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教育的"功利之魅"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之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不需再赘述,有人因此对我国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方式颇有微辞,甚至是谴责。我们承认其中是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不是当前教育领域严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深入透析,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的畸形功利化却是诱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社会多数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通过同化、类化的方式实现对社会成员观念的改变和占领,反映在教育领域中人的身上,便由此使教育领域出现诸多问题。可以说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人不再物”,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毕竟要人去执行,教育领域内的“物”只是以一种载体或客观表现物的角色存在的。因为人们主观意识或观念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教育领域最多问题的出现,所以我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不应只是教育领域的“物”,而应是整个社会领域中的“人”;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不应只倾力追求体制的完善,而应力促实现社会人的价值等主观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4,(4):68-69
在面对自然的地质年龄时,人永远是年轻的,作为一个老而弥坚的智者,刘东生既年轻又快乐。他既穿梭在沓无人烟的地球“三极”,也穿越在另一个“黄土高原”———黄土研究领域的“空白地带”。2004年2月20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颁发奖励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时,大会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人比山高:实现从极地大穿越到自然科考大发现尽管这位老人早已…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常生活惯用语的“讨论”这一词组,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是反复出现的重要概念,特别是论及到技术进步与人的解放关系问题时,更见他对“讨论’’的重视。这一现象值得探究。哈贝马斯之所以重视“讨论”,在于他通过语言研究,从意识哲学转向了交往哲学,从双重理性化的视野考察技术进步与人的解放关系,把“讨论”看作加强交往合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处理意识研究中的"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神经生物学问题。但是意识经验具有独特的主观特性,即感受性。正是意识的感受性使得查默斯界定了一个意识研究的“难问题”。在坚持对意识现象的自然化解释中,我们确定了处理意识“难问题”的两个基本前提。在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借助脑演化史、比较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发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难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因为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发展上的不足,它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认知观念,如人们对系统涌现的现象特性和经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概念、范畴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思考当代学术面临的种种困境时,很多人习惯从外部来谈论问题。一方面,人们把学术危机归咎于诸如“官本位”、“衙门化”、“量化评价体系”等制度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寻求解决之道时,又毫不遮掩内心假“权力”之手制止学术腐败的渴望,诸如“学术裁军”、制定“剽窃法”等等。  相似文献   

6.
对"李约瑟难题"质疑的再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约瑟难题”有其合理性。质疑难题的“无科学说”、“伪问题说”和“有毛病说”涉及到历史观、科学观、科学史观和方法论等深层次的问题,如“无科学说”只承认中国古代有技术而不承认有科学,否认中国古代科学的光辉成就,是科学史上的一种西方中心论;“伪问题说”反对科学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是一种科学特殊论和唯近现代科学论,带有“辉格”的色彩;“有毛病说”反对假设的和逆史实的编史学,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观,不利于历史学的现代化。以上诸说在方法论上有一个共同点,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反对李约瑟创立的中西科学史研究的比较法。“李约瑟难题”是李约瑟中西科学史研究比较法的杰作,对中西科学发展史作了共时性的横向比较和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从而抓住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具有高度的辩证性,对于揭示中西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很有益的。因此,应以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西科学发展史和理解“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7.
"无报复自然界":可能抑或不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报复自然界”,作为追求人与自然界关系协调理路探究前提的可能性,不是自明的,在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从自然界方面考察,无目的演化的自然界客观上合人目的与不合人目的的可能性是逻辑并存的,以人为对象的自然界没有“无报复”的历史,自然界的报复本性规定于自身演化的非线性机制,“无报复自然界”不具可能性。从人方面考察,人的退让性“消极作为”不能“消角”自然界报复,人的“积极作为”由于认识能力,技术和利益的限制亦无彻底“消解”自然界的报复,“无报复自然界”同具不可能性,人在“征服自然”中无法“胜天”,在协调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关系中亦无法“胜天”。人不宜崇信与界关系协调的“乌托邦”式前景设定,只宜在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无限磨合”中,走向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8.
"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之一。确定创业型人才培育目标,建立“创业学”学科体系已成为一个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的世界性课题。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创建“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以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本文从创业教育、创业学、创业学学科体系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开始,按照逻辑性、协调性与完备性的体系化建构原则,提出包含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这三大板块,十门课程的“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产生了“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结果。“生态环境再生产”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生态环境再生产”具有历史必然性。研究、建构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和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的一个哲学学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光远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再次阐述了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特点 ,对“人工的自然”、“天然的自然”、“社会的自然”概念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与说明。他也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称是否变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修订和编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和《中国自然辩证法词典》提出了主张和具体的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在文中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 ,提出了认识论的新的途径问题。于老严谨的学风 ,缜密的逻辑思维、清新的理论思路 ,字里行间所洋溢的激情 ,很难让我们与一个年届九旬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建设中来 ,参加到于老将主编的《社会的自然大辞典》中来。有志于此的学者请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