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 6.0)探索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相互关系及结构形态,继而运用QAP相关分析(二次指派程序)与地理探测器揭示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增强,旅游经济联系整体网络逐步完善;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弱化,区域内旅游经济联系两极化现象明显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发展受旅游资源丰度、邮电业务总量、空间邻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专利授权数以及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等多种驱动因素的综合影响;各驱动因子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网络是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6—2020年合作发明专利为原始数据,利用核心边缘模型、块模型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结构,研判城市创新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权力高度集中于成都,不平衡现象突出,但在逐渐改善;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本地创新合作不断增多但总体仍不强,跨界创新联系增长迅速,但“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现象突出;网络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模式属于内向型创新,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困难,存在创新锁定的风险。根据研究结论,对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包含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科技创新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剖析城市韧性子系统协调水平及总体特征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城市韧性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态势,其中科技创新一直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子系统整体协调水平不高,但呈逐年提升态势,协调水平总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结构特征,成都和重庆的协调水平一直优于其他城市.(2)城市韧性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韧性重心经历了东南向加速移动、东南-西北向折返移动和东北向平稳移动的复杂迁移过程;城市韧性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双核高,四周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研究末期成都和重庆处于高度韧性区.  相似文献   

4.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51个国家级、省(直辖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全局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缓冲区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揭示重点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呈现集聚型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在集聚尺度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集聚强度的峰值由83 km变化至100 km;2)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个城市之间分布不均匀、分层明显,数量上川多渝少,等级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点的高密度区居多;3) 乡村旅游重点村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集群效应,核密度分布以成都市、重庆市中心城区为双核心点,向外延伸形成多个密集区和次密集轴带;4) 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其中政策和高A级景区是影响重点村分布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成渝高铁开通前后沿线站点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探究。【方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选取2015和2018年为时间截面,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引力模型,测度成渝高铁沿线主要站点城市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进行耦合协调分析。【结果】1) 高铁开通后,沿线站点城市交通可达性整体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可达性值呈中间低两极高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压缩”效应明显。2) 高铁通车使沿线站点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趋于网络化,内江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成为旅游经济联系的第三个核心。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空间上呈现出两端强中间弱的形态,数值上呈三级等级梯度特征。4) 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一般水平,高铁开通带来的交通可达性改善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未完全显现。【结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构建成渝地区旅游合作发展战略、开发成渝地区旅游新业态,从而促进区域内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地理环境等类别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核密度曲线图及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等,探究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缩小的态势,但各市城乡发展仍不均衡,还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经济圈内的城市有较强的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城市之间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有教育投入水平、农村机械化水平、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地理环境综合水平,但在长短期效应下影响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科研合著论文为媒介的创新网络是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的重要视角.以200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论文合著数据构建知识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网络中心度和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该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整体网络凝聚力不断增强,呈现“小世界”特性;(2)知识创新网络从“单中心、低层次”发展为“多中心、多层次”,双核城市成都和重庆创新极化效应显著,节点城市的中心性均有提升;(3)知识创新网络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特征,区域内创新联系多发生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西部紧密、东部稀疏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省委彭清华书记在全省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专题会议指出"推动川南、川东北两翼地区加快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四川和重庆在国家战略下的全域合作,成渝两地城市和地区的四川省第三大经济体的宜宾如何融入双城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战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整体部署和顶层规划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希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思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引入"中心-外围"(CP)模型理论并加以运用,分析了产业、人才、教育和城市四者互动的区域创新一体化,提出以高等教育集群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于这一思考,系统梳理成渝地区区位、产业经济、人口发展和高教资源现状,为高等教育集群建设提供现实性基础。围绕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目标,依循对产业、人才、教育和城市4个链条式子目标的"正向"问题逻辑进行逐一分解,通过借鉴国内相关区域一体化经验,明确4个子目标在一体化发展中的突破口:产业一体化重在分工互补,人才一体化重在开放流动,教育一体化重在互认共享,城市一体化重在创新集聚。根据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从高等教育集群这一"逆向"思路出发,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法与路径:一是以创新性、中心性和协同性的集群式思维为建设方法,这是建设之根本。二是以集群式操作为建设路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对接引领产业体系;探索群地结对联动,促进要素因地流动;设立成渝高教新区,推动教育互认共享;联结双城集群网络,发展双核共驱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伟大战略,其目标是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际一流都市圈高等教育集群与地方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高等教育事业的超常规发展来引领、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要对两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经济圈通过高等教育与湾区经济发展的互动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快速地发展超一流大学,联手打造双城竞争和协调发展模式,并多渠道发展本地区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深入探讨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关键需求,剖析目前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短板与不足,认为当前成渝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程度不高等短板,研究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区、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科创大走廊等举措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协同是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为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基于2012—2020年成渝双城地区创新获奖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时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和个体网络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呈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演化,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密度降低,形成以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为核心节点的小世界网络。核心节点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络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进而对其联系强度、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成渝地区城市物流质量水平空间分异显著,物流联系强度差异大;网络密度从0.902 3升至0.904 2,处于较高密度水平,波动幅度小,聚合度强,物流联系密切,但成渝地区内部网络密度失衡,中部密度最高,北部密度较中部稍低,西部密度最低;整体上物流网络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相向发展的放射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是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崛起,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四足鼎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其实质是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高等教育中心为极核,培育多级圈层开放结构,通过区域各创新要素开放、流动与整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和集群化发展。与其他三大增长极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存在"双核独大"现象,以中心增长极单极吸引为主,内生创新动力不足,对外开放力度有待加强,需在建立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培育圈层多级高等教育中心、焕发高等教育创新活力和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创新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科技局积极行动、迅速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重点课题研究机构进行对接、汇报,争取宜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智力支持。2020年5月6-8日,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张志强主任受邀来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考察,形成了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测度2004-2019年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分析其时空分异与演变,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诊断其障碍因子及障碍度.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得分以及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工程韧性4个子系统得分均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研究时段内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缩小的趋势;(3)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以高水平、中高水平为主的连绵分布区,东部和南部地区则形成以低水平、中低水平为主的连绵分布区;(4)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呈现先减弱再逐渐增强的趋势;(5)子系统对河南省城市韧性水平的障碍度显著强度:工程韧性子系统>社会韧性子系统>经济韧性子系统>生态韧性子系统.实证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城市规划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三线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新时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须在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的基础上,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内核,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共用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交通条件是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主要的引导因素之一。成渝经济圈城市空间格局现状特征表现出明显的交通制约与引导性。未来,交通条件引导下的成渝经济圈城市空间格局将出现出四个分布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城市圈的空间特征,并发生三大变化:经济圈将向川东北和川西延伸;成渝这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增强促使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经济圈的形成;成渝快速通道的建成将促进整个成渝经济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为例,借助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度“五化”和城市韧性发展水平,探究“五化”协调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及其响应.结果表明:(1)“五化”发展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高水平中心集聚,低水平外围分布的局面;“五化”协调水平指数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其耦合协调类型增加,失调衰退类型减少.(2)城市韧性发展水平同样表现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高值区集中于滇中城市群,低值区分布在省边缘地区.(3)“五化”协调对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单因子探测平均值由强到弱为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耦合协调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力为0.860;城市韧性对“五化”协调发展的响应力大小为社会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工程韧性;两系统的交互因子探测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