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采茶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立新  肖若心 《科技资讯》2009,(34):168-16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以及系统分析法,就赣南采茶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进行跟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赣南采茶戏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积极的价值;为赣南采茶戏走进校园提供科学健身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艺术中一朵绚丽奇葩,2006年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剧目全是表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爱情生活,没有一个才子佳人戏,角色行当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艺术特征的,除了独具一格的音乐外,当数其歌、舞、戏三者并重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粤北采荼戏是粤北地方戏曲剧种,是粤北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粤北人民的文化艺术创造。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采茶戏是综合艺术,包括有剧本、音乐、舞蹈、表演等等多种因素。采茶戏的革新,要全方位系统地进行,即所谓“综合治理”。第一是采茶戏音乐要认真保存、大胆创新。第二是注意心理上的“稳态症”。第三是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  相似文献   

4.
宁都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宁都采茶戏舞台语音系统有21个声母、47个韵母、7个单字声调.宁都采茶戏的韵辙可以归纳为“廿二韵”.宁都采茶戏舞台语言属于因“方言共通化”而形成的以宁都方言为基础且向共同语靠拢的“方言共通语”.在宁都采茶戏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其舞台音韵的统一规范工作,并在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保持其历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能够体现剧种特色的最基本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救贫是生活在唐末,在赣南从事风水实践的风水先生。他与其传人开创了江西形势派风水术,在宋至明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广为流传。杨救贫与江西形势派风水术在赣南影响至深,对他和江西形势派风水术进行研究,是开发和利用赣南客家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以萍乡采茶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的发展,阐述了萍乡采茶戏的现状和困境、萍乡采茶戏进行文化产业改造的有利条件以及萍乡采茶戏在产业格局中的前瞻;旨在促进萍乡采茶戏以及国内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戏曲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博白桂南采茶戏之所以能够在广西博白流行,是因为它的魅力。采茶戏对于博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有作用的。尤其是现代的演员利用现代的故事,加上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又擅长采茶戏的唱腔、动作等,把传统与现代两相融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不妨是一条继承、发展采茶戏,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8.
桂东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于是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作为桂东南采茶戏的组成部分——博白采茶戏是我们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有关资料表明,博白的采茶戏也曾历经风雨,由此可以看出广西博白的文化发展史的一个侧面,从而透视全国文化与政治的发展史。到了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采茶戏的发展、甚至生存都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对于博白采茶戏的生存状态的分析,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也试图给出一些参考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风水与赣南客家人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在赣南客家传统社会的丧葬习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赣南作为风水两大流派之一的江西形势派的发祥地,风水在此地区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同时赣南客家地区的丧葬习俗保留比较完整,也颇有特色。本文以地方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从介绍赣南风水的概况入手,进而分析风水观念下的赣南客家丧葬习俗,并就民众在丧葬习俗中笃信风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赣南客家风水与丧葬习俗之间关系有个较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莫乔雅  孙宝 《科技信息》2008,(6):164-164
本文以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为个案,就“桂南采茶戏”的历史分期、现状做初步探讨,力图呈现其传承的真实面貌和多重价值与发展变化趋势;并为桂南采茶戏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和进入良性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粤北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山歌小调等民间艺术,以旦、生、丑三个脚色演出,俗称"三脚班",原称"唱花灯"、"唱大茶",乾隆年间就已大兴,至今已有较长历史。该戏曲的重要表现手段直接由下层劳动人民创造出来,剧情幽默风趣,音乐活泼明快,表演载歌载舞,艺术特色较好。  相似文献   

12.
董铭 《科技信息》2013,(26):311-311
赣南,江西省的南部,与闽西、粤北接壤,是客家文化发祥、发展与发达之福地。发祥于赣州、发展于龙岩并发达于梅县的客家文化,是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汇融通的见证。赣南采茶舞蹈可以说正是这种客家文化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作为江西民间舞的代表舞种,在历史时期,它是客家人民的生活、情感、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真实反映,因而被国家认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备受关注。赣南采茶舞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今天,舞蹈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采茶舞蹈在不断地追求舞蹈的内容美、形式美、音效美、意境美的同时,其舞蹈的动态特征及其成因自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内容,这对于赣南采茶舞蹈的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粤北采茶戏是韶关历史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粤北采茶戏可以实现同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旅游、丹霞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可在韶关旅游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Normal Map技术是当前虚拟仿真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模型基础上通过贴图信息来完成虚拟对象的高仿真实现。当前古建筑虚拟仿真的数字化实现更是离不开Normal Map技术的支撑。赣南客家围屋是江西古建筑群里极具代表性建筑,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建筑形制及材料十分丰富,Normal Map虚拟技术的研究将为赣南客家建筑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Normal Map的运算方式及技术特点,结合赣南客家围屋的具体实际进行建筑微观细节的仿真实现探析。  相似文献   

15.
江西的经济作物在明代中叶以后有所发展,入清以来,各地普遍种植。以烟草和苎麻为例,大约在明代末年,烟草开始传入赣南,入清以后,赣州府属邑遍植之,到遭光时期已是“无地不种,无人不食,竞为日用必需之物;①还在明中叶以前,赣南就有了苎麻的种植,清代前期,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经国自从当上赣南专员以后,平步青云,到最后登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座。在他的官场生涯中,赣南是他初练拳脚的地方。期间,他被称之为"蒋青天",取得了良好的官誉,成为后期国民党的楷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他这一生可以说是成功的。一个刚从苏联滞留长达12年的青年,为何有如此能耐,不禁令人难以置信,文章试图从其思想渊源方面来进行探究,便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楚蒋经国,使人们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周炳喜  梁屹 《江西科学》2021,39(6):1030-1034
以宋元、明清时期的赣南历史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权重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历史时期的赣南地区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格局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格局对现代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赣南历史军事聚落及其空间影响格局演化呈现以下特征:军事聚落层级宋元代为三级、明代为四级和清代为五级;在历史时期经历了三种空间影响格局:"多核心"与带状空间影响模式;向外扩散的"双核心"与带状空间影响模式;向外扩散的"轴"状、带状与"核心"状空间影响模式.历史军事聚落的空间格局对现代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空间影响"轴"可以成为赣州城市发展主轴,空间影响环绕带上的城乡发展差异大,应加强城乡统筹和重点镇发展,空间影响副中心可以作为现代赣南次中心城市发展,历史军事聚落应作为历史城镇、历史乡村聚落进行重点保护.研究表明采用权重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地表现历史军事聚落的空间影响,方便历史军事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通过对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的细致梳理,概括出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提出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国时期,赣南糖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表现了积极的变迁轨迹,并开始向现代转型。然而,置身于市场经济下的赣南糖业面对洋糖冲击而日益陷入困境。阐述了洋糖与赣南糖业的争夺以及面对冲击赣南糖业又是如何应对的,从中可窥见地处山区的赣南在近代的产业转型中所面对的重重阻力。  相似文献   

20.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民俗既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又有当地的鲜明特色,从而反映出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地域性。以民俗志的方式描述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以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蕴含于客家建筑民俗中的民间信仰,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赣南客家乡土文化和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