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刚过去的1月,全球最重大的新闻莫属特朗普宣布就任美国总统。随着新官上任,特朗普的第一把火便是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火势蔓延日本、澳大利亚,乃至整个环太平洋。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反复批评TPP,认为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项糟糕的交易,并把它判定为"损害"美国经济,特别是蓝领中下层实际利益的祸患。美国退出TPP,特朗普给出的替代方案是"协商出公平的双边贸易协定",美国政府将推动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贸协定  相似文献   

2.
正号称"最高标准"、"非传统"、"21世纪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直备受全球瞩目。2016年2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参与第一轮谈判的12个成员签署了TPP协议,已进入到各成员立法部门的审批程序中。对于TPP,5月执政的台湾新当局不仅承袭了马英九时期"希望参与"的态度,甚至表现得更加积极。台湾为何"非加入TPP不可"?为加入TPP将付出多大代价?  相似文献   

3.
<正>在7月初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汉堡峰会上,尽管19个成员重申对《巴黎协定》的坚定支持,但由于美国的退出,与会各方未能就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定达成共识。特朗普于6月1日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决定虽让全世界惋惜,但也未出乎各国意料。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是出于"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节能减排的企业成本、资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美国财政负担"考量。这一国家公共政策决策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30日,日本致力推动的"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生效,2019年2月1日,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生效。而且日本有望近期与东盟签署新的EPA协定。日本舆论宣称,日本的"战略性贸易(通商)外交"已经进入新时代。现阶段,日本以"全球自由贸易旗手"自居,在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机制中开展"战略布局"与"规则建构"。相比短期利益,日本  相似文献   

5.
正美加谈判在限定期限内完成,美国宣布"北美自贸协定"更名为"美墨加协定"。现在可以看清楚了,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是重谈"北美贸易协定",把"美墨协定"作为一把刀,逼加拿大就范,杀死"北美自贸协定"。更名本身就有深刻含义,它表明新协定不再是一个区域性自贸区概念,而是美国领导的两个双边协定相加,由此,美国获得了主导权。美加协定体现了美墨协定的基本原则,突出地体现了特朗普坚持的生产回归和打开对方市场的意志。比如,墨加两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的美国外交,高调开局,连遭危机,遗憾收尾。这一年,连任的奥巴马有意微调"亚太再平衡",加大了对亚太以外地区的关注力度。美国寻求重启美俄关系,推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意图整合西方世界;新任国务卿克里一年之内九访中东,希望解决热点问题,重塑中东秩序;奥巴马、拜登、克里接踵访问拉美,着力巩固"后院",打造"后查韦斯时  相似文献   

7.
财经剪贴     
<正>1中韩自贸协定签署:超九成产品有望零关税进入6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韩国通商产业资源部部长尹相直,在韩国首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6月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世界似乎"炸了锅"。早在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台后也是断然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当时沉重打击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导致随后几年的气候谈判举步维艰。如今"昨日重现",全球针对特朗普的批评声不断,但更多是一种无奈和茫然:美国退出了,世界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金融互联网化是一个主导趋势,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加速落地期,两者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金融互联网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配合与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互联网化,可推进"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互联网金融起源于美国,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互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日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要求政府官员为退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做准备。报道援引多名美方知情人的话说,白宫为退出这一协定已经做了"长时间"准备,正式退出程序可能最快在一周内启动。不过特朗普最终也可能决定暂时不退出,而是与韩方谈判以修改协议条款。对此,韩国政府官员回应称,韩国方面已作好准备,并且手中藏有多张"王牌"。韩国媒体9月6日援引韩国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内阁在4月3日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废除同荷兰缔结的全部圆桌会议协定的法案,并于4月6日提交了国会。这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件大事。1949年8月到11月,印度尼西亚和荷兰在美国阴谋家科契伦干涉之下,在海牙举行了圆桌会议。会上,印度尼西亚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统称圆桌会议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印度尼西亚必须参加荷兰一印度尼西亚联邦,荷兰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和对外贸易,荷兰的官员和"军事代表团"继续留驻印度尼西亚,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银行、矿场、发电站、运输企业、农场等都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恢复外国资本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和财政特权,印  相似文献   

12.
周密 《世界知识》2013,(15):13-13
美国东部时间7月11日晚,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结束,双方在强化经济政策、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提升全球合作和国际规则,以及支持金融稳定和改革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双方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推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入实质性谈判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4,(12):28-29
<正>奥巴马上任以来,在外交上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动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一直强调"再平衡"出于多重目的,并非针对中国,竭力"美化"外交调整的战略动机,模糊其中遏制中国的意味。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近期奥巴马的亚太之旅、美国挑唆越南反华、哈格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发言已经彻底撕下了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面具,美国在华形象也一落千丈。目光狭隘的美国不仅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总统特朗普的指示下,向美国国会正式发出通知,称特朗普政府将在三个月后启动与肯尼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如果该协定达成,将是继2004年美国与摩洛哥达成自贸协定后,美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二个自贸协定,也是美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莱特希泽在给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信中表示,特朗普政府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外交置身于世界秩序发生历史性重塑和转型的大变局之中,迫切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一种"理解力",引导大家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做出准确判断,抓住国际事务发展的本质;提供一种"规范力",促使外交活动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并能形成共识;提供一种"批判力",推动及时反思,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从而把稳前进的航向。世界之变的未来演进可能有三种前景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变局,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  相似文献   

16.
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的退出威胁下,已经开启了两轮的重新谈判,基本敲定了"NAFTA2.0"谈判的方向、目标和大致框架内容。按照美加墨三方对谈判时间的安排,新协定要在2018年墨西哥总统大选和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达成。2017年8月中旬在美国进行了首轮谈判  相似文献   

17.
中美核子合作协定,于1985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分别经由美国参众两院议决通过,今后国内核能工业之发展,也将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笔者想借这个机会就个人所学及工作经验提供个人的一些看法,给国内规划及推动核能工业的负责单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11日,英国和菲律宾在马尼拉举行关于修改“美菲军事基地协定”的谈判。由于美国坚持保有它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上的治外法权,使谈判长期陷入僵局。12月5日,美国更片面宣布谈判无限期休会。“美菲军事基地协定”是在1947年3月,菲律宾从美国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之后不久,美国强使它接受的。根据这项协定,美国继续保持在菲律宾的二十三处军事基地,使用期为九十九年。1950年6月,双方又签订了一项扩大军事基地的协定。目前,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包括飞机场、军港、兵营、通讯、供应及其他军事设施在内,总共不下四十处,几乎控制了菲律宾所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这些基地,是美国在远东准备侵略战争的计划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控制菲律宾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反恐政策的不断调整,全球反恐战争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转型与调整时期。有学者指出,国际反恐斗争正在进入"后反恐战争时代"。全球反恐战争转型不仅事关未来国际社会反恐斗争的走向,还将影响到中国未来面临的反恐形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虽然美国高层多次宣称"亚太再平衡"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战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军事层面始终是该战略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作为亚太军事"再平衡"的重要一环,美国几年来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亚太军事部署。在调整中实现优化几年来,美军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调整其在亚太的军事部署,目标便是在亚太打造一种"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动上更加灵活、政治上更可持续"的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