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社区卫生保健是一种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高校离退休教工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可以减轻高校门诊公费医疗支出的费用,适应离退休教工医疗保健的需要。加强离退休教工的健康指导、定期体检,以及建立健康档案、制保健卡片、完善急救措施、开设家庭病床是搞好高校离退休教工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高校教工体育人口和健康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安徽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和健康人口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高校教工低年龄、低学历、低职称群体的体育人口较低;仅有一成教工身体健康,近七成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0—40岁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健康人口还与性别、学历、职称不同有关。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教工党支部作为党在高等院校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与教职工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力量。本文从践行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论述高校党支部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从而使高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兰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2):105-106,109
1:6是一场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的足球比赛的比分,由此来看高校教职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多种多样,积极寻找新举措激励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委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和创新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暨南大学35~59岁女教职工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并提出相应健康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校门诊部进行年度体检的35~59岁女教职工,收集其年龄、血压、体重、吸烟史、糖尿病史和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等资料,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1)我高校女教工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2)35~39岁和40~44岁两个组别的10年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低于其对应年龄组的平均危险度参考值,45~49岁、50~54岁和55~59岁三个年龄组的10年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高于其年龄组的平均危险度参考值.(3)女教工心血管危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结论:(1)我高校45~59岁女教工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2)加强控制人群的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是降低女性人群10年ICVD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每个教职员工的体育健康意识,把体育活动间接参加者转化为直接参与者,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加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整个高校教职员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工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开展体育活动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汉大学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汉大学2007年全校教职工(包括退休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本校教职工疾病谱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2471名参检者中检出患病5 380人次.共检出主要疾病24种,按疾病检出率高低排列前3位的是,在职职工男性为高血脂、脂肪肝和高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在职教职工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和异常检出率以及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为做好高校在职教职工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高校2 099名在职教职工健康体检的血脂、血糖、血尿酸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G、LDL-C、GLU、UA的总体水平和总体异常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的总体水平和总体异常检出率男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组、行政管理组、后勤服务组的血脂、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在职教职工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和异常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及岗位关系密切,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体检血脂、血糖、血尿酸可及早发现异常体征,有针对性地治疗和复查,对预防疾病发生,改善健康状况、提高高校教职工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校教职工腹部B超检查结果与性别、年龄以及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提供参考。方法以宝鸡文理学院2010年886名教职工体检结果为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肝、胆、胰、脾、肾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宝鸡文理学院886名教职工体检结果中B超异常总检出率为20.5%;检出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息肉、肾囊肿、肾结石;B超异常检出率男教职工(23.5%)明显高于女教职工(17.4%);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B超异常检出率有增加趋势;从工作岗位来看,工人B超异常检出率最高,达到39.6%。结论高校教职工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B超检查异常率升高;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发病率存在差异,工人最高,其次是行政人员、普通教师,体育教师最低。充分体现出体育锻炼对于维系身体机能的健康,预防疾病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教职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因素,于2008年对全院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血脂、血糖、肝功、血尿酸、腹部B超、心电图等) ,结果显示教职工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提高教职工对疾病的认知,加强普及健康教育,定期健康体检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民族高校教职工慢病的患病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病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民族高校开展慢病管理,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影响下,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必然选择。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作为高校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设离退休教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实现提供分类管理与针对性服务奠定基础。当前,离退休教职工电子档案管系统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亟待逐步建设完善。从而为管理和服务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师范大学1274例健康体检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1274例健康体检调查分析,掌握重师教职工常见病的疾病谱,进一步探讨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按年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高低、性别分组比较。结果: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心肌缺血、胆结石、乙肝、糖尿病七种疾病高发。发现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高度重视随访该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以高校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健康数据整合,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慢病管理建议.方法:以某高校2016—2019年4年的教职工健康体检数据为基础,通过性别、职称、职务、学历的分层,进而对常见慢性病如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状况进行对照和原因分析.结果: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数男性高于女性,而女性的年平均增长率却不同程度高于男性;在职称、职务、学历分层统计中,呈现出明显年轻化趋势.结论:以学校"幸福工程"为代表的健康促进项目对于教职工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升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应建立长效机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校园慢病管理,应在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协同融入、互联互通方面加大力度,有效提升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数据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教职工健康体检数据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系统以学校定期组织的医院体检数据为依据,为教职工提供健康体检数据方便快捷地获取和使用服务,对特定人群和个体提供智能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帮助恢复健康;系统具有数据交换量少、响应速度快、实用性强、用户体验好、推广前景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67名高校教工口腔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口腔常见病在教工中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情况.调查显示,不重视口腔卫生,缺乏自我保健,未做到防治结合是增加口腔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原因.认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重视老年口腔保健是延缓口腔衰老,增进全身健康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高女教职工参与学校各个岗位的管理决策水平,优化女教工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女教工的生活质量,加强女教工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做的如何。作为一所学校的女工委员要努力把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和合法权益表达好、维护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发挥好她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妇女病患病情况、做好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本文对2011年我校女教职工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校女教职工1139人,2011年参加妇检的女教职工共计654人,参检率57.42%,参检率较低。654名参检人员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炎、乳腺增生,分别占患病人数的44.65%和41.53%,其次是子宫肌瘤、阴道炎,分别占患病人数的6.18%和4.87%。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高校女教职工参检率低、患妇女病率偏高,应提高保健意识,充分认识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高校近20年教职工死因调查,报道了该省高校1971~1990年20年间共死亡教职工680人,总死亡率为329.462/10万的情况。前三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前三位死因顺位是肝癌、肺癌、胃癌。死亡年龄分布40岁以上占死亡总数的90.15%。同时对不同职别、性别群体的死因进行了分析,对有关因素略作讨论,并提出高校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建立与完善健康咨询、推行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等教职工的最佳保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