神经毒剂"。美国国务院、财政部随后宣布了针对俄罗斯多名官员和实体等的一系列制裁措施,涉及克里姆林宫、俄联邦安全局、俄罗斯情报总局等多名高官以及数家科研机构等。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的10月30日是俄罗斯"悼念政治镇压牺牲者日"。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两项总统令,决定在莫斯科建立国家级"政治镇压"牺牲者纪念碑,设立国家奖金以奖励"护权运动"及慈善活动中的杰出成就。这意味着俄罗斯重新审视"大清洗"或"政治镇压"历史的新开端。苏联"大清洗"运动又称"肃反运动",从1934年底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一场针对隐藏在内部"人民的敌人"的运动。自斯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15日,正值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一周年之际,俄罗斯电视第一频道播放了由俄罗斯拍摄的纪录片《克里米亚:回归之路》。这部纪录片片长近三个小时,拍摄耗时近八个月,通过大量采访和实地拍摄披露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内幕和一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人们深度解读克里米亚的"回归"历程及发展现状提供了一种视角。如今的克里米亚,对乌克兰、对俄罗斯、对美国和西方,分别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25日至26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5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普京热烈祝贺中方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尽早访问俄罗斯。普京说,俄中是名副其实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政府部门应加强沟通协商,巩固务实合作发展势头,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1日,一架自莫斯科起飞的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空客A320客机降落在开罗国际机场,标志着俄罗斯同埃及中断逾两年的直航得以恢复。次日,埃及航空公司也恢复了飞往莫斯科的直航航班。据悉,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和埃及航空公司每周将各自营运三班往返莫斯科和开罗的航班。2015年10月31日,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一架从埃及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  相似文献   

12.
<正>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5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南奥塞梯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协议,按照该协议,俄罗斯与南奥塞梯在军事、安全和经济领域实现高度一体化。普京当天表示:"一个联合防务和安全区域将在两国之间被建立,我们的海关机构将得到整合,两国公民之间的边境往来将被开放。"南奥塞梯共和国总统列昂尼德·季比洛夫表示:"俄罗斯是唯一能够保护南奥塞梯人民和主权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指出,6月下旬,俄罗斯成功举办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红场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日前,俄方顺利举行全民投票,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俄罗斯政府的支持以及对俄罗斯政府治国理念的认同。中方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俄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2月27日,曾经在叶利钦时代担任俄罗斯副总理(1997年3月17日至1998年8月28日)的鲍里斯·涅姆佐夫在克里姆林宫附近被杀害。作为俄罗斯政治反对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涅姆佐夫的突然离去让人们在2011年~2012年俄罗斯国内抗议示威高潮退去后再次关注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反对派现状。没有执政党,但却有"政权党"俄罗斯的政治反对派分为体制内反对派和体制外反对派,这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苏畅 《世界知识》2014,(22):30-31
<正>10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后表示,美国与俄罗斯将为打击"伊斯兰国"展开情报合作。从美国的角度,鉴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传统亲密关系,俄方如能一道分享相关情报,对打击"伊斯兰国"将大有帮助。然而,这一消息此后遭到拉夫罗夫的否认。拉夫罗夫表示,他与克里讨论了中东局势,俄罗斯一直准备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但两国未就这一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16.
<正>近段时间,俄罗斯与美国摩擦不断,且有轮番升级的趋势。9月2日,俄罗斯位于美国的三处外交设施被迫关闭并遭到美方搜查。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美国已经全面执行俄罗斯有关裁减美驻俄外交机构工作人员的决定。美方认为这一举动并不利于两国整体的关系,按照"对等精神",美方决定要求俄罗斯在9月2日前关闭驻旧金山总领馆,并缩减其在华盛顿和纽约的外交机构数量。通过这一行动两国在对方国家均保留三个领事馆。4日,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  相似文献   

17.
<正>据外媒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以68%的民众支持率,当选为2014年俄罗斯年度人物,这是普京自1999年以来连续15年位居公众评选年度人物的榜首。根据俄罗斯"公众意见"社会基金会的调查,来自俄罗斯联邦43个主体的约1500名受访者中,68%的人认为普京应居"年度人物"中政治家与公众人物的榜首。较之2013年,该数字增长了近两倍。2013年,仅有32%的俄罗斯民众这样认为,在2014年俄罗斯年度人物评选中,第二名是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其支持率为4%。位居2014年俄罗斯年度  相似文献   

18.
普京新政的开局之年以2012年12月27日普京向斯托雷平纪念碑敬献鲜花的方式结束.竖立纪念碑是为纪念斯托雷平诞辰150周年.斯托雷平是尼古拉二世时期的总理,在苏联时期曾被认为是沙俄统治末期反动势力的代表,但几年前却在一次评选活动中高居"最伟大的俄罗斯人"榜眼之位."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普京这句被中国媒体广泛引用的豪言壮语,实际上是出自斯托雷平.他曾经说过:"请给俄罗斯20年外部和内部的安宁,您将不认识俄罗斯."普京看重的是斯托雷平坚持俄罗斯走自己的道路并维护俄罗斯强国地位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19.
"重启"美俄关系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奥巴马上台后,频频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并加强了与俄罗斯高层间的互动。2009年2月8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美国不认为美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现在是"重启"美俄关系的时候了。3月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会晤时,两人共同按下象征"重启"美俄关系的红色按钮,并强调"这不但是一个改善双边关系的开端,也是美俄在世界重要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开端"。在4月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首次会晤,决定出台新条约,以取代2009年年底到期的美俄第一阶段《消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2009年7月6日至8日,奥巴马首次正式出访俄罗斯,美俄关系出现全面"回暖"态势。本期话题:如何看待重新"启动"的美俄关系?美国是否要与俄罗斯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关系?继续关注本刊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正>□习近平出访欧洲四国3月20日~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开幕式,并对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