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  相似文献   

4.
张保俭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14-114,121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触摸到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徐红明 《科技资讯》2008,(30):201-201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丽玲 《科技信息》2009,(22):243-243
要使数学教学有效,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价值。在教学中我力求联系生活组织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些方法:变生活素材为学材,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演示生活场面,攻克教学难点;回归生活空间,解决生活问题:联系生活现象.综合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特别是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圈子。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活”用教材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活”教材可以用,那么,如何用“活”教材和“活”用教材,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教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的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新课程中每册教材的单元后都会安排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正是这些内容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离不开数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适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使学生乐学、会学。现就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特别增加了第3条,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中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课程模式。这个模式的关键点就是围绕着学生活动来开展,由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问题,使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真正体现“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导入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教学活动中,该文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勇于质疑,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拓展实践思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6.
这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复习课内容,主要是对两步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教学内容的综合复习。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常感到枯燥,所以本课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素材的作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玩”数学     
“玩”是学生的天性,“学”是学生的天职。两者看似一对矛盾体,但是如果将两者巧妙结合,寓教于“玩”,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玩”中享受数学,数学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了改革的基本趋势。“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活的数学、有用数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是建构的,学生已有经验是基础,教师营造多种现实情景是桥梁;学生学数学的过程仅凭听、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亲历、发现,在“做”中感悟、品味,在“做”中体验、解决,在教师的引领中内化、升华.让学生在“生活数学”的海洋里遨游。下面以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美丽的田园》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华 《科技信息》2014,(11):192+232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有意识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时的切入应用题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欲望,在潜意识中建立与应用题亲近的感情,培养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自信心,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很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