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浸渍法制备Pd/C催化剂表面积影响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c/C负载型催化剂,由活性组化Pd原子和载体活性炭组成,用于糠醛液相脱羰制呋喃。因为多相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所以催化剂的表面积,特别是反应可利用表面积决定催化剂的活性。根据EBT容量法,测定不同浸渍条件对Pd/C表面积的影响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pH值和焙烧温度是使Pd/C具有较高活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CM-41-HY复合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e-Ni-W/MCM-41-HY催化剂前驱体,并且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反应前将催化剂前驱体用氢气还原,再进行汽柴油加氢精制活性评价.加氢脱芳(HDA)活性评价在实验室的固定床连续反应器上,用四氢萘十二烷模拟物进行加氢.经过实验负载型催化剂Re-Ni-W/MCM-41-HY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以很好的加氢脱芳.实验结论为,催化剂Re-Ni-W/M CM-41-HY在温度280℃、压力3 M Pa、氢油比600,液时体积空速5h-1,四氢萘的转换率可达到68%.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气相活化脱镍技术。对气相活化条件、酸洗条件、脱镍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脱除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镍效果显著,脱镍率最高可达80%,脱镍后的催化剂微反活性大幅度提高,并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普通色谱仪上用迎头色谱法测定催化剂及多孔固体的比表面积,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可靠等特点。对其准确度和重复性以及误差来源,本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常数K值不仅主要决定于仪器的电路参数及其稳定性,而且亦受色谱测定条件的影响;最大苯蒸气相对压力Pm/Ps控制在0.25-0.32范围内,可测得准确的比表面积,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实验对4,4'-二氯甲基联苯(BCMBP)自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4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到影响产品比表面积大小因素的顺序为:预聚合时间、预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在优化条件下所得树脂的比表面积为1 512.66 m^2/g,树脂具有丰富的微孔和较高的聚合度.通过氮气吸附-脱附、SEM和热失重实验对树脂的孔径分布、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实验对4,4'-二氯甲基联苯(BCMBP)自聚合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4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到影响产品比表面积大小因素的顺序为:预聚合时间、预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在优化条件下所得树脂的比表面积为1 512.66 m2/g,树脂具有丰富的微孔和较高的聚合度.通过氮气吸附-脱附、SEM和热失重实验对树脂的孔径分布、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脉冲色谱H2-O2滴定法在多功能测试装置上测定Pd/Al2O3催化剂中Pd的分散度。在300℃,以高纯的H2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在100℃N2流中进行滴定。实验结果有很好的重复性。本文还考察了操作条件(载气流速、催化剂重量、预处理温度、滴定温度)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和H2吸附法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利用半峰宽法快速测定了程序升温脱附活化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气相活化脱镍技术。对气相活化条件、酸洗条件、脱镍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脱除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镍效果显著,脱镍率最高可达80%,脱镍后的催化剂微反活性大幅度提高,并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SO4^2-/ZrO2-SiO2催化剂的酸性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BET法以及指示剂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温度以及其他处理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锆比小于10时,SO4^2-/Zr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催化剂中硅锆比的增高而增大;在硅锆比为10左右时,比表面可高达440m^2/g,数倍于SO4^2-/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相同处理条件下,SO4^2-/ZrO2-SiO2催化剂的酸强度低于SO4^2-/ZrO2的酸强度。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证明该催化剂的表面酸点多为Lewis酸点。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利用差热(DTA)—热重(TG)法研究了催化剂表面积炭的清除问题,提出一种测定积炭的方法,并对失活工业催化剂r—Al_2O_3的表面积炭进行了测定;根据DTA—TG谱图对催化剂的再生条件的选择作了讨论,建议DTA谱图的差热峰在(d▽T)/(dt)=0时的温度宜为再生温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XRD、TG.DTA等对化学混合法制备的Ni/SiO,单元催化剂进行了表征.BET比表面表明,适宜的硅溶胶浓度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制备方法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XRD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负载在SiO上的金属镍。金属镍分散越好,镍的晶粒越小,催化剂的活性也越高.TG.DTA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间的结合较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硼含量的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对硼改性前后纳米HZSM - 5分子筛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500℃和曱醇空速为1 . 0/h的反应条件下,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其催化曱醇制丙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硼含量的增加,改性纳米HZSM- 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酸强度降低,强酸量减少,弱酸量先减少后增加,从而使丙烯选择性不断提高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磁性催化剂铁酸铋(BiFeO_3).在小型的鼓泡反应器上,利用BiFeO_3催化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开展烟气中单质汞脱除实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PMS浓度、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烟气组分对汞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当BiFeO_3用量为0.5g/L,PMS浓度为5.2 mmol/L,溶液初始pH为8,反应温度为70℃时,反应周期100min内Hg~0的平均脱除效率可稳定达到80%.为推测反应机理,以甲醇和叔丁醇为淬灭剂,间接地证明了催化氧化脱汞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种为·SO_4~-和·OH,且·SO_4~-处于主导地位.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磁滞回线(VSM)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的特性,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脱汞产物,由此推测了脱汞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修饰有ZrO_2的介孔Al_2O_3负载的CoCu双金属介孔纳米复合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2吸脱附实验(BET)和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H_2-TPR),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H_2还原性能.并将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反应中,发现此催化剂具备良好的CO加氢活性和低碳醇选择性,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适宜的孔分布以及高分散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BiOCl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采用丙三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氧空位的超薄纳米片状BiOCl催化剂(O-BiOCl).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表征结果发现,较水热制备的BiOCl催化剂(W-BiOCl),O-BiOCl具有更优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更大比表面积和联苯胺分子吸收能力.同时,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下联苯胺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为0.25g/250mL,初始浓度为5mg/L的联苯胺溶液,为联苯胺的降解效果实验最佳条件.最后,结合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分析了O-BiOCl催化降解联苯胺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干燥对VPO催化剂比表面和晶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2O5、浓H3PO4为原料,浓HCl和柠檬酸作还原剂,加入一定含量不同金属离子作助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VPO催化剂,并在不同气氛下进行活化,应用BET、XRD表征手段,考察了各VPO催化剂粒子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实验表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可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显增加,助剂的种类和量不同、活化气氛不同、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也不同,助剂的种类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SO2 - 4/ZrO2 _SiO2 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 ,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BET法以及指示剂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温度以及其他处理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硅锆比小于 10时 ,SO2 - 4/ZrO2 _SiO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催化剂中硅锆比的增高而增大 ;在硅锆比为 10左右时 ,比表面积可高达 4 40m2 / g ,数倍于SO2 - 4/ZrO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在相同处理条件下 ,SO2 - 4/ZrO2 _SiO2 催化剂的酸强度低于SO2 - 4/ZrO2 的酸强度 .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证明该催化剂的表面酸点多为Lewis酸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Ru-Fe/ZrO2催化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BET比表面积测试法、H2程序升温还原和H2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Ru物种以元素态形式存在,催化剂中有Fe2O3形式存在。Fe的引入,使催化剂平均孔径增大,比表面积明显减小,Ru-Fe/ZrO2催化剂不但吸附了更多氢气,且更有利于环己烯的脱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选择性。在苯液相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中,反应20 min时苯转化率为75.64%,环己烯的选择性为55.87%。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碳纤维的KOH活化法与水蒸气活化法。比较了两种活化方法的活化条件。测量了比表面积,用碘值、苯值测定了活性碳纤维的吸附性能、脱附性能,用循环吸附、脱附方法研究了活性碳纤维的再生能力,并与颗粒状活性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KOH活化的活性碳纤维无论从比表面积、微孔结构,还是在吸附、脱附性能上,都优于水蒸汽活化的活性碳纤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实验方法对 CRC—1分子筛催化剂进行高温水汽流化老化处理,测取催化剂经不同条件(温度和时间)老化前后的物性及其含焦剂再生消碳速率数据。水热老化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S_(BET))、相对结晶度(x%)、再生消碳速率均降低。老化温度恒定时,催化剂的S_(BET)、x%及再生消碳速率常数k_cT变化可以用一个经验幂数方程描述:-d[A]/dh=k_d[A]~n。当老化温度超过750℃时,催化剂结构破坏速率加快;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不同老化温度下水汽分子对催化剂结构破坏加速程度基本相近。高温水汽分子使分子筛晶体骨架脱铝,催化剂的再生性能则与其性质及性质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