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古学家一直难以确认1994年在玛雅文明重地墨西哥南部帕伦克发掘的“红色女王”的身世。最新研究表明,她很可能是帕伦克国王巴卡尔二世的妻子或直系亲属。考古人员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四届帕伦克考古研讨会上通报了关于“红色女王”研究的最新进展,还展示了第一张根据“红色女王”颅骨复原的画像。玛雅考古专家贝拉·蒂斯勒介绍说,新的研究发  相似文献   

2.
倪伟 《科学大观园》2021,(20):12-19
2021年4月,在《推理与发现:考古纪事本末》的新书发布沙龙上,一位读者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不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都? 《推理与发现:考古纪事本末》一书是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许宏回顾自己20年考古田野经历,向读者展示其亲历的考古发现及思考的考古普及读本.  相似文献   

3.
陕西考古又搞了一个大新闻.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 在确认墓主人身份之前,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这处墓葬一直被称为"江村大墓".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这就是汉文帝的霸陵.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中旬的一天,一团白色的石块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它与一般的动物化石明显不同,却隐隐约约像是人的掌骨!工作人员拿不定主意,就请来了吴新智院士。“那天,他们把化石拿过来,我一看,一眼就认出这是古人类的化石。”吴新智院士说。研究所沸腾了。  相似文献   

5.
雨田 《科学大观园》2021,(20):72-73
最近,某大神复原了秦始皇兵马俑的真人动图,又眨眼又微笑当真"活"过来了.有人疑惑:"秦始皇陵那么大,为啥还不开挖,很好奇里而还有什么宝贝."文物专家表示:"挖出来保存不了就麻烦了,因为古墓出土文物很容易'见光死'."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哪些考古发掘的文物容易"见光死".  相似文献   

6.
以重达数吨甚至20多吨的天然巨石作为墓壁和墓顶石,长度大多在10 米以上——这种分布在四川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经过考古专家长达半年的发掘,大石墓的主人——邛人,正在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7.
岳阳市博物馆考古专家陈湘源在岳阳市君山岛西部发现一处岩画,他判定为新石器时代的星云图。应是7300年前所遗留岩画位于乌龙尾新石器遗址附近的岩石上,平地中突出了一块约2平方米的黄白相间的石英岩,岩石质地非常坚硬。岩上刻有许多⊙◎○·等图案,刻痕深约1厘米,部分漫漶,但整个图像依然清晰可辨。其右上方有3个⊙成品字形排列,其余为重圈、三圈或者点状图案。  相似文献   

8.
考古学是通过分析古代物质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其源头可以上溯至欧洲的古物学和中国的金行学.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考古学的成熟,地质学中的地层学和生物学中的分类学被引入到考古学中,形成考古地层学和器物分析的类型学,现代考古学从此开端.可以说,考古学与生俱来就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几分钟前,全球直播的埃及考古探秘刚刚落下帷幕。我用手使劲揉揉又酸又胀的眼睛,走出外国记者云集的直播现场大厅。低头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才清晨5点左右。这是伊斯兰教徒晨礼的时间,整个开罗的数百座清真寺宣礼尖塔的高音喇叭里同时响起阿訇肃穆的呼唤声。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在举行的“北京故宫与兵马俑论坛”上说:秦始皇陵地下发现大量钱币,应当是秦代的国库。佩赛特说,考古工作者以前都是采用先发掘后保护的方法,这样往往给保护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现在采用磁探测的方法先对秦陵进行探测。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古发掘中清楚地知道怎样保护是最好的选择。他说,“在探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秦陵下面土质的基址,同时看到了陵墓里放置的非常多的‘硬币’,太让人感到震惊了!那简直就是一个‘国库,”。  相似文献   

11.
网络笑脸“:—)”早已是网民们常用的一种形象化表达方式。最近,一名微软研究人员声称,他找到了在网络上第一次出现的“:—)”。麦克·琼斯就职于微软系统与网络研究部门,他宣称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计算考古”  相似文献   

12.
<正>此次通报的4项考古发现与研究,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新石器时代)、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介绍了多项考古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从考古技术发展到公众考古创新,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中国正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推动力。中国考古,在许多外国人甚至中国人看来,一度非常神秘。近日记者在与中国考古学家的交流中了解到,从考古技术发展到公众考古创新,再到中外考古交流,中国正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倪伟 《科学大观园》2021,(20):24-27
一把洛阳铲,直径几到十几厘米,一次能插进数米深的地下.一颗遥感卫星,飞行在200公里到3.6万公里的太空,一次能拍到半个地球.现在,这两者都被用在考古中. 2021年,现代考古进入中国已经100年,考古技术与百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依靠洛阳铲和手铲挖出地下宝藏,符合人们心里对考古的传统意象,却远非当代考古的全部.如今,考古人员往往在实地勘探之前,就已经利用卫星、无人机等方法,确定了落铲的地点.  相似文献   

15.
12年前,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春茂、阎毓民主持发掘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零口村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的一座单人墓葬,使常年跑野外、发掘过许多墓葬的考古人震惊了:墓葬中,一具少女骨骼上共有35处损伤。12年后的今天,当考古专家们看到由省考古研究院编写的考古发掘报告——《临潼零口村》时,禁不住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4,(1):22-23
<正>此次通报的4项考古发现与研究,是我国商代考古与商文明研究的重要成果,更加生动地阐释了我国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历史图景,具有重要价值。聚焦商代最新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日前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相似文献   

17.
海洋考古术语研究是汇集海洋考古、语言研究的交叉领域,其术语体系的建构对推动海洋考古学科发展、促进“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在国际学界话语权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章采用语料库驱动法探讨《海洋考古术语汉英辞典》编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述其原理与框架,以及所需的术语挖掘与管理技术,意在依据海洋考古领域数字化语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海洋考古本体范畴的概念进行描摹、比较、汇总、归类、分析、解释。研究表明,该辞典突破了研究领域桎梏与学科壁垒,利于发现共同的学术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群”与学术共同体,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考古术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文物局最近线上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通报了5项重要考古成果. 成果介绍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各地各具特色的文化已出现交流与融合的蛛丝马迹;而考古学正在通过多学科合作,用一项项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创新解码历史.深入品味这些重要考古成果及其发现过程,不仅有利于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还有利于发掘闪耀在文化长河之中的价值理念,更能对今后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各种“黑科技”应用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工作,躬身实验室,利用科技手段,从片瓦只砖的遗存中,找到深刻的历史内涵,已成为新时代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写照。“一把洛阳铲,半部中国史。”提起考古工作者,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副手持洛阳铲,在野外、田间探索寻觅的形象。而在致力于科技考古的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乃涛眼中,如今的考古早已不再是“手铲释天书”了。近年来,随着各种“黑科技”应用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工作,躬身实验室,利用科技手段,从片瓦只砖的遗存中,找到深刻的历史内涵,已成为新时代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正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处考古发掘,让一宗"千年谜案"得以破解。这为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秘色瓷到底产自哪里"的各执一词画上句号,并揭示了秘色瓷有别于普通青瓷的烧制工艺。这项在中国陶瓷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掘,在2017年4月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道贺的消息通过微信频频传来,面对褒奖,项目负责人之一的郑建民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呈现出一个考古工作者的理性,"考古不是挖宝,这一次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